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完美 女孩的100个细节
第一节 序 言 (1) 古老的童谣说:女孩子是用糖、香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 的确,与喜欢剪刀、手枪、坦克等冒险性事物的男孩相比,女孩更喜欢洋娃娃、漂亮头花、好闻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正因如此,女孩看起来似乎比男孩更好养育 因为她们安静、合作,很小就会体谅父母; 她们不会像男孩那样喜欢冒险、喜欢争斗; 她们也不会像男孩那样把家里的电器拆得零七八碎; …… 那么,女孩的成长是不是就一定会一帆风顺的呢?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是不是永远都不会遇到难题呢? 家有女孩的父母看到这里,肯定都会苦笑着摇摇头说:"这些小丫头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好教育。"说着便开始列举自己的"烦恼"了:"她总是很敏感,而且会哭起来不停。" "她总是莫名其妙地闷闷不乐。" "她对我们总是很依赖,有时她甚至不敢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 "她总是讨好我们、讨好老师、讨好同学……她甚至想讨好所有人。" 的确,女孩敏感、爱哭、爱耍小脾气、胆小……这一切都是困扰女孩父母们的难题。一位女孩的父亲曾这样说:"看着我情绪多变的女儿,我就像是看一个刚从太空飞船上下来的外星人一样,真是令人琢磨不透。" 其实,这位家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并不了解女孩、不知道女孩的成长规律,更不懂得女孩的心理。 事情上,女孩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女孩的教育方式与男孩是绝然不同的;女孩的成长是很容易遇到问题的; 作为女孩的父母,你不了解这些,你的女孩就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把女孩培养成完美的新时代小公主,做父母的都应注意哪些日常细节呢? 本书从女孩的性别和心理特征出发,针对女孩生活、学习、个性培养、情商培养、品德培养以及青春期教育等多个方面,为家有女孩的家长总结了100个教育细节。每个细节中,都分析了女孩某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给家长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概括来说,本书给家有女孩的父母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教育女孩的四原则: 原则一:让她的一生更快乐、少受伤--教你的女孩学会爱自己 作为女孩的父母,我们会发现,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善解人意,为了赢得我们的宠爱,她会努力地去背古诗、学画画以及去做一切让我们高兴的事情…… 对此,儿童心理学家给出了权威答案:女孩生活在"关系"的世界里,她用"关系"衡量着周围的一切,所以注重关系的女孩常常会为"关系"而牺牲一切。 这种关系式的思维方式,使女孩天生就具备很多优点,如善解人意、能体谅他人、能很容易地与他人和谐相处,等等。 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这种思维方式给女孩带来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 为了取悦他人,她常常会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 为了维护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她时常会隐藏自己的观点; 为了不破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她往往不会说"不"; 一直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生活,即使成 人都会感觉很累,对于这些内心还不是很坚强的小女孩来说,这也正是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孩子一直放弃、退让自己的正当利益,那她长大后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没有原则 --没有立场 --毫无主见 试想,一个女人如果丧失了原则、立场与主见,又如何赢得上司的重用、同事的爱戴、老公的尊重、孩子的信任、朋友的认可……得不到这些,她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告诉她们:不要无原则地奉献自己的正当利益、不要总是埋没自己不同的声音、要学会对故意侵犯你的人说"不"、要学会爱自己。 当然,这并不是要女孩的父母故意去违背女孩的思维规律,去打破她们的思维方式。要知道,父母对女孩的提醒和教育,往往可以大大减少她遭遇伤害的可能,或是避免伤害的发生。 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告诉她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好,但要学会爱自己! 原则二:给女孩更多理智的爱 当女孩犯了错误,做父母的免不了批评她两句,但这时父母会发现,女孩对很不严厉的批评反应也很强烈--委屈地流眼泪。 这时肯定会有父母认为,女孩都这么小心眼!其实,女孩爱哭并不是因为她小心眼--父母的批评和惩罚令她伤心,但更令她伤心的是,她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了!这时,她的小脑袋里肯定会想:是不是爸爸妈妈不再爱我了?
