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孩

08/11/29 15:09:30 标签:教育

美国家长教孩子从小认识和使用各种工具及电器。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应学会用这些工具,有什么东西坏了,你就可以自己动手去修理。”   
    工具包、手锯、刨子、锉刀、螺丝刀、钳子等,父母在使用这些工具时,会顺便一一教给孩子这些工具的名称、用途、性能及安全使用的方法,让孩子掌握操作要领,并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就要教他们使用煤气灶、电炉和洗衣机。家里东西无论哪里出了毛病,父母都会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修理。   
    有时,父母还会给孩子提供一些比较安全的小工具,诸如餐刀、不带尖的剪刀、小型的锤子钳子等,让孩子边玩边学,既熟悉了各种工具的种类和功能,又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了孩子的动作技巧。   
    譬如,孩子的玩具车出了问题,美国父亲不但自己替儿子修理,还会叫来儿子一起动手参与,忙前忙后;孩子一边忙一边问,父亲认真地回答着问题,俨然平等地对待着一位同龄的朋友,演绎着一幅其乐融融的亲情图画。    
   
    给孩子一把开门的钥匙,远比你替孩子辛辛苦苦地打开房门来有意思的多!

在美国,劳动是谋生的唯一手段,任何一个孩子,都必须从小就学会用劳动攒钱。母亲的责任不是让孩子依附于她,而是使孩子独立于她。因为孩子到18岁时,都要离开家庭独立生活。

美国父母常常教几岁的孩子学会通过正当手段去获得一些收入。有的小孩子帮忙送报可以得到一些报酬,如,洗碗、吸尘、擦玻璃、倒垃圾等、割草、洗车、清理车库、油漆墙壁、修剪花园等,有的小孩也会将用不着的玩具等也可以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美国人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   
    因此,美国人从小就有经济独立意识、打工挣钱意识。美国孩子把找不到打工机会和同父母要钱看成是莫大耻辱。有的孩子甚至托父母给自己找工作,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有自信。不惜自己出钱为孩子买受雇机会。    

    勤劳是幸福的种子,闲散是堕落的祸根,安逸是成长的最大敌人,是埋在孩子们心中最大隐患。   
    “劳动最光荣”,这是世界公认的,不同的只是:美国父母将之落实到孩子的行为生活中去,而中国父母只将它当成口号来嚷嚷。

美国社会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不分年龄,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资历。谁强,谁就可以出人头地,谁弱,谁就掉下去。同时,它也会迫使弱者自觉地变强,强者则更加地变强。

“很小的时候,妈妈拿来两个苹果给我和弟弟吃。两个苹果其中一个又大又红,一看就比另一个要脆要甜。我正想说要吃那个大的,没想到弟弟抢先去拿它了。妈妈生气地把弟弟的手从苹果上拨开,责备他不懂得把好东西让给别人,只想着自己。我灵机一动,马上主动要求吃那个小的,把大苹果留给弟弟。妈妈开心地称赞我是个好孩子,最后还把大苹果奖给了我。从这以后,我认为说谎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于是,我开始不停地说谎,后来又开始打架、偷盗、抢劫,直到现在,我成了监狱的犯人。”   
    看着荧屏中痛苦的犯人,联想到今天阿瑟家三个小孩的表现,我萌生了深深的困惑。   
    我们中国历来推崇的谦让美德却让一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小孩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而国人一向鄙薄的所谓的残酷竞争却深受老美的赏识,更让老美的孩子从小就明白了竞争的现实,生存的残酷,明白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或许“孔融让梨”根植入我们的血脉实在是太深了,以致一味地提倡“尊大让小”,视谦让为崇高的美德,并以此教育孩子。却并没有注意到它的违心导致虚伪的、不合人性的一面。   
    而且,孩子一踏入社会,面临的却是“血淋淋”的竞争,没有谁会来谦让他,孩子必然要摔跟头。相应的,他会对自己曾经受到的道德教育产生怀疑,甚至全盘否定,连那些真正的金玉良言也一并丢弃。   
    谦让和竞争,哪一个更适合用来教育孩子呢?

