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如何与不到一岁的小孩谈话

08/11/10 14:40:40 标签:沟通

和一岁大的宝宝谈话得有点艺术。在这里我们告诉你一些能够达到交流目的的方法。 一岁大的宝宝正处在不断探索和好奇的阶段。有的时候他们会很开心,有的时候又会有点不高兴。他们还没有能力说出所有的新鲜事物的名字,表达出他们的感觉----幸运的是,你可以。如果你可以明智地表达出要对宝宝说的话,你不仅可以和他交流得更好,帮助他处理即将遇到的挑战,还可以帮助宝宝表现的更好一点。但是要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确实需要技术。看看下面的几个例子,也许会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门技术: 1. “我知道你现在很沮丧” 当你意识到宝宝要大发脾气,歇斯底里的时候,你其实可以通过看着他的眼睛说出他当时的感觉来让他冷静下来,听你的话。 当你对他说“我知道那使你很生气”的时候,你其实是在帮助他懂得有的时候表达出自己强烈的不满是很正常的事。现在你帮他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等他大点之后,他也许就会自己主动告诉你:“我很生气”或者“我好高兴”了。 2. “别动。那太烫了” 当涉及安全问题的时候,要使你的句子尽量短小精悍,用四到五个词就可以了。 做父母的常常会解释太多,一些简单的意思比如“离烤箱远点”或者“别到马路上去”常常会迷失在你长长的句子里。如果你的宝宝正处在危险状况或者可能会伤害到别的孩子,你可以只说一个“不”字来吸引他的注意。不过如果他老是听到你说“不”字,他就会把它不当一回事。 所以,你最好把家弄得更安全点,让宝宝可以自由的玩耍和探索,这样你就不需要总是限制他的活动。 3. “到洗澡的时间了” 许多父母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会征询宝宝的意见“你想现在洗澡吗?”。 其实到了宝宝该洗澡或者睡觉的时候,你需要明确地告诉他而不是征求他的意见。为什么呢? 你知道宝宝需要遵循已定的作息时间,那么你征求他的意见无疑是给你和宝宝之间发生冲突打开了大门。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问他,只需要告诉他。 4. “首先我们要把你的玩具拿走,然后我们得穿好衣服” 你的宝宝在这个时候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和他说“15分钟后我们要启程去外婆家”其实毫无用处。 你可以对宝宝说说要做的一系列的事:首先我们要做什么,比如“我们要收拾一下玩具”; 接着我们要干什么,比如“然后我们要穿好衣服出门”。 5. “你是想先穿裤子呢还是先穿袜子?” 让你的宝宝做一些简单的选择,并成为每天的惯例。 当你让你的宝宝有些控制权的时候,你其实是在帮他树立自信。 选择需要简单,二选一就足够了。很小的孩子只有有限的记忆和注意力,他们没法对很多事情注意很久。 6. “你在扔食物,而不是吃。好吧,吃饭结束” 要想让你的宝宝在吃饭的时候表现的好,你需要反应迅速,并且每天用相同的短句。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宝宝吃饭的时候把食物扔到地上,简单的一句话“你在把食物当玩具。那就别再吃了”就足够了。保持沉稳的语气,抱他离开饭桌。 7. “刚才在那个人很多的商店里你拉着我的手,我很高兴” 当孩子做对的时候对他进行表扬可以让他下次表现的更好,这点即使对很小的孩子也有效。 即使他们现在还不太理解,但是宝宝们能够通过你说话的语调和节率,来判断出一点你说话的意思。 8. “让我们来给你书上的每个小动物起个名字” 你也许已经开始教你一岁大的宝宝认简单的字了,象颜色和身体的各个部分。 但是现在你可以教他认识更多的东西来发展他的语言能力。每次给他读书时告诉他不同的东西的名子,当你带他散步时,用描述性的话语来帮他看看周围的世界,比如“看看那棵树上的红叶子”。
在这个阶段,你应利用各种机会向宝宝介绍其周围每件东西的名字,例如从早上他要喝的牛奶到晚上与他相拥而睡的毛毛熊。为使孩子自然地掌握这些基本名词,你可以在与孩子玩耍时,给他注入这些语言概念,如点着他的小脚趾,告诉他这是宝宝的“指头”,或拉拉自己的耳朵告诉他,这是“妈妈或爸爸的耳朵”,使宝宝既开心,又能掌握这些名词的发音和所含的意义。对宝宝讲话时,一定要面对他,让他清楚地看到你的脸部表情。
专家表示,婴儿熟悉的名词多少以及对这些名词的理解程度,对他今后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和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阶段,大人对婴儿讲的话尽可能规范化,准确化,同时不要用多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概念,以避免给婴儿留下许多模糊的概念。
在婴儿出生后的头8-12个月里,初为人父母的你或许会有幸听到孩子叫出的第一声“妈妈”或“爸爸”。这时,你的宝宝还会用肢体语言,如点点头、摇摇头,与你交流。科学研究表明,在这个时期,宝宝不但会更加注意大人讲的话,而且也会试图模仿大人讲的话。因此,这时大人对孩子讲的话,对其今后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婴儿如何和大人沟通?
