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多敏感,你知道吗?(转)

08/12/30 14:58:57 标签:

  
兄弟姐妹来自同一家庭,大家的性格却是五花八门,真的是一母生八般吗?

     且看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试验:选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分为甲乙两组,让两组人玩一个相同的简单游戏。实验者对甲组说:你很聪明,你一定能完成这个游戏。对乙组说:你很善于努力,一定能完成这个游戏。对两组孩子都是只说一遍。 为什么只说一遍?因为一句话就能奠定孩子的思维方式。懂得了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兄弟姐妹会个性不同。亲子之间的一次互动和一个事件,大人或许根本没觉察,敏感的小孩却已受了影响,形成了有别于他人的个性。 游戏结束了,两组孩子同时完成了游戏。

     接下来,给两组孩子一个较难的游戏。结果却令人惊讶:乙组的孩子努力琢磨,最终全部完成了游戏。甲组的孩子没一个完成任务。他们不想作任何努力!因为他们不想让实验者认为自己不聪明,干脆不做游戏,以保持自己‘聪明’的名节。 这个实验除了说明孩子是极其敏感的,也说明表扬是有技巧的。

      如果家长常用‘聪明’来表扬孩子,其结果将是让孩子失去努力的欲望。孩子会认为反正自己聪明,没有不会的事,何必去拼搏与努力? 大家看一下周围,是不是有很多自负高傲却缺乏处理问题能力的人?这种人便是儿时受了太多笼统表扬的人。宠爱、溺爱和笼统赞扬让孩子自我意识膨胀,自我评价过高,形成‘自己万事能’的思维方式。这类孩子因家长给他种下的顽固念头,自认为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然而生活是复杂的,踏入社会后,各种难题会纷至沓来,有的需要反复坚韧努力,有的需要EQ高强智慧,有的需要艰苦漫长思索……这些真格的难题一来,他们先是以为自己肯定能行,继而发现自己不行,但是又缺乏拼搏的习惯,只会怨天尤人,朝母亲施性子,对老婆孩子发脾气,跟同事过不去……一个聪明人的失败人生! 家长们,表扬孩子一定不能用聪明二字,而是要表扬他所付出的努力。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