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今天190天大了。
2008年7月31日星期四
呵呵,好长时间没有记宝宝的故事了,因为妈妈的论文,因为妈妈和爸爸吵架了,宝宝最近进步可真快,宝宝还喜欢走路呢,累的妈妈和姥姥腰都疼呢。看着宝宝光着大脚丫在家里晃来晃去,真是幸福啊。呵呵,邻里都说宝宝是属于那种先会爬和坐同时进行的那种,说是会爬了也就会坐了,呵呵,前几天真的看见宝宝爬了,以前都是爬了但是不得不退回来,呵榀,那次竟然是前了那么一点,令人激动的时刻是今晚,也就是刚才,宝宝自己坐起来了,呵呵,真是可贺可贺啊只可惜妈妈没有相机,不能为你录下来,今天下午和大姨哥去买相机了,但是品种太少,过两天再去看看。实在不行,就等妈妈下次回北京去中关村为你买了。
刚才在网上看了
任性不是宝宝的错 发表于《妈妈宝宝》如果你家小毛头有着成人的思维,知道该怎么样跟你对话,那么,当你因为他的任性而苛责他,甚至体罚他的时候,他一定会冲着你断喝一声:“任性不是我的错!”或许你会因此勃然大怒:“反了你了!任性不是你的错?难道是我的错?”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不想为你帮腔,相反,我只想站在小毛头的一边,直视着你的眼睛,认真而平静地对你说:“没错,宝宝任性确实就是你的错!”很显然,我为小毛头帮腔加深了你愤怒的感觉,不过,请你息怒,我们不必急着争辩,还是先来看一个宝宝“任性”的常见事例吧!宝宝“任性”典型案例爸爸妈妈带着豆豆在外面玩得十分开心,可是回家的时候,小家伙莫名其妙地哭闹不休,闹得一家子都十分的不愉快,原因是大家进家门的顺序搞错了。平时,妈妈带豆豆从外面回家,都是妈妈用钥匙把大门打开,然后让豆豆先进,待豆豆进去以后,妈妈再跟着进入。如果还有奶奶一起出门,最后一个进门的就是奶奶。而今天,爸爸抢在第一个开了大门,并且第一个进了家门,于是豆豆不满意了,不停地喊叫着:“豆豆先进!豆豆先进!”爸爸退回来,让豆豆先进,看到豆豆进了门,爸爸随即迈步走了进去。没想到,豆豆又嚷嚷起来:“妈妈先进!妈妈先进!”爸爸有点不耐烦了,潜意识里似乎觉得豆豆太任性了,不治治她唯恐惯坏了他。于是爸爸没有理睬她,坚持要在妈妈的前头进家门。豆豆使劲推着爸爸,非要把爸爸赶出去,让妈妈先进来。爸爸不仅没有退出去,反而在豆豆的小屁股蛋上拍了一巴掌。不成想,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妈妈责怪爸爸不该打豆豆,爸爸因为妈妈的没有原则而怒气冲天,豆豆更是气急了,直哭闹得声嘶力竭,最后实在累坏了,连进门该喝的奶都没喝,就抽咽着在妈妈怀里睡着了。不娇惯:宝宝未必不任性看了豆豆的事例,可能很多父母都会想:只不过是进个家门而已,还非要分什么你我,算什么先后呢?凭什么就只有你豆豆能先进,凭什么就必须要按照某个顺序让事情往下进行呢?这不是宝宝任性是什么?脾气好的父母可能会十分隐忍地老老实实按照宝宝的要求重新来一次,脾气不好的父母,或者不了解宝宝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父母就会像豆豆爸爸一样,给宝宝一点颜色瞧瞧。两类父母不同的处理方式自然就会带来不同的后果,不过,那结果并非我们想象的——顺着宝宝就会让他更任性,逆着宝宝就会让他更乖巧。相反却是反着个儿,拧着劲儿来的——第一类父母看起来是惯着宝宝了,但是宝宝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任性,相反,随着他一点点长大,他似乎越来越讲道理,越来越乖巧,也越来越自信了;第二类父母看起来似乎对宝宝要求很严格,一点惯他的意思都没有,可是,他们的严格要求并没有让宝宝变得更懂事,相反,却会让宝宝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宝宝把父母的呵斥和体罚当成了家常便饭,似乎存心就在找机会激怒父母,享受这种不同寻常的痛苦待遇。另一个极端则是,宝宝被修整怕了,变得特别胆小怕事,凡事都要看人眼色行事,不敢自己当家作主。“任性”:宝宝发展的心理需求出现这种出人意料的局面似乎很令人费解,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宝宝发展的需求,就会明白这种局面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必然现象,它们只是阶段性的,过了这个阶段,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式”。像上述事例中豆豆的表现,这只是宝宝在这个特殊的阶段——秩序敏感期的一种特别的心理需求,他习惯了某个事物以某种固定的秩序运转,一旦这种秩序被打乱,他就会失去安全感,变得很不合作。因此,满足他内心的这种秩序感,他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他才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宁感、满足感,也才会变得比较合作,比较“乖巧”。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他会有很多类似秩序敏感期这样的特别心理需求,如果我们不理解宝宝有这些需求,就很容易跟宝宝别着劲,让他感到很压抑,或者学会以同样的方式跟父母别着劲儿对着干。