美国人对孩子教育的理念是:乖,并不好。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上,只要是因利益引起的纠纷,美国的父母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准是:“瞧,幸运之星将落入那个最棒的人头上。”   
    比如,儿子和父亲在看哪一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上产生了分歧,父亲就会出主意说:“小伙子,我们来玩弹子,谁赢了,谁有有权决定今天的电视机的频道,怎么样!”    
    在这里,美国父母贯输给孩子们的法则是——公平、公正和能力!绝对不会是“长幼有序,礼让有加”或“尊老爱幼”。   
    特别是美国新一代的父母们,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注重培养孩子的竞争力,因为他们已经亲眼看到,惟以强势的竞争力应对人生的挑战,才能赢得事业和金钱。    
 
    无时不有的竞争,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特色,孩子将别无选择地走向未来,参与竞争将不可避免。自然规律势所必然地要把孩子习以为常受到的呵护化作过眼烟云,亲情无限的父母,面对人生角逐场上的搏斗拼杀,只能是爱莫能助的观众。   
    中国传统教育上的一个重大误区,就是混淆了孩子的自然人成长过程与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忽视了社会人的落地生根的“人格”。这使我们在如何看待孩子在利益面前是“让”还是“争”的问题上产生了误解,致使孩子们在踏入社会后即霍然发现:长辈们讲的教的与社会上存在的东西竟然是两重天——这岂能不令孩子心寒?!   
    于是,各种负面因素接踵而来——但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

