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竹筒岁月”

09/03/08 01:58:06 标签:妈妈日记 竹筒岁月

    通过朋友邀请(她是慈济志工),今日下午参加了“2009年慈济昆山社区新春感恩茶会”,在现场,看了“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创始人----尊敬的证严法师的演讲影片和慈济志工们的精彩文娱演出,从中知晓了慈济的社会救助项目和救助对象,以及08年慈济在四川的物资发放、义诊、及援建工作等等… …

    有一个环节,是主持人邀请我们手里有竹筒的人上台捐善款,因是第一次参加,朋友在我进场之初便为我准备了一个有善款的竹筒,她告诉我等下由我上台去捐,竹筒里是她一家平日积攒的善款,有不少1块,5毛的硬币,而且还挺沉的,一开始,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我来捐,不过,很快我就明白了朋友的意思,她是想让我确确实实的感受助人之后,那种轻松自在,灵魂安静的心灵享受。捐完朋友的善款,那只空的竹筒也归了我,开始由我每天存5毛钱,日日不断,绵延不断… …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有好多可爱的小朋友让人感动,当他们抱着有善款的竹筒上台去捐献时,主持人问,这些都是谁的?小朋友回答说:是爸爸妈妈还有自己的。主持人又问,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小朋友则回答说,要救人 … …我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带牛牛来现场体会体会,相信会是最特别最难忘的一课。

    散会后,每个人列队走到会场出口,慈济志工用一声“感恩”,一个90度的鞠躬,一份小礼物来送别参与活动的我们,让人顿生温暖和感动。 

    相关资料:

    证严法师,俗名景云,1937年出生于台中,因父亲早逝、母亲多病,悟人生之无常而出家。1966年,在花莲山上清修的证严法师,偶然在地上看到“一滩血”,得知一个难产的山地妇人因交不起保证金而被医院拒于门外,遂发下宏愿,要建造一所专门给穷人看病的医院。当时,要建一所医院起码需要8亿新台币,对一个清修的比丘尼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然而她后来不仅在花莲建成了第一所慈济医院,还把慈济志业扩展到全球。 

    四十多年以来,证严法师筹集了逾百亿新台币的善款,在慈济功德会的帮助下,全球各地蒙恩受惠的贫民、病人、灾民不计其数。 

    如今的慈济功德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国际性慈善救济组织,其“业务范围”涉及慈善、医疗、教育、人文、环保、社区志工、骨髓捐赠、国际赈灾,用慈济的术语来说,就是“四大志业八大法印”。慈济功德会也成功“登陆”,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大陆合法营运的台湾宗教性质的慈善组织。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到的关于慈济的另一篇文章,转载如下:

千里之路,始于5毛钱  

    证严法师俗名景云,1937年出生于台中清水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因脑溢血而突然撒手归西,使幼小的她隐隐觉得人力与天力是一场胜负悬殊的拔河。对人生充满了困惑的她,终于在1961年夏末秋初的一天, 在与几位出家人一起割稻子的时候,放下镰刀就此出家。

    印顺长老应允收其为徒,法号为证严。  

    1966 年,一位信徒因胃出血住院,证严徒步远行去探望。从医院出来时,看到门前地上有一大摊血,而往来的人却对此漠不关心。多方打听,才有回答:“是一个山村孕妇小产了,家人走了 8 小时的路才将其抬到医院,但是因为没有8000元的医疗保险金,又只好将那妇人抬回去。”  

    面对此事,证严含泪默想:人间不够的,就让她一介贫尼来做。只是她自己的力量有限,何以帮助穷苦无告的人?若能集合众人的善心与力量,济贫救难不是难事。她心念一动埋下了“慈济功德会”的嫩芽。  

    于是一个济世团体的雏形-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就在四位弟子和30位信徒的心愿组织起来了。最初的做法,由 6 个人每人每天各加工一双4元的婴儿鞋,一天增加24元,一个月平均多 720元;而她还亲手从寺后竹林中锯下 30个竹筒,发给30个信徒,要求她们每天买菜前先投5毛钱到竹筒里,这样每月就可省下15元。  

    这五毛钱,看似微薄,但其中所蕴涵的学问和实际的力量却超乎想象。起初,有些信徒也为此困惑不已: “为什么要每天攒 5毛钱?一个月缴20元不是比较简单?”她的回答是:“一个月缴一次钱,一个月才发一次善心。每天存5毛钱,钱虽微薄,可贵的却是日日存有颗救人爱人的心。”  

    随着“5 毛钱也可以救人”的说法口耳相传,许多家庭主妇跟着响应,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第2 个月他们便救济了一位从大陆来台,孤苦无依的老太太,直到她死后安葬为止,于是,一桩艰辛、伟大的济世工程就这样默默地开展,1966 3 24 日“慈济功德会”正式成立,一群手挽菜篮的主妇们, 写下了慈济历史的首页。  

    而那年她只不过29岁,距离正式出家,也不过4年的光景。  

    自此,慈济每年所收到的捐款以亿计算,而领受过慈济德慧的众生更不知凡几?“以病人为中心”的慈济医院克服了医护人才聘请不易、证严法师的理想难以落实推动、民众的认知有落差等困难,逐渐地获得年轻优秀医生的认同,义工队伍不断壮大。不久之后,又相继成立了慈济纪念堂、慈济护专、慈济医学院……从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到白山黑水的辽宁与西北荒漠高原的青海,无数慈济人自筹旅费,飞越海峡,协助灾民复耕、兴建住房、敬老院、学校;1993年,慈济和“世界医师联盟”展开了一项为期 3 年的合作计划, 为索马里人民做医疗卫生的基础性建设;同年,  尼泊尔发生罕见水灾,慈济人更着手进行了1800户“爱心屋”的建屋工作……  

    证严法师说过: “有时候静下来想想,我一无所有,任何力量、任何金钱我都没有,却要做如此艰巨重大的事业,靠的就是社会大众的力量。我生性好静,过去是如此,现在还是。因为做这个事业却常常需要与社会人士接触,真正支持我的是一份使命感。”  

    1992 7 16 日, 享有“亚洲诺贝尔奖”之誉的菲律宾麦格塞塞基金会, 宣布证严法师获颁 1991年的麦格塞塞“居住小区领袖奖”,获奖的原因是“唤起现代台湾民众对古代佛教慈悲为怀教义的重视”。  

    证严法师向麦格塞塞基金会致谢的信函中仍谦和地表示:  “天下事不是一人做的,而是大家一起共同成就的;天下事不是一时做的,而是一个人接一人,一代接一代,相继完成的。如果说佛教慈济功德会27年有成,那是所有佛教徒、慈济委员、会员与社会爱心人士胼手胝足,共同创造出来的……”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