宝宝一些典型的所谓“问题”行为,其实只是这种心理需求最突出的表现而已,诸如:*拿到什么都往嘴里放宝宝一出生,嘴就是他满足口腹之需的器官,同时也是他探索世界的最敏感的部位。因此,不管他的小嘴碰到什么,他都会快速地将头扭过去,去舔或者咬他碰到的物品。等到他自己会用手拿东西了,他更是要将随地捡拾的东西都放进嘴里尝一尝,即便你打他小手,他的这种行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持续不断。*拿到东西就往地上扔几个月开始,宝宝就可能扔东西玩。到1岁左右,他的这种行为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只要你把玩具放到他手里,他立刻就会扔出去,并且嚷嚷着让父母捡。如果有人捡起来交给他手里,他还会不断重复他的这种行为,看起来显得特别顽劣。*总是喜欢说“不”到2岁左右,宝宝进入他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说“不”——父母说东,他一定指西,父母说左,他非要向右,似乎他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跟父母对着干。每当这时候,很多父母都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多少少给宝宝一些教训。*书一到手就撕撕纸也是宝宝几个月到1岁半左右非常热衷的一件事情,因此,只要你将书放到他手里,他立刻就会玩这个撕纸的游戏,把好好的一本书撕得体无完肤。*抓、打、咬小伙伴小家伙明明很喜欢某个小朋友,可是只要一见面,他就会立刻出手、动嘴,以我们最难以接受的方式去与他的好朋友交流。于是乎,两个小家伙一见面,要不了两分钟就会你喊我叫,哭声震天。而宝宝这种行为并非我们想象的属于“暴力”的范畴,他们不过是不懂得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跟同伴交往,甚至这还可能是他表达喜爱之情一种方式呢。宝宝的“问题”行为还有许多。看到宝宝这样,很多父母可能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要强行制止宝宝,但是,我们是否想到,如果我们不满足他的这些心理需求,或者不懂得以正确的方式去顺势引导他,他在我们的重压之下就会变得越来越富于攻击性,越来越任性,甚至严重的还会导致他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呢?尊重与理解:让宝宝远离任性一个被父母理解,获得最大满足感的宝宝通常也是最乖巧的宝宝。既然如此,理解宝宝的需求,以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将育儿的水平提高到这个层次,我们就要学会观察揣摩宝宝的心理需求,以最适合他的方式来应对他的各种行为。事实上,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宝宝的各种行为就会发现,即便是刚刚出生一个来月的宝宝,他也会有很多表达自己需求的特别方式:玖玖一个多月的时候,她就已经懂得以她自己独特的方式跟妈妈交流了。每天晚上某个固定的时刻,只要给她洗漱完毕,把她放床上,不需要任何仪式,小家伙就会悄然入睡。然而,有一天晚上,到了入睡的时间,小家伙却一直不肯入睡,嘴里哼哼唧唧的,使劲踢腾着小腿,看起来似乎很委屈。玖玖妈排除了所有可能导致她不肯入睡的原因,诸如饿了、热了、冷了、太兴奋了……最后,这个一向很乖巧的小家伙烦躁地哭闹起来,哭得十分伤心。玖玖妈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唯一的可能就是她尿了,可是这个理由明显很牵强,因为在她上床之前,小家伙刚刚尿过呀!不过,无奈的玖玖妈还是把玖玖的小衣服解开了,这才发现,她的纸尿裤系得比平时紧了点。玖玖妈怀疑这是导致她哭闹的原因,于是,重新给她系好纸尿裤,掖好衣服,果然,小家伙立刻不再踢腾了,5秒钟之内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虽然她才一个多月,但是,她已经懂得用踢腿的方式来告诉妈妈,她只是感觉腿部不太舒服而已。如同上例中的玖玖一样,宝宝从一出生开始就有许多这种原生态的“语言”,如果我们读不懂宝宝的这些语言,就无从理解他。因为缺乏理解,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正确的回应,他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而父母带给他的这种挫败感比其他任何事情带给他的伤害都要来得严重。最严重的影响就是,一旦宝宝的需求得不到他期望的回应,他与人正常交流的热情就会下降,转而以哭闹的形式,或者其他任性的行为来坚持自己的需求,试图以此获得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很多时候,任性不是宝宝的错,只是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有错。