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誘導孩子讀書 讀書 = 處罰? 刑罰中,最殘酷的莫過於命令犯人搬運石頭,從這裡搬到那裡,再從那裡搬到這裡,像這般機械化無聊的懲罰方式對人類而言,命令他人做「無趣的事」,是件相當殘酷的事。大部分不愛讀書的小孩,都把讀書一事當成「殘酷的工作」。其中,也許會有部分孩子認為:我又沒做什麼壞事,為何要這樣處罰我呢?治癒小孩「厭學症」的妙方不外乎把讀書加以趣味化。方法之一是將讀書變成小孩子最喜歡的遊戲。 遊戲藉著「猜題」遊戲,消除對唸書的反抗感試著讓小孩猜「明天的考題會出於何處」,也許小孩會為了要答對很多題而努力用功,如果這次的遊戲很好玩,那麼小孩子會想在下次的遊戲中答對更多,這是小孩子的心理檢討猜對的與猜錯的題目,藉著檢討工作的進行,不知不覺中也達到了複習的效果與小孩玩「尋找錯誤」遊戲,可使小孩熱中於問題 讀書=遊戲和小孩一起出題。而且故意把幾個答案寫錯。當小孩發現錯時,他的眼睛一定閃著成功的光亮。把地圖弄成拼圖遊戲使讀書與遊戲合一小孩子多為完美主義者,不願剩下任何一片。當他完成這份拼圖時,就算他不喜歡,地圖卻已完全刻入腦海了。適時的讚美心理魔術能讓人努力去做辛苦的事依孩子測驗所得的分數為他設立「測驗儲蓄帳戶」設定「假想敵」以提昇競爭心當這種競爭心理強力運作時,怯弱的意識和厭惡之情都會消失。人類有凡事比人強的「自我優越慾望」,這種慾望在與對手敵對時,強化了競爭心理而運作。注意的是:競爭效果有如「雙刃之劍」。獲勝了會提起幹勁,如果一直嚐到敗績,反而會變得厭惡唸書。 抗拒面對經常犯相同錯誤的孩子,有一種說法是:「和相同的錯誤。」,另一種說法是「不似該犯的錯誤」,結果前者會想「我就是要犯這種錯誤」,而後者則會研究「為何我會犯這種錯誤呢」 一般的父母親對不易下決心開始唸書、守在電視機旁的孩子,總是採「關掉電視,去唸書」的高壓姿態,這時,有意圖地給予孩子選擇項,如「你要不要到遠一點的地方去買東西?還是要開始唸書?」將孩子支離電視機前,我想效果會較好吧! 當孩子了解「有用處」時,唸書就變得有趣了讓他計劃全家旅行,可使他喜歡地理請他訂計劃,一定也會產生領導者的意識,而更加積極「孩子是看著父母親的背影長大的」。如果不要求孩子「去唸書」,而讓孩子看到父母親用功唸書、學習的背影,孩子自然地會變得喜歡唸書。專注訂定全家人一起唸書的時間,哪怕一天祇有十分鐘也好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場合,訓練唸書時所需的注意力比如吃晚飯時,如果孩子較早吃完,不要讓他立即離開,讓他試著和家人在餐桌上聊天,持續約十五分鐘。致命的吸引力客廳裡有好看的電視節目、好玩的電視遊樂器,或是室外傳來朋友快樂的笑聲或玩滑板的聲音,孩子無法待在書房看書,一點也不會不合理。如果書房外更具吸引力的話,那麼就利用那種魅力,讓孩子在書房唸書不也很好嗎?再說,也能在書房內或書桌前,製造和外界相同的魅力,不是嗎? 營造氣氛房間內的空間是居住者憧憬的對象。想盡各種方法使自己房間住起來舒服,並用心地擺置各種能引起各種想像的道具,希望藉此使從前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更能展翅昻翔。家庭的環境,也就是氣氛,也可說是教養他成為學者的條件。據我一些學者朋友告訴我,在他們稍微懂事的時候,書就是他們的玩具,又家裡有藏書,所以,唸書就如同每天三餐一般地自然。營造氣氛讓孩子將心愛的收藏品放在書桌的抽屜內由於藏有自己心愛物品,所以會常去,而那個地方,誇大地說,是個能由自己確認自己的地方。孩子唸書時,使四周的燈光略暗,只有書桌前是亮的據說四周完全全漆黑,祗有書桌上的枱燈亮著,似乎也無法集中注意力。房間內部燈光微暗,凸顯書桌的存在,是使注意力集中的照明方法。 十年怕草繩孩子之所以會步入歧途,並不在於能力或性格,其最大原因乃是「做什麼都一樣」的「失敗經驗」要治療孩子的厭學症,必須避免孩子產生「不會做」的失敗經驗,而讓他體驗「會做」的成功經驗,進而「因為會做,所以喜歡唸書」當孩子失去自信時,再讓他試著去做從前做過的問題 試著拿出以前的問題(可讓孩子得滿分的問題),讓孩子再做一次,不管是一個學期前學的或是一年前記憶過的東西。