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说谎

08/10/16 21:57:48 标签:说谎

    铮铮近几天好象学会说谎了,做错了事总不肯承认,而且他“狡辩”的时候还会看对象了。若是铮爸问他是谁做了错事,准回答是妈妈,换了铮妈问他,答案就是爸爸了,总之不会承认是他自己。今天,铮铮又说了几次谎,把书胡乱扔到地板上被妈妈逮住责问是谁扔的,就答了是爸爸;吃饭时把饭洒到地上说是爸爸洒的;把柜子的门打开没关顺便把衣服扯下来,说是爸爸弄的;把字卡折了痕,说是爸爸折的;甚至把裤子尿湿了,也说是爸爸……小家伙在回答时还一脸得意的笑呢,真让人哭笑不得。

    也许,“说谎”也是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表现吧!我不介意铮铮这种善良的“说谎”。有人说过,“成长需要等待”,我会等待我的小铮铮慢慢长大,当然,这种等待不是消极的,我会以积极的心态积极的行动去引导、培养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文从这里开始:

 

阅读(0) | 留言(3)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montessori-workroom对铮铮说:2009-09-19 21:40:21
  • 人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说谎,所以一直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非常关注如何针对孩子“说谎”的问题进行教育。谎言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其自己的意义和重要性,很多时候儿童试图讲真话,他们的谎言是由于极度的心理紊乱造成的。 谎言起源于儿童的幻想,这类虚构可能本意是为真实的东西添枝加叶,这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或为说谎而说谎的。例:我班一个6岁多的男孩,对着一个正在喂小金鱼的3岁半男孩说:“只能喂一点给它吃,上次我家养了一只小鸭就是喂得太多撑死了。”小男孩看看他还是继续喂。哥哥赶紧又说:“是真的!不能再喂了,以前我家还养了一只小兔,还有一只小狗、少猫、小鸡……”终于,小男孩被说服了,没有再继续喂。这就是幼儿在谎言中表达想象力的一个例子,除了编造故事增强说服力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任何意图。 有的时候,孩子的谎言可能是巧妙推理的产物。例:我班一个四岁多的幼儿,周六去了兴趣班,发现好朋友没上学,老师告诉他是因为喉咙发炎的缘故。过了一会,他就开始跟老师说:“喉咙疼、肚子疼……”想以此来达到“回家”的目的。幼儿在适应他们的环境方面采用“狡诈手段”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相反,较弱和退缩的幼儿出于一时的冲动而编造的谎言,这种谎言没有经过仔细推敲、修饰,粗制滥造,破绽百出,成人很容易拆穿,这是一种防御反射。 欺骗是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智能现象,它随着幼儿的成熟而变得条理化,它需要的是改造,而不是成人给它过早地扣上“撒谎”的罪名。道德观念在幼儿期的儿童心中并不起作用,换句话说,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撒谎。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给幼儿营造一个改造幼儿心灵的环境:清晰的思想;跟现实的接触;精神的自由以及对和善、崇高的东西怀有积极的兴趣。
  • 点点小贝对铮铮说:2009-08-09 12:59:12
  • 越来越觉得铮妈是我育儿的榜样了呢,敬礼!
  • 点点小贝对铮铮说:2009-08-09 12:57:59
  • 铮铮说谎还会看对象呀,真是很聪明呢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