认真观察宝宝,揣摩他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学着理解他的需求,以他能够接受的温和而人性的方式去引导他,宝宝的需求得到尊重,任性就会远离宝宝。举例来说,假定我们试图让宝宝关了电视机去吃饭,最好不要粗暴地命令他:“该吃饭了,赶快关了电视,吃饭去!”宝宝关注的只是他当下的感受和需求,所以他很难接受父母这样的态度。如果换一种方式:“电视机说,我都发烧了(抓着孩子的小手靠近电视机背后,让他感受一下热度),快让我休息一会儿吧。你看,电视机真的发烧了吧?好了,我们关了电视机,让他休息一会儿,我们吃饭去吧!”这样提要求,他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总之,要让宝宝远离任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学会读懂宝宝,了解他的需求以及心智和生理发展的特点,针对他的情况选择适合他的方式,而不要急于立竿见影地去解决问题,这种过于简单的方式只会适得其反,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帮助。 大部分幼儿的一些表现——扔东西、抢玩具、争执打闹、吵闹推搡、淘气贪玩、认生害羞、执拗倔强、哭闹耍赖、反抗父母,等等,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状态,只需父母宽厚的包容、耐心的引导,孩子会慢慢懂得道理,并且在“错误”中成熟成长。其实何止幼儿,无论孩子多大了,无论他出现了什么样的反常行为,都是对他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只要我们耐心地接近孩子、倾听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解决方案就在我们垂手可及之处。但是,垂下手来、蹲下身来、静下心来,对很多父母来说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一些不如意表现如临大敌、拼命纠正,担心“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得了…”甚至由于害怕丢面子、被人当作无能失败的家长,而不惜牺牲孩子的自尊。这就是父母内心的恐惧在作怪。我们最好先面对自己的内心,寻找这种不安全感的来源,再审视所惧怕的后果是否就是孩子的必然现实和事实真相。 如何驱除父母内心的恐惧? (2007-10-10 09:54:20) 本文收录在小巫《和孩子划清界限》书中一位母亲自称“一个伤心的妈妈”,向大家诉说她的困惑。她给三岁的女儿总结了两项“缺点”:内向、胆小。具体事例如下:其一,某天晚上她带着女儿在饭馆吃饭,饭后要求女儿去收银台交钱,女儿不愿意去,妈妈“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女儿就是不肯。母女僵持了20多分钟,最终还是妈妈自己交了款。这件事情让妈妈“很伤心”,因为她在女儿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的结果却是女儿“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其二,只要上街,女儿就必须牵妈妈的手,少牵一会儿都不行。给妈妈的感觉是“她非常没有安全感”。为了女儿,母亲辞职回家做了全职妈妈。“平时对她小心呵护的,就怕她没安全感。我有一个朋友,对孩子远远没我有耐心,可她的孩子上街都自己甩开腿跑,她还比我宝宝小1岁。”写到这里,这位母亲不由得悲叹:“这么胆小的宝宝,我该怎么办啊?” 三岁的孩子不愿意独自去收银台交款是很正常的,成年人眼里的小事一桩,在幼儿眼里却是天大的挑战。如果父母希望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可以每次付款时领着孩子去收银台,先给孩子做示范,再找机会鼓励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动交款,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孩子推到陌生人面前独立完成一项任务。三岁的孩子上街喜欢牵着妈妈的手也是很正常的,甚至值得表扬,说明这个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三岁幼儿还不能够应对四周繁杂的环境,必须依靠父母保障人身安全。那个朋友的两岁幼儿在街上乱跑,其实很危险。由此看来,这位母亲的伤心显得有些小题大做。细细问一问,原来是孩子的爸爸比较内向,这是妈妈对丈夫最大的不满意,爸爸也不喜欢自己的内向性格,因此夫妻双方都非常期望女儿性子开朗大方。谁知遗传基因并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家长本人的性格在平时的言传身教当中必定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他们的女儿最终还是像爸爸,内向、拘束、腼腆。妈妈不愿意接受丈夫的性格,转而试图塑造女儿,甚至问“大人我改变不了,孩子我难道也得无条件地包容吗?”