孩子會在題目中,不知不覺感受到「會做」的成就感,享受得到正解後的快感,這種「成功的經驗」會恢復他的自信。先唸喜歡的科目,接著便能克服不太會的科目滿足感帶來自信如果能將自己完成的事物,以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他就會得到成就感,之後再面對其他事物時,便會湧出幹勁。這種「靠自己完成」的滿足感能帶來自信,而迫使他繼續接受下一次的挑戰的大概就是這份自信吧!房間不要只貼「預定進度表」,做張「完成表」,完成的畫個紅圈專心與其拖拖拉拉地做事,不如設定時間,在短時間內完成比較有效率如果讓孩子唸一小時的書,不妨每隔十五分鐘更換其閱讀內容,孩子專心於一件事物所能持續的時間以十五分鐘為限如果選曲沒有錯誤的話,背景音樂可說是消除雜念、集中精神的最佳道具例如選定一首約三十分鐘的「唸書音樂」,然後讓他養成音樂播放期間便須坐在書桌前唸書的習慣。巧思如果能慎選比較對象,再怎麼差的成績也能加以「褒獎」: 不管孩子的分數多差,而你又不願孩子過於消沈而想給予讚美時,可以選擇比這次成績更差的成績來做為比較的對象。用「雖然你覺得成績不好,但和去年的這時候相比,卻進步很多」孩子成績再差,也要告訴他「下次好好加油」,讓孩子將眼光放於未來 讚美世上被稱為偉人的,大概小時候都曾反覆聽父母親說「你好聰明」、「以後是個偉人」。這種方法就心理學而言,是「暗示效果」之一,而要恢復孩子的自信,最重要的是要給予正面的暗示效果。如果孩子擅長某些事,何不稱他為「博士」讚美一下 傾聽 瞭解如果孩子因為討厭唸書而無法提升成績的話,可試著讓孩子由接受測驗的一方,改為出題的一方。以玩遊戲的心情,如「如果你是出題老師,應該會出這題吧」做一個名為「不愛唸書的娃娃」給孩子,父母親當聽眾,並要求孩子為這個娃娃編一段故事,由於孩子很容易將這個娃娃當成自己,所以,父母親使透過這個故事,而了解孩子不愛唸書的真正原因。 讓孩子自行決定「唸書規則」的內容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每個人也都為維護自己的自尊心而努力。如果能很有技巧地給予自尊心,那麼不管面對什麼事也都會有幹勁,如果因不經心的語句或行動而傷害了它,那麼對任何事都會喪失了幹勁。小孩子也是一樣,因為這些孩子尚未確認自我,所以,如果能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一定能使他們產生幹勁。遊戲時,孩子們自己訂定規則,而且也個個遵守,那麼,如果讓孩子自己訂定規則,相信他們也一定會乖乖遵守。自己解決問題孩子有問題時,不要全部告訴他,把剩餘的交給他自己去查讓孩子以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一定會對孩子有所幫助孩子從他們的生活中學習孩子若生活於批評中,他學會譴責。孩子若生活於同情中,他學會自憐。孩子若生活於嘲笑中,他學會害羞。孩子若生活於敵意中,他學會對抗。孩子若生活於忌妒中,他學會羡慕。孩子若生活於羞恥中,他學會有罪惡感。孩子從他們的生活中學習孩子若生活於接納中,他學會愛。孩子若生活於讚美中,他學會感激。孩子若生活於分享中,他學會慷慨。孩子若生活於鼓勵中,他學會充滿信心。孩子若生活於容忍中,他學會具有耐心。孩子若生活於允許中,他學會喜歡自己。孩子從他們的生活中學習孩子若生活於誠實中,他知道什麼是真理。孩子若生活於公平中,他知道什麼是正義。孩子若生活於賞識中,他知道生活要有目標。孩子若生活於保護中,他學會對自己周圍的人有信心。孩子若生活於友善中,他知道這個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你若生活平靜,你的孩子將心境平和 … … Q & A
正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