改变孩子命运的早教班,原来一毛钱都不用花...

20/06/30 11:08:27 标签:0~3岁宝宝早教

剧场效应捆绑下的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父母们,面临的教育焦虑少是不可能少的,而且,只会更多。

用育儿经济学的解释来说,就是相比于过去的教育松散,如今的教育会直接导致收入、地位的悬殊!

尤其是普通家庭,会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教育决定命运这件事。

更高更好的教育可以收获更多,财富、地位以及未来更多的可选择性;而更低更差的教育出身直接面临的就是,更苦更累的工作、更少的薪水、更低的阶级地位、以及未来更少的机会。非常肯定的一点就是,未来不讲究教育背景的职业将是寥寥无几,还时刻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所以,这个时候,为人父母的对孩子教育这件事,满心焦虑才是正常,说不焦虑的大概不是学霸式的谦虚,就是家庭背景这个靠山够雄厚,或者是顶级天真没心没肺?

背景雄厚也好,学霸谦虚也罢,不管哪一种,照样为了让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而异常努力。

就像泰国影片《起跑线》中的父母一样,为了让孩子能上传说中最好的幼儿园,剧中的爸爸妈妈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试图跻身上流社会、托关系走后门、获得神明保佑、甚至在种种法子都行不通的情况下,夫妻两更是不惜铤而走险把自己伪装成贫民窟的穷人,去争夺穷人中仅有的几个指标...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只要能跨过这高耸的入学门槛,十八般武艺该用还得用。

虽然,影片的最后,以男主角对教育本质的反省为结尾,但是,回归到现实,现实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孩子的未来,不能输。

 

越早开始跑越好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有句名言:“婴儿降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而且,早在1970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就做过一个关于早教对孩子影响的实验。

他们从贫民窟精心挑选了111名新生儿,对其进行早期指导与干预,并定期进行智商测验,并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

结果调查显示:经过早教和未经过早教的孩子,在未来的3个月,6个月,9个月,甚至12个月都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但是,等到孩子长大到15个月之后,孩子们之间出现了戏剧性的差异。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学习的速度明显比没有接受早教的孩子要快,说话也更加流畅,智商数值也要高。并且,年龄越大差距越明显,尤其是到了5岁上学之后,经过早教的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他们都表现出了更高的智商,更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并更容易取得较高学历、获得较好的工作。

 

 

 

这个实验向人类证明了,改变人生命运的解决之道,就是早期教育。

越来越多的科学也在向人类证明,越早开始接受教育越好这件事。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婴幼儿出生时的脑重约400克,智力水平是成人的25%,而3岁婴儿大脑的重量就达到了成人的90%。跟儿童教育1000天假设中的,人类的大脑、认知、IQ、行为习惯中有90%都是孩子出生之后最初1000天(0-3岁)之内的发育决定的说法如出一辙。

而且,随着个个实力惊人,优秀非常的明星孩子进入观众的视野,也让人更加直接的感受到了早教的重要性。

 

譬如,杨幂的女儿小糯米,半岁就开始风雨无阻的上早教班,接受专业的早期教育了。所以,在1岁半的时候,小糯米就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一面,IQ极高,会3种语言,唱歌、跳舞、表演节目完全没有问题...小糯米的英文水平,就连杨幂都曾经调侃说只能陪到五岁。

还有那个因为参加一档综艺节目,由于频爆金句而被大众喜爱的小甜馨,也是1岁不到就进入早教班接受早期教育了,贾乃亮还曾经在微博晒出一张抱着小甜馨上早教班的照片。甚至感叹说,“陪女儿上早教班儿是我最快乐的事”。

还有更多数不清的明星父母们,就像黄磊所说的,把早教当成孩子一生的必修课来重视。而且,越早开始接受早教的明星孩子,他们的表现也是更加的优秀。

 

“3岁看大,7岁看老”。3岁之前接受的教育就决定了长大成人之后的你。

所以,无数的事实都在告诉我们,教育越早开始,孩子越早受益。

 

也就是说,开跑的时间越早,人生就可以跑得更远!