让我们想一想这个孩子的处境:妈妈对自己不满意,爸爸也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什么呢?自己从父亲身上承传的性格,是自己无法改变的,起码在三岁这个年纪是没有能力改变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她会多么地自卑啊!每天生活在父母对自己不满的紧张气氛和压迫感中,她还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吗?但愿她永远不知道妈妈说过,“说实话,如果孩子长大后真的不是一个大方开朗的孩子,我会失望,虽然我是那么的爱她。”这种不现实的期待和失望足以摧毁一个孩子;这样说话的母亲,恐怕尚未掌握什么是真正的爱。不知从何时起,在某些父母眼中,内向变成了一种缺点。人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世界才丰富多彩,人际结构才稳定平和。内向的人自有沉静、安稳、含蓄的优势;外向的人则可能由于浮躁、张扬而遭受挫折。但是一些家长不能够辩证地看待性格差异,急着把内向性格的弱势与外向性格的强势相比,害怕自己内向的孩子“吃亏”。这属于典型的父母内心中的恐惧在作怪。父母怎样枪弹不发地俘虏孩子呢?答案在于父母的潜意识。那些最隐蔽的、最私密的东西,具有最可怕的摧毁力。 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丝·布朗说。父母潜意识的力量大大超过在一个家庭中显而易见的交流。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有一间贮藏室,里边库存着我们最具威胁性的记忆、情绪和性格趋向,特别是那些我们不愿意面对的、试图遗忘在脑后的、负面的东西。心理学大师荣格将它们统称为我们的“阴影”。荣格认为,这些潜意识里的贮存绝非毫无害处,更不会自动销声匿迹。我们也许能够把它们拒之意识门外,但它们依然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阴影侵蚀着我们自身和那些与我们亲近的人。我们内心中,两种冲动展开着一场浴血奋战:把自己缺憾的感受曝露出来画上句号,或者继续否认、继续抗拒。想要治理自己的心理伤痕、驱除内心的阴影,我们必须把心中积攒的“垃圾”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们具备这样的勇气吗?就像衣柜里边关了一只恶魔一样,看它一眼都会令人魂飞魄散。但是我们把它关闭得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也就更加胆战心惊,更加小心翼翼地不去接触它。作为家长,如果你有不为人知(甚至不为己知)的内心恐惧,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碰一碰这些恐惧,你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小人儿的直觉也许尚未发达到能够体会你到底害怕什么,但是他们能够准确地察觉到你什么时候不高兴了、烦躁了,你的呼吸急促了,你的脸色难看了。当你发怒和焦虑的时候,就是你深埋心底的恐惧趁机在兴风作浪。这些恐惧是些什么东西呢?1、 我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的自身缺憾;2、 家人(尤其是配偶)身上令我们感到不满、厌烦却又无能为力的缺点;3、 生活中的挫折经历给我们留下的屈辱和遗憾;4、面对未知和未来所产生的焦虑和担忧。这些内心阴影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荣格说,“所有的潜意识都会得到投射。”我们会把内心的阴影投射到周围的人身上,就像把一个影像投射到一只屏幕上一样。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理想的屏幕,可以投射自己的阴影。孩子无依无靠、无助无援,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就不会提出抗议。即使他们有所质疑,父母也能一句话就给否决了。把自己想抛弃的东西投射到孩子身上之后,父母便开始向投射出来的阴影宣战。他们对自己不满,却没有勇气面对;他们对配偶不满、企图改变对方,但是没有成功;他们在生活中受了委屈,却无力反抗;于是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当做敌人,力求取得胜利。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受伤最严重的,恰恰是无辜的孩子,而且这种伤痛往往伴随他们一辈子。一位妈妈向大家请教,自己的女儿是不是太乖巧了?刚刚两岁的小姑娘,从来不给妈妈找麻烦,从来不大哭大闹,对妈妈总是百依百顺,爱读书唱歌、爱背诵诗词儿歌,没摔过跟头,“细心、敏感、谨慎、自律”。看上去这样的孩子简直完美无缺,是多少人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奇怪的是,这位妈妈并不满足,反而十分担心:“细想想女儿真的乖巧之极。不过,我又担心这孩子长大了太过于墨守成规,没有创造力。