宝宝长到8个月以后,就会发出各种单音节的声响,如“嘎”、“吧”和“大”等。宝宝发出的这些声音实际上表明其已有感觉要通过声音与对方交流。如果宝宝说话欲望强的话,还真会蹦出一个“妈妈”来,让你期盼的心狂跳不已。
由于宝宝在一岁左右,时常不能用有限的单音节语言充分表达自己,所以自然而然就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欢或不喜欢,愿意或不愿意。例如,点头表示同意,努动鼻子表示不高兴。当表示需要时,宝宝还会用手指或朝物体的方向爬等姿势。在这个期间,宝宝对大人讲的话已能有简单的理解。例如,当你说“爸爸在哪里”,他就会转过头,朝爸爸的方向看去。如果你说,“去拿球球”,他则会爬过去拿。宝宝对一些基本的命令语言,也能做出基本的反应,例如,你说带有“不”字的话语时,宝宝一般会抬起头看看你.
当宝宝即将满一周岁时,他已可以对简单的要求做出反应,如“和爸爸再见”,他就会挥起小手向即将上班的爸爸致意。此外,这时的宝宝还常常会发出一些你不见得能听懂的嘟噜噜声。这说明他想与你进行语言上的沟通。
你知道应该怎么办吗?
每次和宝宝说话时,你应尽可能用一些固定的名词,并反复用这些名词,而且,说的句子尽可能规范且不要吞音,例如“这是什么”不要说成“这什么”。你在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前,应稍加停顿。宝宝这时虽然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但仍有提问的能力,例如他会用手指着某个物体,同时发出单音节声音“吧”,这就表示疑问.
在这个阶段,你应利用各种机会向宝宝介绍其周围每件东西的名字,例如从早上他要喝的牛奶到晚上与他相拥而睡的毛毛熊。为使孩子自然地掌握这些基本名词,你可以在与孩子玩耍时,给他注入这些语言概念,如点着他的小脚趾,告诉他这是宝宝的“指头”,或拉拉自己的耳朵告诉他,这是“妈妈或爸爸的耳朵”,使宝宝既开心,又能掌握这些名词的发音和所含的意义。对宝宝讲话时,一定要面对他,让他清楚地看到你的脸部表情。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唱歌的方式,选用节奏感强的儿童歌曲,教宝宝学说话。宝宝对一首歌曲听多了,就能记住其中的歌词。但是,这个时候,宝宝虽能重复歌词,但不见得能明白歌词的意思。所以,可以通过减慢歌曲的速度,一边做动作,一边唱的方式,让宝宝明白歌词的大概含义。
在完成以上过程的基础上,你可以给宝宝看一些大开面的画册或相册,鼓励宝宝自己翻书或相册。你可能会注意到,宝宝有时对一个画面就要看上半天,这时你得有耐心。有时你会对书中的图画提出问题,也需要有耐心等宝宝“回答”你。
专家表示,婴儿熟悉的名词多少以及对这些名词的理解程度,对他今后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和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阶段,大人对婴儿讲的话尽可能规范化,准确化,同时不要用多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概念,以避免给婴儿留下许多模糊的概念。
在这个阶段,婴儿发育的方向有两个,一是行走,二是说话。有些婴儿掌握行走能力先于掌握说话能力。好动的孩子一般要等学会走路后才会将注意力放在发展自己的说话能力上。据专家介绍,这两种能力的发展基本不会同步进行。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