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德的时候,宝宝有好些很好玩的话,记录下来,免得忘了。
1、叻仔
老爸对宝宝疼爱有加,言语上更是,一口一个叻仔。宝宝呢,虽说自小生活在普通话语言环境中,可是,他很快就学会了一些客家话,比如,叻仔。有时候,老爸还会加上他的小名,所以就变成了,天天叻仔(天天是宝宝的小名哦,好少叫),天天叻仔相。而宝宝呢,也喜欢鹦鹉学舌,很快就把这3种叫法都学会了。每当见到外公,他就主动大叫,叻仔!天天叻仔!好搞笑哦!
后来宝宝晚上跟着老妈一起睡,据说,早上醒来睁开眼睛后也会先叫一声,叻仔!不知道是不是自我表扬呢?他的这个自我表扬的做法,把个小姨都给乐坏了!哈哈!
2、看时钟
宝宝自小就会圆圆的东西很感兴趣,尤其从挂图上认识了时钟之后,更是喜欢上了时钟。出去外面玩的时候看到了钟表都会告诉你,时钟!
去到外公外婆那里,看到了水表,宝宝大叫,时钟!哈哈,还真的很像哦!于是,经常拉着舅舅要带他去看“时钟”。
3、奶奶生病
某一天,在外面玩的时候,远远看到走来一位老奶奶,宝宝突然说了声,奶奶生病。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那样说人家呢?仔细一看,奶奶走路有点点驼背,看起来似乎精神不太好,可能因为宝宝觉得奶奶生病了吧?这小朋友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
4、太阳
去外面玩的时候经过一家卖手机的店铺,里边悬挂着很多广告画,有好多都是笑脸图案。每次经过那里,宝宝都会看过去,大叫着,太阳!太阳!对的哦,好像太阳呢!以前教宝宝画太阳的时候,太阳公公不都是有眼睛嘴巴的吗?正是圆圆的太阳放光芒啊!
打电话回去的时候,经常听到宝宝“画太阳”的声音。宝宝经常拉着舅舅去画太阳画星星画月亮,自己画还不算,一边画还一边念着,圆圆的太阳放光芒,挂在天上亮堂堂,或者是小星星,眨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又或者是,弯弯的月亮两头尖,云云。这些都是我以前瞎编的,宝宝倒是记得很牢嘛。
5、小姨不坐/小姨拜拜/婆婆不坐
刚开始去到外公外婆家,宝宝对所有人都很排斥(妹妹除外,玩的时候除外)。要睡觉了,宝宝通常都要做日常功课—喝奶。婆婆来了,坐在床沿看着他,好了,宝宝发话了,婆婆不坐!又或者小姨也在,宝宝也那么说,小姨不坐!要赶人走呢那是!无师自通的哈!如果小姨说了,我走了,天天睡觉啊!宝宝马上就说,小姨拜拜!那个着急劲儿啊!真受不了!
类似的场景还有,刚开始,老妈说想看看能不能带宝宝晚上睡觉,趁他喝奶的时候偷偷在他身边躺下来,结果,刚挨上枕头,宝宝就开始推她,不让妈妈躺下来。晕倒!不是有奶喝就谁都不要了的吗?怎么陪睡还挑人呢?如此三番五次,妈妈只好放弃了。后来我“不见了上班去了”,宝宝才要妈妈陪他睡的,每当睡意来了就开始找婆婆。
6、婆婆背
有那么几天,我躲起来了,所以,宝宝就得爸爸妈妈或者哥哥带着他。上午妈妈要去买菜了,面对两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妈妈只能背一个牵一个,因为俩小孩都要跟着去啊。
有时候,妈妈背着妹妹,宝宝就会大叫着,婆婆bi(背的客家话发音),俩词儿混在一起,叫得挺麻溜的!一点疙瘩都听不出来,简直就是原装词儿!
有时候妹妹可以哄得留下来不跟着去,有时候可就不行了。每当这时候,妈妈就只能对宝宝说,婆婆背妹妹,你比较大哦。宝宝也没有意见,于是,妹妹就背起来了,然后婆婆就牵着宝宝去逛街街卖菜菜去啰。
7、吃米饭
在外公外婆那里,宝宝对可以自己吃饭很感兴趣哦,因为妹妹也是自己拿着小碗小勺自己吃饭的。所以,每到吃饭时间,经常可以听到宝宝的声音,“吃米饭,吃米饭”。姨丈说,怎么好像从来没有吃过饭一样的?是不是上海的饭没有那么好吃啊?哈哈。其实不是啦,只是我们没有专门给过宝宝一个碗给他吃饭,那个什么食物调理套件里边的碗啊勺啊,都当成玩具了,早就没有了碗的概念。
吃饭啦!给宝宝一个不锈钢碗,再给他一个调羹,再给他套件罩衫或者戴上围嘴,宝宝就开始自己捣鼓吃饭啦!绝大多数情况下,宝宝一边舀一边掉,三分之一到嘴的饭都没有。有时候我在吃饭的时候宝宝还得凑热闹,要跟大家坐在一起吃,有时候那饭粒掉到我腿上来了,宝宝还非得把饭粒弄掉,最后那粘粘的饭粒就粘得满手都是,甚至于本来想擦掉的饭粒涂了我一裤子都是,像刷浆糊的一样!
吃饭的时候,在把饭送进嘴巴之前,宝宝还会做做样子,呼呼呼地吹一吹,好像饭很烫要吹吹凉一样。尽管我告诉他,不烫,不用吹,他还是照吹不误,似乎那是吃饭的必要过程一样。
如果小朋友们吃饭的点儿跟大人的不一样,那就好玩啰!不管是哥哥还是妹妹在吃饭的时候,另外一个没在吃的看到了就会大叫,吃肉肉吃肉肉!然后凑过去就要抢着吃!于是乎,大人们只好赶紧给另一个小家伙盛饭去。这吃饭也吃得够热闹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