我真的不知道对于这样的‘乖女儿’该怎样实施早教?”这位妈妈的担心有些令人哭笑不得:孩子闹了我们不喜欢,到处寻找怎样让孩子安静下来的法子,特别羡慕那些“听话、乖巧”的孩子;然而终于出现了一个大家求之不得的乖宝宝,我们也不喜欢,又担心孩子太乖。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呢?孩子到底怎样做,才能令父母满意呢?仔细听听这位妈妈的话,就能明白她担心的由来:“我和她爸爸在外公外婆及爷爷奶奶眼里都是乖孩子”。怪不得呢!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都是“乖孩子”教育、也不由自主地长成了“乖孩子”,然而内心深处,她对自己和丈夫的这种“乖孩子性格”并不满意,认为自己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当惯性使得这对父母把女儿也雕刻成了自己的复制品时,他们开始觉得不安了,开始担心孩子长大了也变成自己这个样子。这又是一例典型的父母将自己的内心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说实在的,用“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来形容一个两岁的孩子,是不是言过其实?不难看出她实际上是在形容谁。还有一位自称“失败的妈妈”诉说自己不满两岁的女儿让她“愁死了”,原因是孩子突然变得非常顽皮、固执,要做的事情必须做,遭到拒绝就会大哭大闹。其实这是幼儿智力发育的里程碑,是这个年龄段典型的正常的表现。但是这位妈妈面对女儿的自主、执拗、反抗等正常行为惊慌失措,拼命压制,甚至动手打孩子。为什么这么恐慌呢?答案还是在妈妈自己身上:“我不知道姐妹们的孩子有无如此‘倔犟’的,是否我太没耐心了?说实话我和她爸爸脾气也都有些倔,真担心她以后会发展到自虐。真是愁死我了….”在两岁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和丈夫的影子,给这位妈妈带来空前的恐惧。自己无法克服、克制的性格特色,在孩子身上就更难施以控制。“自虐”这个字眼令人触目惊心,却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对夫妻“倔”起来的时候会采取自虐手段,因此担心孩子也顺着这条道路发展。如果她放松下来,给女儿自由成长的空间,孩子绝没有理由去自虐;然而如果她就这么压制、更改孩子,长期的压抑和束缚的确会通过自虐而得到宣泄(到那时,这位妈妈会认为自己的不祥预感得到了证实….)我的朋友,一对英国夫妇,育有一个健壮活泼的小男孩儿比尔。平时我们两位母亲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儿。有一阵子,夫妻俩人都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英国妈妈不免有些焦虑。邀请她跟我们一起郊游,她说我们的车没有富余的可以放婴儿座椅的地方,她担心孩子的安全,就放弃了。有趣的是,她把自己这种内心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尔受了影响,也变得害怕坐车、害怕登高、害怕大幅度的运动等等,而妈妈却告诉大家,这是孩子的心愿——“比尔不喜欢车子走得快,一进出租车,他就主动告诉司机‘慢一点’。”在公园,Sam邀请比尔跟自己一起坐开得飞快的矿山车,比尔懦弱地拒绝,妈妈就跟着解释,“比尔不喜欢惊险的游戏。”这位妈妈没有意识到,其实是她自己不喜欢这些东西,比尔其实什么都喜欢。那个时期她的心情欠佳,儿子是她快乐的源泉之一,她把儿子看待得无比宝贝,也就把他看管得非常严,生怕出任何意外。一次在协和医院给医护人员中的妈妈们办早教讲座,散会后几位妈妈来询问我关于母乳喂养的问题,她们几个问完了坐在一边聊天,只见等在最后的一位妈妈非常小声儿地问我关于她女儿性格的问题。她说她自己和丈夫都是内向性格,在人面前从不多说话(是啊,她在讲座过程中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举手提问,而是等到讲座结束后悄悄地来问),结果她五岁的女儿也十分内向,比如在幼儿园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出门在外也不叫人、熟人见了问她去哪儿她也不理人家、家里来了人让她表演个节目她死活不肯,等等。这位妈妈问我怎么办?我也压低嗓音轻轻地对她说,“现在这里就咱们六个人,都是你熟悉的同事,你就给我们唱首歌吧!”这位护士妈妈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着。我说,“你自己都办不到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孩子办到呢?”护士妈妈似乎明白了一点点,接着又问,“那出门在外,别人跟她打招呼,她不理人家怎么办?”我问她,“你给孩子示范应该怎样回答了吗?比如别人打招呼,你也说‘你好!’别人问‘你们去哪儿啊?’你回答‘我们去逛商店。’诸如此类的,有没有给孩子一个可以模仿的榜样呢?”护士妈妈说,“我觉得她都五岁了,应该懂事了,不用我们多嘴。”