阅读(0) | 留言(8)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jumy999对秀说:2008-11-29 17:09:33
  • 我们总是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势无忌惮地干涉孩子的自由,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期望强加到孩子的头上,不管孩子是否愿意接受,还说是为了孩子好。 是的,我们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但是一味地干涉或迁就孩子,都不是负责任的态度,其结果也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都说爱孩子,其实往往都是一个借口,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就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就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当作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也许有许多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们会说,我们是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法不同而已。 就算爱的方法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更有效呢?也许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显然大洋彼岸的洋鬼子比我们更成功。这不是崇洋迷外。在日益开放的今天,要想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要想自己的孩子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虚心学一学别人已被证明了的优秀的教育方法。否则,就如书中所说:“在错误的道路上,跑得再快也是没有用的。”我真心希望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能找到他正确的教子方法,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成为一个既自尊、自爱,也能尊重别人、爱别人的人。 是的,我们不应该怀疑中国父母同样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每一个父母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也都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心血。
  • jumy999对秀说:2008-11-29 17:09:22
  • 美国家庭比起中国来,有太多的不一样。他们讲究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还有赞美!即使他们的儿女是蜗牛,父母也会用赞美和夸奖来鼓励孩子勇敢地往金字塔的顶端爬去!在美国人看来,我们这些以平安为第一的中国的父母反而是很迂腐,甚至近似冥顽不化的人! 太完美的爱对孩子是牢笼;太完美的父母让孩子丧失了独立;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哪怕选择的是不幸。 一些父母掩藏自己的伤痛,舍不得让孩子承受丝毫痛苦,于是事事越俎代庖。这种对孩子无原则的爱,造成了孩子强烈的依赖和无能。
  • jumy999对秀说:2008-11-29 17:01:30
  • 美国父母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假日里,常见美国人举家到山区游玩。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孩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更甚的是,一些年轻父母常把几个月的婴儿赤身裸体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 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游戏,在街道两旁,广场的水泥路面上,常常有美国孩子冲来撞去,在几尺高的台阶上跃上跌下,令人不禁为他们的安全捏了一把汗。有趣的是在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追本溯源,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很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虽然这种游戏对孩子的胆量是一种挑战与训练,但中国家长还是认为冒这种风险去让孩子获取胆量不值得。家长们的这种看法对孩子们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到了学校的体育教育,因为学校也怕孩子受伤,一旦受伤,轻者会受到家长的责怨,重者会被推上被告席。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对某种运动的畏缩情绪更受到抑制,这种对身体的过度保护而带来的性格上的胆怯的缺陷,其实比一些不严重的外伤更具有损伤性,而且这种性格上的伤害将是终身的。因为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软弱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每一个走向天堂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位勇敢的家长;每一位走向地狱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个怯懦的家长! 即使富有的美国家庭也会教育孩子懂得节约,虽然父母定期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但他们仍然常常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制作礼品或玩具。 其他如感恩节等,孩子们通常会装扮成卡通片中的各种人物,而这些装束,也是由母亲和孩子一起做的,这不仅是为了节约,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和手的灵巧。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更应提倡节约。但事实恰恰相反,在孩子身上,我们花的钱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父母都要奢侈的多。 往年一到夏天或节假日,美国人都喜欢全家一起去度假。但是,据《美国之声》报道,最近几年,美国的部分家庭的度假方式将呈现出一种新趋势,即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们将独自出去度假,而父母们则继续工作。2004年,美国有38%的父母放弃了度假,更多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去参加野营或是老式的夏令营,或者任其与伙伴们结伴去各州的国家公园游玩。对稍大点的孩子譬如高中生或大学在读生,家长一般都会允许其独自到国外旅行。就目前来看,美国孩子独自出门游玩的年龄日趋呈现下降势态,10岁左右的孩子跨州游玩并不鲜见。 雄鹰之所以翱翔天空,是因为它从小在父母的鼓励下,不断在天空里划着美丽的弧线;公鸡之所以拘泥于天亮时唱卡拉OK,是因为它从小被母亲拉回翅膀下,不停刨着眼前那点可怜的食物。
  • jumy999对秀说:2008-11-29 16:20:35
  • 大多数美国青少年吃饭时都偏食,有的男孩中午就吃肉和可乐,女孩子就吃蔬菜沙拉,还有的居然就只吃冰激凌。美国目前有2/3的两岁幼儿偏食薯条和香肠。 为了解决孩子的偏食问题,美国父母在这方面绞尽了脑汁,当然,也有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 美国父母认为,坚持与孩子共同进餐不仅可以增进大人小孩的食欲,还可以有机会向孩子推荐一些他从未尝试过的新食品。 对于偏食的孩子,美国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办法:不给挑剔食物的孩子另做饭菜,如果他这顿饭不吃,在下顿饭之前,就坚决不给他吃任何吃的东西;父母也不当着孩子的面,对自己所不喜欢的菜肴说三道四。 还有的父母不停地引导孩子劳动,尤其是引诱孩子去厨房准备餐厅食物。当孩子亲手将美味可口的食物端出来后,出一骄傲心理,即使他平时很讨厌的食物,此时也会小心地品尝一些。 在孩子偏食这件事情上,大多数平素严格的中国家长往往会突然来个大撒把,不再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向来提倡自由的美国父母,却开始在细节上深入关注。 这确实很有趣。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和重心究竟落在什么地方,此时很值得品味。 家庭中通常都存有一定数量的药品备急,美国父母会把一些常用药品拿出来教孩子辨认,使其逐渐了解药品名称、用途及用法,这样既让孩子增长了知识,又降低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另外在带孩子去医院看病的时候,还顺便教孩子认识医院,以便解除孩子对医生的恐惧感,学会配合治病,或在发生意外时能自己到医院求助。 孩子需要探索的东西很多,为人父母者,当然是从最身边的事物开始,一步一步地教会他认识这个世界。
