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

08/10/14 11:31:41 标签:赏识

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者孩子自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力。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

片面地强调苦读、苦学、苦干,不容易为孩子接受,更不可能有持续的动力。重要的是使孩子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的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阅读(0) | 留言(2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4:01:07
  • 不仅喜欢自己的优点,而且正视自己的弱点,生命才能成熟。自爱的最高境界是自嘲,是良好、健康的心态,是不为别人眼光左右自己的美好存在。 失落是痛苦之源,得升是欢乐之源 快乐是你发自内心的表白,一个心态舒展的人是不可能不成功的,内心充满快乐的人才能找到心灵成长的感觉。 要学会爱自己、学会喜欢自己。 眼朝下看,脚往上行 造物主非常公平,在给你美好事物的同时,总要给你一丝缺憾。关键是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哪方面。如果你把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集中在痛苦上,生命就会暗淡无光、山穷水尽。如果你把百分之百的精力转移到欢乐中,你得到的将会是满足。 幸福之源——把坏事往好处想 世界是天堂还是地狱,不取决于世界,而取决于你选择的态度。 生命是一个流程,由每一分、每一秒组成。生命的一页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感动还是冷漠,是“得升”还是失落,由你的手来翻阅。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3:52:34
  • 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一个字——通,即家长与孩子的生命处在和谐相通的状态。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三个和谐。即让孩子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陶行知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人下人,更不是人外人。 联想到我们的社会,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孩子容易产生“你好,我不好”的心理,自信心被摧毁,处于人下人的状态,感到活得没意思,太无聊。 反过来,还有一种教育走了另一个极端,孩子产生了 “我好你不好”的心理。中国许多家庭的早期教育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上学前,都认为“痴痢头(方言)的儿子自己的好”,这样长大的孩子盲目自信,处处强加于人,这种人上人心态,往往导致众叛亲离。这样的孩子无法生存。 赏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心灵舒展,关系和谐,人格健全,大家都做人中人。 你好,我不好, 活得太无聊; 我好,你不好,未来也不妙; 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个世界更美好!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3:46:00
  •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遇到挫折并不可怕,正确引导,挫折可以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每一次成功经历的积累,形成了自信的心理基础。每一次失败经历的积累,苦处理或引导不当,便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感受。 因此,孩子面临挫折时,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从消极的经历中获得积极的养分,提高经受挫折的能力。 人生中能说出来的痛苦不是最深的痛苦;找不到、说不出的痛苦才是最深的痛苦。 流出眼泪是幸福的。因此我提出要享受眼泪,甚至学会享受苦难。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3:39:30
  • 最好的批评往往是没有痕迹的批评,不伤害孩子自尊的批评。 第一招就是给足面子,从不当众批评,而是把犯错的同学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某某同学,老师简直不敢相信像你这么好的孩子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你知道你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吗?你是老师的自豪,全班同学的骄傲啊。”接着再诚恳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整个批评过程的潜台词就是“孩子你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3:23:19
  •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 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拉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 赏识教育的图案标志是竖起的大拇指,在大拇指里面有一张生动活泼的笑脸,仿佛孩子受到赏识后发出的会心一笑。 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阳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对一个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这很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 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笑一笑,好吗? 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3:17:58
  • 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反而逐渐少。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3:12:54
  • 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以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3:10:27
  •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很多家长根本不会对孩子“说话”,讲出来的话不是让孩子感到舒心和有力量,而是让孩子感到伤心。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2:33:49
  • 有一句顺口溜: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本意是讽刺官场的丑恶现象,但这句话用在教育上还是蛮有道理的。 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 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 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 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
  • jumy999对秀说:2008-10-14 12:31:37
  • 直到有一天,家长说他笨,老师说他笨,左邻右舍也说他笨的时候,他就坚信自己笨了。家长终于为自己的抱怨得到了和预期完全相反的报应。任何孩子从相信自己笨的一瞬间起,眼神便陡然暗淡无光了,言行举止也随之“笨”起来。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