我告诉她,“如果你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无论她多大了,都不会无师自通,突然一天就明白了怎样和别人打交道。你不引导她,只是要求她必须懂得礼貌、主动大方,不然就批评她,给她扣一堆帽子,其实对她是不公正的。”有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追求完美的人很难快乐。”理智、成熟的人能够冷静地接受现实、积极地寻找平衡,对人生不求全责备。然而,一些家长却难以接受自己孩子的个性,总希望孩子完美无缺。几乎从婴儿期开始,父母就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甚至把对成年人的要求套在孩子身上,孩子当然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于是父母就责备孩子。事实上,那些看着孩子不顺眼的父母,往往对自己的评价就很低。他们真正不能容忍的,还是自己(或者配偶)身上的“毛病”;他们力图修正的,是自己某些不堪回首的经历;他们竭力要在孩子身上弥补和实现的,是自己未竟的心愿。徐浩渊博士说过,父母不能公开、坦然地赏识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因为他们不能坦然地欣赏自己。他们很令人怜惜。因为他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只能用孩子的成就给自己一些慰藉。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我们希望的认可表达,而是反过来,养育他们对自己的认可。这一点,在一些全职妈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选择放弃事业、回家专心育儿,这些妈妈总觉得心有不甘,感到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觉得自己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们内心怀有很多恐惧: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家庭妇女”、“全职妈妈”的身份,害怕与社会脱节、最终被社会遗忘,害怕由于经济不独立而遭到丈夫的抛弃……她们拼命在孩子身上补偿这些恐惧带给她们的不安:一方面,她们过度包办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不能离开妈妈独立;另外一方面,她们热衷于早期智力开发,严格要求孩子达到超常标准,这样她们可以炫耀自己的“成就”,在他人那里挣足面子。其实,通过努力,父母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和现状。但是改变自己太痛苦了,人们本能地回避这一条路,而更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往往还打着“严格要求、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孩子是无辜的,也是无助的,他无法反抗父母,只有折磨自己,以图取悦父母。不幸的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人,也很难对孩子满意。孩子生活在批评、指责、自我否定之中,在父母制定的难以企及的高标准面前,感到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还怎么能够成长呢?对自己缺乏自信的父母,难以培养出具备自信心的孩子。只有父母坚信自己是优秀的,才能教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最需要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呢?100%的、无条件的接纳。接纳、尊重他们的个性以及他们自身成长发展的轨道。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是他们自信心和安全感的来源,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是奠定一生幸福的坚实地基。人的性格会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而产生变化,经常有妈妈感叹“成为母亲改变了我的一生!”更何况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孩子的一次行为而过分担忧她的未来、甚至给她贴上性格标签,是不是显得有些荒唐?大部分幼儿的一些表现——扔东西、抢玩具、争执打闹、吵闹推搡、淘气贪玩、认生害羞、执拗倔强、哭闹耍赖、反抗父母,等等,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状态,只需父母宽厚的包容、耐心的引导,孩子会慢慢懂得道理,并且在“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