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拉肚子的最新解释

09/02/17 09:08:49 标签:

由于睿睿拉肚子拉了10多天了,一直没有好,心里很是担心。昨晚想到这件事,都有些睡不着了。今天一大早就上网搜索一下关于宝宝拉肚子的问题。查了之后发现,我们睿睿的症状算是非常轻的,心里这才踏实了一些。下面摘录我找到的一篇关于宝宝拉肚子的文章。希望对其他宝宝有用。

一、什么是拉肚子(腹泻)


1、名词解释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
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泻所导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

2、为何宝宝容易发生腹泻?

缘由1 :由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所以,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然而,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缘由2 :由于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如对添加的离乳食品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及秋天温差大、小肚子易受凉等,都可引起腹泻。

缘由3 :由于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
二、如何判断拉肚子
1、轻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随着轻微发烧或呕吐。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

2、中度腹泻: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症:腹泻频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样、量多,有酸臭味,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血丝黏液便,前囟门凹陷,皮肤及嘴唇干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通常我们也可以从宝宝粪便的颜色、软硬和次数来判断宝宝是否腹泻了。虽然宝宝的粪便的软硬和次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小宝宝日常的排便规律来识别。宝宝粪便的硬度和颜色会每天都不同。

通常母乳喂哺的小宝宝粪便会是稀软的,呈黄色或黄绿色。假如您的小宝宝是母乳喂哺的不要误以为小宝宝拉出稀软的粪便便是拉肚子。至于用配方奶粉喂哺的小宝宝,他们的粪便会是黄褐色的。小宝宝有时候也会拉出绿色,褐色或灰色的粪便。假如小宝宝排便次数增加或排出液状或蛋花状的粪便时,那么小宝宝很可能是拉肚子了。

三、拉肚子的几种成因
(1)不合理的喂养:宝宝吃得太多了,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消化系统的负担;添加的辅食质量不当,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吃饭时间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使机体消化功能降低等

(2)细菌感染:由于食物或用具洁净度不够,使宝宝吃进带细菌的食物,也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也能引起腹泻。

(3)着凉

(4)疾病:患感冒、肺炎等疾病时,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

(5)生理性腹泻:有些婴儿自出生后,或经过不长的一段时间,出现大便次数增加,而且持续时间较久。每天大便少则3-4次,多则6-7次。大便外观稀稠,消化尚可,水分不多,色发黄绿,无脓和血。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体型较胖,常有湿疹。在整个腹泻阶段从没有发热,虽然腹泻已久,精神食欲却一直很好,体重和身高及其他方面了的发育均正常。说明腹泻并没有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不属于病态,故称生理性腹泻。这种腹泻无须任何治疗,一般在逐步添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和性质就会变好了

(6)饥饿性腹泻:饥饿引起腹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肠蠕动增加,故大便次数增多。在考虑到孩子的腹泻可能是由饥饿引起的,可以从小量开始增加食量。

四、必须去带宝宝看医生的几种症状
以下几种腹泻的疾状,你就该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1、不断拉肚子超过了24小时;

2、每天拉肚子8-10次以上;

3、37℃的高烧超过2-3天;

4、常伴呕吐2-3次;

5、粪便中带有血;

6、2-3小时没有尿湿尿布或尿的颜色很深;

7、总是懒洋洋的或昏睡状态

五、如何护理拉肚子的宝宝
(一)、预防措施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

  2、按时添加辅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

  3、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节。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玩具和设备的定期消毒。

  5、增强体质:避免过热或过冷,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6、感染性腹泻患儿,应积极治疗,但要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

(二)护理
1、非母乳性食品应选择容易消化、符合孩子口味的不要选择需很长时间才能消化的食物,选择以米粥或菜粥等淀粉类为主的食品,并做得软一些。但如果婴儿不愿意吃的时候也不要勉强,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不进食非母乳性食品也没有大问题。
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腹泻时,不要轻易断奶。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2、用孩子喜欢吃的饮品来补充水分
因腹泻而失水时,补充更多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找一些孩子喜欢喝的饮品,如开水、果汁、蔬菜汁等。当腹泻严重,并伴有呕吐情况时,更应频繁地补充水分。

3、当腹泻恢复正常后,也需慢慢地增加非母乳食品的量当持续严重腹泻后,虽然腹泻已经停止了,但消化机能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正常,不能马上恢复吃原来的非母乳食品,应该先喂添加辅食初期的粘稠状食物,过几天再慢慢的恢复。同时,需持续服用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一段时间,直到宝宝肠到完全恢复健康。

4、勤换尿布
腹泻的时候,有时会引起斑疹,最好勤换尿布。

5、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
  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可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着,亦可用大口罩,护肚兜等围住婴儿脐部。