  • jumy999对秀说:2008-11-29 16:10:53
  • 在金钱的使用方面,美国父母会带领孩子体验到捐款和助人的喜悦,他们教会孩子乐于分享,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和帮助别人。 美国的慈善事业很发达,义工(相当于我国的青年志愿者)也很普遍。这些社会大环境都让孩子从小就目睹耳闻,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微小积蓄捐赠一部分给需要帮助的人们。 特别是美国一少年在新加坡因吐痰而遭笞刑(鞭刑)一事后,美国家长更是将公德心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国的学习雷锋与美国的义工劳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一种是无偿的,一种是有偿的,在此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让孩子拥有一颗高贵的公德心,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做到的。 美国人很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理、自主、自我选择并自己做决定。一旦孩子年满18周岁,父母更决不替孩子做什么事,最多从旁提醒、参谋和引导,即使孩子的决定是错误的。对此,美国人的解释是:“只有让孩子撞破了头的时候,他才会真实地感觉墙是硬的,否则,他永远摸不透墙的脾气。当然,在他撞墙之前,父母的职责是一定要提醒他墙是硬的,否则就是失职!” 俗话说:温室里育不出万年松,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或许,让那些倔强的小老虎自个儿出去溜一小会儿也好。撞了南墙,就不怕他不回头。
  • jumy999对秀说:2008-11-29 15:52:53
  • 美国人不习惯打骂孩子。如果小孩子真犯了错,对孩子处罚的方式倒有多种多样。 常采用的是关禁闭。这对小孩来说是非常严厉的。禁闭期间,不能看电视、打游戏、出去玩,除吃饭外,必须待在自己房里。 其次是罚他做家务,或者是干点别的事情。譬如,弟弟偶尔朝他姐姐发脾气,父母则仅让弟弟向姐姐道歉,或是让他独自待一会儿。如果弟弟屡犯,为了让他吸取教训,父母会让姐姐选择让她的弟弟帮她做事,比如帮她打扫房间。这样做能让姐姐觉得自己不是只能在那受气。同时,这样也能让弟弟好好思考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事发生过几次之后,弟弟自然就不再朝姐姐发脾气了。 当孩子差不多能阅读、写字的时候,如果做错了事,父母一般会叫他们坐下来抄写百科全书或与道德、纪律、规矩等相关的书籍,需要抄多少页则由他们的过失大小决定。等抄写好了,孩子们还要告诉父母自己学到了什么。 打骂孩子是中国父母的传统教育手段。其实,当孩子做错了事,对他的惩罚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只限于拙劣的打骂。对父母、对委屈者及惹祸小孩子都有益处的惩罚,毫无疑问是最高明的。 兴趣才是孩子成才的最佳引导者,它能够化懒惰为勤劳,化腐朽为神奇。小心地呵护孩子的兴趣,为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思想、千奇百怪的志向尽可能地提供发展的环境,这些都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从不施加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为什么要强制他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 ,人生的路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应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如果一个美国孩子不喜欢学校的课程,而更喜欢画画,爸爸妈妈会说:“他有他的自由。” 中国的孩子是把读书当志愿的孩子,而美国的孩子则是按照意愿读书的孩子。 中国的父母们有很多很多无奈的行为。当然,所有违心的做法,都始于一个“爱”字,虽然明知最后有可能会从“爱”突然变作“毁”。 为什么我们中国还没有出一个比尔.盖茨,还不能产生一个微软公司?因为我们的孩子的伟大理想往往在萌芽状态时,便被长辈们掐掉了。
  • jumy999对秀说:2008-11-29 15:42:48
  • 孩子!生活需要你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不过,这需要时间,需要别人的指导,更需要学会思考。 中国的父母和长辈们习惯像老母鸡一样张开自己的双翅为孩子遮挡风雨,习惯“给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却不明白自己的翅膀终有一天也会塌陷下来,而孩子终将长大,终将面对这个尚有许多不如人意地、充满黑暗和邪恶的世界。 对孩子隐瞒世界真相,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一种另类伤害! 美国家长一方面鼓励孩子在人生旅途中要胆大,无拘无束去创新,去开拓进取。与此同时,也会告诉孩子社会上也有骗局和陷阱,有暴力、抢劫等犯罪现象的存在。因此,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进行自我保护训练。 美国父母有意地教孩子避免被坏人伤害的主要方面是:一定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要到陌生人家中去,也不请陌生人到自己家里来。女孩则不要让父母以外的人抚摸自己的身体,碰到存心不良的人纠缠时,要赶快跑到人多的地方或去告诉警察,还可大声呼救或跑到附近居民家。 父母带孩子们上街时,会随时随地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它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什么样的地方不要去,什么样的人最好不要接触。许多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如:父母的单位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 野外迷了路时,父母事先还会教会孩子利用树叶的疏密来判断方向,如何区分哪些是可以食用的野果野菜。 中国父母总爱给孩子添油加醋地、讲述童话般地粉饰这个并不十分完美的社会。 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活雷锋式的人物毕竟只是一部分。美丽的陷阱、阴暗的沟壑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的。作为一个生存的个体,孩子们有权知道真相。
  • jumy999对秀说:2008-11-29 15:37:25
  • 美国人的胆量比其它国家的人普遍要高,当然,这亦得益于其优秀的教育工作。 为了让孩子培养自己办事的胆量,美国家长会选择孩子能办的一件事,告诉他应该怎样办。如果孩子自己不敢去办,家长便会陪他一起去,但事情仍由孩子办。由小事到较大的事,由简单的事到较复杂的事,几次下来,孩子的勇气和能力就都大大增强了。 比如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或在公众场合讲话,父母则会告诉孩子,只要想好了说什么、怎么说,大胆去说,任何人都是欢迎的。别人能做的事,你必能做到,而且能做得很好。 孩子有准备地迈出第一步后,家长及时肯定,第二步、第三步就好办了。 为了让孩子能在陌生的客人面前大胆说话,父母会先教他准备几句话,并准备好要送的饮料,预先演练一下。当客人到了以后,便鼓励孩子照着去做。客人的表扬,对他的言行就是一种强化。几次之后,孩子就能大胆应酬了。 太过于注意危险,通常会使自己坠入危险之中。太过于让孩子避开恐惧与黑暗,将会使孩子一生都沉浸在对恐惧与黑暗的害怕之中。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