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08/11/30 20:59:26 标签:阅读

1.比一比,再组词。

铃(        遍(         搂(         玲(        编(         楼(        2. 奶奶把冬冬一把揽在怀里,紧紧地搂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奶奶表面上是喜欢听门铃声,实际上是想和冬冬团聚,想得到冬冬的爱。请留线,去线上的字3.冬冬笑了,为什么“她也紧紧地抱了一下奶奶”?请加两条线4.你最喜欢奶奶的什么?请说说理由。请加两条线答案奶奶最喜欢的铃儿2.喜欢听门铃声 想和冬冬团聚,想得到冬冬的爱。 3冬冬喜欢铃儿,实际也是想得到奶奶的关怀,与奶奶同乐。 

①奶奶爱艾比,艾比爱奶奶。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呢? 每个礼拜六早晨,艾比都要去看望奶奶。”(艾比每个礼拜六都去看望奶奶,说明她心中有奶奶,爱奶奶。)“奶奶总是先给她烤一片热乎乎的奶油面包,还给她那片面包撒上砂糖、肉桂什么的。”(奶奶多爱艾比啊,给艾比烤面包,而且不是普通的面包,是艾比最喜欢吃的。)“奶奶把艾比一把揽进怀里,紧紧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礼拜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奶奶表面上是喜欢听门铃声,实际上是想和艾比团聚,想得到艾比的爱。)“艾比了,她也紧紧了一下奶奶,说:‘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铃儿。’”(艾比喜欢铃儿,实际也是想得到奶奶的关怀,与奶奶同乐。)②小结:是啊,爱是相互的,付出爱才能收获爱! 

片段1:
  老师: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
  学生:挑粮上山。
  老师: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
  学生1: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
  学生2: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
  学生3: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老师:说得对。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师: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1:我感觉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
  学生2:我感觉朱德爷爷的力气很大。
  学生3:我觉得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
  学生4:我想,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
  学生5:可能还会流出血来。
  学生6:我想,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他真勇敢。

  片段2:
  老师: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
  学生1: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
  学生2: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
  学生3:他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老师: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学生1: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朱德工作很忙,现在还要走这么多路,说不定会累出病来的。
  学生2:而且山高路陡。
  老师:什么是“山高路陡”?
  学生1:山很高,路也不平。
  学生2: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
  老师:再想想,这儿的陡,除了不平之外,还有什么意思?(老师做了个手势)
  学生1:路很窄。
  学生2: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
  学生3: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老师: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
  老师: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学生1: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
  学生2: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
  学生3: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
  老师: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片段3:
  老师: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
  学生:没有。
  老师:从哪个词看出来?
  学生:不料。
  学生:也就是没有如愿以偿。
  学生:朱德又找来一跟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大字。
  老师: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1: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学生2: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生3: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
  学生4: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老师: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
  学生: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老师:朱德的一个“找”,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成功点击:
  人物形象鲜活丰满的再现,从人物的行动入手,抓住“藏”和“找”,使他们带着情感进入主客观高度融合的审美境界。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它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时,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当学生回旋于情感的浪尖,心潮澎湃,有一种渴望表达的冲动时,心灵的闸门就已经开启了,人物的个性得到鲜明地再现。教学是一种艺术,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阅读(0) | 留言(3)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水晶蝶对秋子说:2015-10-14 20:18:42
  •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 123对秋子说:2010-03-09 18:43:26
  • 谢谢你,告诉我这道题的答案,要不我还做不来呢,呵呵
  • yyf对秋子说:2010-03-09 18:41:47
  • 那个题目好像是表面是说奶奶喜欢-----,实际上是说奶奶喜欢-----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