 

跑对方向才是关键

 

 

奶爸始终相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就是孩子最好的学校。

都知道早教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进行早教的父母大有人在。

记得一次,参加亲戚聚会,大人们在聊天说笑,孩子们各玩各的,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场景是,一个孩子在画画,孩子妈妈在边上看着,本应该是很轻松的画面,但是,在场的人都因为妈妈的过分管教而倍感压抑。孩子妈妈不断的打断着孩子画画的小手,嘴里还不停的给她做纠正,花应该是怎么样,叶子应该怎么画,云朵应该是白色的...最后恨不得自己上手替孩子完成。

都说,能给孩子最好早期教育的人,一定是父母。但是,一不小心扼杀孩子的也是父母。所以,奶爸盘点了科学合理的早教教育方式,以供参考。

 

1. 语言能力

有相关研究证明,语言能力强的孩子,妈妈大概是个话痨。

有研究者记录了一位妈妈和宝宝两天内的对话。

“一开始妈妈每天跟宝宝说的词汇数量是1.3万个,宝宝自己可以说2500个,当妈妈把词汇量提升到1.37万个时,宝宝能说2800多个词汇了。”也就是说,妈妈的词汇增加了5%时,宝宝的词汇增量达到了13%。

对宝宝语言能力的早教训练就是,跟宝宝做更多的互动沟通,事无巨细地跟宝宝做语言描述,这是什么,我们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比如给宝宝穿衣服,我们可以和宝宝这样互动:现在我们要来穿衣服喽,你有没有想要穿得衣服呀,这件要吗?这件呢?好,现在我们要开始穿了,先抬左手,从袖子里穿过去,真棒,再来抬起右手,对啦,宝宝真厉害...

而生活中的任何生活场景,都可以作为语言锻炼的早教课,洗澡、喂奶、出门、坐车等…..。孩子大一些,还可以通过绘本阅读,给宝宝锻炼起更高阶的语言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少用“婴语”,“睡觉觉”,“喝水水”...这些婴语可爱了自己,但是会给孩子增加转换正常语言的难度。

2.认知能力

儿歌、舞蹈——积极参与能力

 

  简单有趣的儿歌,配合有节奏的走动,舞动,对孩子来说,都是可以调动参与感和积极性的,孩子的参与不仅促进了他们发音及对手势和表情的理解,体会节奏,而且增加了孩子的兴趣。

玩具、卡片——理解认知能力

 

   与孩子一起玩小动物、交通工具等形象玩具或者鲜艳的水果等,配合对应的画面简洁、色彩鲜艳的图画书或图片卡片,指着图画告诉孩子画的名称,并将图片上的物品与实物对比。经常看卡片会激发孩子对图画的兴趣,有利于理解认知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涂涂画画——发散思维能力

  给孩子提供纸(或白板)和蜡笔,鼓励孩子用笔在纸或板上涂涂点点。开始时握住孩子的手教他乱画,体会握笔画的感觉,当孩子熟悉后再放手让孩子随意画。孩子画画时,家长应鼓励和指导,不要限制,不要强制,主要是让孩子可以锻炼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且,通过握笔练习,也可以锻炼孩子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活动及手动作的准确性。

3. 行为能力

很多爸爸妈妈会觉得宝宝拿不好勺子,还会将食物弄得乱七八糟弄脏衣服,就剥夺了宝宝自己吃饭的权利。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训练孩子拿勺子吃饭、拿杯子喝水,自己穿衣服、穿袜子……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是早教的一部分,更加关乎孩子主动性和独立性的行为能力的养成。

另外,扩大孩子的社交圈,也是有助于孩子日后社交行为能力的锻炼的,让孩子“不怕生”,对外界不排斥,以后融入学校和社会才会更容易。

4.亲密关系

 

宝宝与父母之间最重要的早教教育就是彼此间的亲密关系的建立。

 

亲密关系的理论中有一条就是,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模式对人的一生都有影响,跟父母越亲密的孩子,越有助于形成一个积极乐观的自我。而,3岁之前没有成功跟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孩子,更容易有暴力、冷血、无情、犯罪的倾向。

而亲密关系的建立,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2~3岁时趋于稳定。

所以,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孩子虽小,但是,懂的绝对比你想象的多。

 

曼彻斯特大学的曾做过一个禁止脸部表情的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妈妈与宝宝正常互动,宝宝玩的很开心,实验开始后妈妈面无表情,宝宝察觉出了不对劲,便开始想办法来引起妈妈的注意。

 

宝宝继续尝试与妈妈互动,但是妈妈仍然没有表情,最后宝宝开始崩溃哭泣。

 

这里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可以通过和大人的互动中,感受到大人的情绪变化。

所以,早教中最最关键的一个部分,一定是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让宝宝在与父母的肢体接触中感受到安全感和爱,是父母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幼小的孩子其实非常容易就产生焦虑和害怕的情绪,让孩子安全、幸福,才能够发育成更加健康的心理,也能促进智力发育,所以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多抱抱他、摸摸头,亲脸蛋、点鼻子等,而温柔的安抚和拥抱也是孩子可以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爱的交流。

总而言之,早教决定命运,而命运就在父母手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奶爸万事屋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