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父母亲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
迈向自立第一步
孩子逆反期的表现各不相同,在父母看来是“逆反”,对孩子来说却是迈向自立的第一步。在这之前孩子都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现在却是在尝试自己的方式。这时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将来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基础,所以父母要正确对待。
想做就让他做
如果孩子想自己做,就让他自己做,即使做不好,也不要批评他,要跟孩子一起找原因。当孩子说“讨厌”、“不”时,要问问孩子“为什么讨厌?”“你想怎么做?”孩子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会突然生气,这时父母要忍耐一些。如果有逆反心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发脾气或大吵大闹。这样持续下去,不但不能形成很好的个性,还会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逆反期也就是孩子的自立期,父母或许会着急,但请放心,因为这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实际上,当孩子不听话,不认错,反着来的时候,往往是父母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教育挑战的时候,绝不是孩子在逆反。如果这个时候仅靠武力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面对孩子,对孩子的发展将是极其不利的,对孩子来说也是极为不公平的。动手打人、或对孩子瞪眼睛都会使他丧失安全感,安全感欠缺的孩子将会缺乏自尊,不相信成人能管理好自己,也不愿意接受管理,不愿意学习和遵守社会规范,不能与人友好相处,他们会用自己所接受的对待来对待他人……如果用逆反的方式来对待逆反的孩子,恐怕逆反就真的会跟随孩子长大,挥之不去了。宝宝逆反时,我们应当这样应对
1、 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逆反时,借助其感兴趣的东西来转移注意力。
2、 经常抚摸孩子,平常多和孩子一起游戏,多与孩子沟通能减少逆反的发生。
3、 明确要求,预防在先。父母平时对幼儿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
4、 父母教育孩子的要求、观点应保持一致。尤其在孩子任性时,父母应统一要求。如果一个严,一个宠,那么孩子的任性会越演越烈,很难得到改正。
5、 反其道而行之。当孩子想扔东西时,把不会摔坏的软物给孩子让他扔,孩子自然就不再想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