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就粘谁

08/12/04 10:54:10 标签:摘抄

谁不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就粘谁。(转)
我见到了一个最有安全感的孩子

   我听到许多妈妈讲,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她;孩子是保姆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保姆;孩子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奶奶。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说:
    对这句话,大家不是很理解,因为她们从来没有吓唬过孩子——在一个不用“如果不听话,大老狼会把你叼走”、“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吓唬孩子早成为基本常识的年代,相信现在没有人这样做了,但孩子们为什么仍然没有安全感呢?
    这是因为我们太爱孩子了!
    “爱”怎么会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呢?
    这是因为心理不成熟的我们,会将自己的“爱”及“珍重”通过表情和语言一览无余地表现在孩子面前。孩子稍微磕拌一下,就会哎哟大叫;孩子被其他孩子推一下,就会噢地惊呼;尤其是那些保姆和老人,因为是给别人照看宝贝,心理非常有压力,为了告诉自己、也告诉宝贝的父母,就会将这种一惊一乍的行为表现得更为夸张。
    我们的孩子正处在“吸收性心智期”,他们要从环境中的人那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如果跟他在一起的人这样小心亦亦,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这就是没有安全感的根源。
    这样的孩子一步都不能离开那个使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人。如果父母、老人和保姆同时在带这个孩子,而保姆最具这种特征的话,孩子遇到不舒服和危险时,就会去找保姆而不去找自己的父母。在孩子“吸收性心智期”,我们最好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吸收没有任何内在建构的人的精神状态而形成孩子自己的精神状态。
    这样,上班族的妈妈就犯愁了,因为只能找这样的人来领孩子。
    但这不是借口,因为小巫也是一位妈妈,家里也用保姆,但她的孩子完全不同。
    前天,小巫领着两岁的女儿姆兰达来回龙观“儿童之家”为两位妈妈做咨询。我因为在天通苑“儿童之家”有点事,去的有些晚了。下了车,只见小巫拉着女儿的手正从阳台楼梯下来。她说到了也就五分钟,正碰上“儿童之家”的孩子们户外活动。之前,刘老师和姆兰达进行了一点热身活动。我看见,走到楼梯的最后一段时,姆兰达已经丢开妈妈的手、拉着刘老师的手和小朋友们一起到院子里活动去了。
    这是姆兰达第一次到这里来,也是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见刘老师,她的年龄刚刚两岁。
    在走向工作场地的时候,姆兰达拉着刘老师的手并不停地抬头看她,还不时地回头看我。以前我去过几次她的家,每次我俩都玩得不亦乐乎。最后一次去是去年晚秋。现在见面,姆兰达不主动找我,我也不便向她亲热,因为我拿不准,姆兰达离开妈妈和令她感到安全的家后对我有没有安全感。
    到了工作场地,姆兰达紧贴着刘老师工作。工作了一小会儿,就开始与刘老师交流——刘老师做出可笑的动作她就会笑(这对其他刚入园的孩子来说简直像天方夜谭);还主动指挥刘老师把土倒进桶里;索要其它工具;还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工作并交流……
    姆兰达在工作当中还看了我几次,每看一次我都赶快向她微笑,帮她确定我们的确认识。最后一次之后,她就用铲子端着土谨慎地向我走来,将土朝向我,试探一下,在我做出反应后她便退了回去,连铲子都不让我碰。我逗她她也不笑。
    工作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孩子们回到了“儿童之家”旁边的小花园。刘老师和姆兰达坐在秋千凳上晃悠着。这时的她已经喜笑颜开了,而她的妈妈一直在“儿童之家”里做咨询,从来没有露面。
   晃悠了大约10分钟,姆兰达试着离开刘老师。她先从凳子上溜下来,回头对刘老师说:“等着我,”便朝小池跑去。下了小池的台阶,回过身站在那里看了一眼刘老师,再回过头看了看其他小朋友,然后重上台阶,回到刘老师身边。如此反复四五次,最后一次,开始向更远的地方跑去。在跑得远一点的时候,开始喊“老师过来”。 

    看来冒险成功了,决定呆在“新大陆”,不再留在“故乡”,为了安全起见,还要带上“保镖”。

    在这个大范围内玩了大约20分钟后,她突然笑着向我跑来,使劲地推我。为了表示她认识我是对的,我只好倒在了地上。我手里举着摄像机,刚洗过的牛仔裤也顾不得了,坐下时还翘起一只脚,表示的确是被她推倒的。

    她笑着站在那里,我一起来她就来推,我只好再次倒下。这样折腾了N多次,她就不要刘老师了,拉着让我跟她走,从此就粘上我了。
    吃过午饭,咨询室的门开着,小巫仍在那里呱呱呱。姆兰达跑了进去,我想这么小点儿人,离开妈妈这么长时间,也该让妈妈抱抱了。我也跟了进去,看见姆兰达用目光在屋内扫视,当扫过妈妈的时候,她的目光是平视的,项多是从妈妈的腰部扫过。她没抬头看妈妈脸,那眼神就像看到一把椅子。我这才明白,姆兰达到咨询室不是去找妈妈的,不知她在找什么。她的目光在室内扫了整整一圈,之后便退出咨询室,继续忙她的事情。
    这样直到下午3点,她一直在和小朋友玩,没有再找过妈妈。这中间,还拿着奶瓶,给双儿喂了一次水。她与双儿已经成了好朋友。
    到了回家的时间(下午3点),她正在投入地玩陶泥,妈妈叫她时,她竟然不哭不闹地跟着走了。
    在这之前,还有一次类似的让我吃惊的事儿,那是在户外,她发现了一块斜着的石头可以当滑梯滑,一下滑上了瘾,每次都要再来。最后,我伸着一根手指说:“就一次”,这次滑完后我要带她走。她滑了,也伸出一根手指,身子往后拖着,说:“再一次”。我说:“不”。便将她抱走。她没有丝毫地哭闹,精神愉悦地被我抱走。
    我们看到姆兰达不是那种见人熟而可以被佰人领走的孩子。她非常睿智地肯定:妈妈委托的人是安全的。既然有一个安全的人在身边,就用不着害怕了。在探索不是妈妈委托的人时,她的谨慎和智慧大家也看到了。这是真正有安全感的孩子。她也由保姆带大。
    作为一个职业妈妈,小巫从事的工作要比别人多的多。小巫为了做职业妈妈而放弃的社会角色也比大多数妈妈多的多。为什么小巫没有因为损失了社会角色而将这个损失转嫁给孩子呢?我见过一些职业妈妈,因为觉得自己为了孩子损失了这么多,就一定要对孩子怎么怎么样。这种过分的努力成为一种她营造的氛围,使孩子紧张。
    小巫家的保姆我见过,被调教得很会带孩子。这是我们每个妈妈要学习的。
    小巫的女儿姆兰达,是我见过的最有安全感的孩子。

转自:
http://community.goodbaby.com/viewthread.php?tid=307390&fpage=1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