6、保持卫生
平时常加用肥皂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

(三)护理误区
1、孩子腹泻即禁食
民间主张对急性腹泻采用禁食8-12小时,甚至24小时的饥饿疗法实际上是错误的。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泻时,患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不会完全消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仍可达到正常的60%-90%。较长时间的饥饿,不仅不利于患儿营养的维持,还会使其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并影响肠粘膜的修复、更新,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最后导致“腹泻——营养不良——易致腹泻”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对急性腹泻儿应继续喂食。母乳喂养儿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养儿可先喂稀释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2-3天,以后逐渐增至全奶;半岁以上的患儿可选用米汤、稀饭或烂面条等,并给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再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末等,但均需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


2、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
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3、腹泻喝鸡汤补营养
鸡汤作为一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确有补益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人都适宜喝鸡汤。无庸置疑,婴幼儿腹泻时会随胃汤液丢失大量的营养物质。因而,一些年轻的父母为孩子增加营养,喜欢给孩子喂食高营养的液状食物,比如鸡汤等。殊不知,给孩子喂鸡汤不但达不到壮体强身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带来麻烦。
  研究发现,鸡汤进人人体后,蛋白质合成显著增多,而人体每合成1克蛋白质即需0.45毫克当量的钾,由于钾不断进入细胞,人体为维持平衡,钠也大量进入血液和细胞液中,因而造成体液高渗——高钠血症。所以,婴幼儿在腹泻时不宜喝鸡汤。

4、腹泻的孩子一点油也不能吃
人们在小儿患腹泻时,常常让小儿忌油。这种做法只适用于急性肠道炎症,一般不得超过3天。
  有些小儿容易腹泻,尤其是渗出性体质的孩子,腹泻可持续很长时间,不应当长期忌油。如长期忌油,可使小儿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引起消瘦,还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久之,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长期忌油还可造成腹泻,易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称“学步婴儿腹泻”或慢性非特异性腹泻。此与小肠粘膜上酶的活性增强有关。如酰甘酸环化酶使前列腺素增加,促使胃肠蠕动加快,造成腹泻。这种腹泻可用植物油治疗,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这一过程。婴儿长期腹泻吃些植物油有益无害。乳母严格忌油可使婴儿腹泻,所以也不要忌油。

5、宝宝腹泻应该多喝水
腹泻宝宝不宜喝水,因为宝宝持续腹泻,丢失的钾和钠比较多,白开水中并不含这些成分,而且过量饮水会稀释胃酸,影响孩子食欲。如果孩子口渴的话,可以给他服用口服补液。因为口服补液中含有适当比例的糖、碱、氯化钾和氯化钠,可以帮助宝宝补充丢失的电解质,让宝宝尽快恢复。

六、拉肚子常用药
1、思密达
作用:
1、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对儿童急性腹泻效果尤佳。 2.食管炎、胃炎、结肠炎、功能性结肠病。 起效快,不进入血液循环,无论老人、孕妇、婴幼儿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均可使用。

2、焦米汤:
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3、胡萝卜汤、苹果泥
适合:消化不良者仅有轻度腹泻

胡萝卜汤,每日2次~3次,每次2汤匙~3汤匙;服用苹果泥(取苹果一只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入碗内加少量白糖隔水蒸,蒸熟后捣拦成泥状服用)。因胡萝卜和苹果含有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并且还能吸附肠内的有害物质,帮助治愈腹泻。

4、口服补液
适合:腹泻而脱水者要补充体内丧失的水分

药房有售,其中包括食盐即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碳酸氢纳1.5克,加温开水1000毫升,约4玻璃杯)其成分比例合理,有利于吸收,喂服时用茶匙一匙一匙吃,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内眼收。  

若在偏僻地区买不到“口服补液”时,可以在家庭里自制简易口服液。配方是:食盐1/2茶匙,蔗糖2汤匙,加开水4玻璃杯。口服补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喂服得当,可以使婴儿停止呕吐,减少腹泻,及早康

5、鱼蛋白粉

适合:消化不良者仅有轻度腹泻

鱼蛋白粉加入米汤内服用,每日5克,分1次~2次服用。半岁以上的婴儿可服用鱼蛋白粉粥或烂面条。由于鱼蛋白粉内蛋白质质量高,脂肪量低,而且没有乳糖,对婴儿腹泻特别有利。轻型腹泻一般服用3日~5日就痊愈

6、山楂炭、炮姜炭
适合:消化不良者仅有轻度腹泻


山楂炭或炮姜炭是将山楂去核或炮姜去皮,然后炒成炭,研成细末。服用时每次用0.3克-0.6克,日服3次,用温开水化服,可加少许白糖调昧。山楂能帮助消化,生姜能解毒,对腹泻的防治有利。

7、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C、乳酶生每日服3次,每次各1片,研碎和水拌匀喂服,可在服“口服补液”的同时加服。因为维生素Bl能促进糖类完成代谢过程,不使积酸发气,维生素C能增加抵抗力,乳酶生能帮助消化乳类。它们都是控制腹泻时常用的药。

8、妈咪爱
是一种肠道菌群的调节剂,对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对消化也有帮助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