第二节 序 言(2)
因此,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给予女孩更多的爱。让她时刻感觉到爱就在身边、永远都不会消失,她才能成长为一个自信、坚强、乐观的优秀女性。 需要提醒的是,太多的非理性之爱往往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作为女孩的父母,我们如何才能让女儿在自己的爱中健康成长呢? 答案只有一个,给女孩更多理智的爱! 理智的爱包括: --疼爱但不包办。如,家长鼓励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在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给予她足够的指导和关注。 --宠爱但不娇纵。如,宠爱她,但她犯了错误也要必须进行批评。当然,在批评之后,父母不管通过哪种方式,一定要让她知道,父母还是那样深深地爱着她。原则三:一定让你的女孩养只小动物 由于生来就具有母性特征,小女孩从小就会表现出很明显的爱心--她会扮演妈妈的角色,像妈妈照顾自己一样照顾她的洋娃娃;她会特别喜欢饲养和照顾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金鱼等。 但对于是否该让女儿饲养一只小动物,父母们经常会犹豫不决,他们既担心房间被弄脏,又不愿意女儿过早地经历"生死离别"。 不过,儿童教育专家们研究发现,让女孩从小就花些工夫饲养小动物是值得的: 当女孩感到担忧或害怕时,小动物的陪伴会让她更安心; 女孩可以从饲养的小动物身上学到忠诚、共鸣、依恋等情感; 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女孩将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人,更富爱心、更富责任感;通过饲养小动物,女孩将深刻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饲养小动物,带给女孩的不仅是一种童年的快乐,更可以赋予女孩善良、理性、孝敬父母、自信、阳光等诸多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 原则四:母亲要做好榜样,父亲要做好权威 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模式往往是这样的--母亲是榜样,父亲是权威。 母亲是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她的情绪、态度、处事方式、审美情趣……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自己的女儿-- 母亲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高,女儿就更易养成乐观、开朗的个性,并与母亲更亲近; 母亲勇敢、坚强,女儿也会成为一个积极进取、不惧苦难的人; 母亲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往往会在长大成 人的女儿身上重现; …… 父亲是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所以他的每一句话,对女儿来说都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正确的象征-- 父亲对女孩是否积极评价,决定她是自信还是自卑; 父亲的鼓励对女儿的激励作用,要远远高于母亲的鼓励; 父女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女孩幸福感的强弱; ……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母亲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时刻做女儿最好的榜样,给予女儿正面、积极的引导;父亲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给予女儿更多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以及更多的关爱!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女孩是妈妈的影子,有什么样的妈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父亲是决定女孩未来生活的人,父亲的教育态度如何,影响并塑造着女儿的一生!
第三节:教育女孩,请先进入女孩世界(1)
第一章 教育女孩,请先进入女孩世界 进入女孩的世界,你会发现糖果、香水、漂亮的饰品以及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但女孩的世界里不仅仅有这些,你还会发现: 女孩敏感,很注重与她周围所有人之间的关系; 女孩胆小,甚至连比她小的小弟弟都敢欺负她; 女孩缺少主见,是穿红色的裙子还是穿粉色的裙子,都要妈妈来决定; 女孩具有很多天赋,但父母稍不留神,她们的天赋就有可能泯灭;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小公主变得坚强、勇敢、有主见起来呢?如何把我们小公主的天赋激发出来呢? 当然,父母必须要了解女孩的成长规律,在女儿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案。 细节1 不同于男孩的世界--女孩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与男孩相比,女孩似乎来自另一个星球。 不像男孩那样喜欢爬上爬下,女孩喜欢安静地听妈妈讲故事、喜欢做安静的游戏; 不像男孩那样崇拜英雄奥特曼,女孩更喜欢美少女、白雪公主; 不像男孩那样喜欢竞争,女孩更希望自己多几个知心朋友; …… 小男孩天生就是个"小冒险王"、他们崇拜英雄、他们喜欢竞争……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男孩的天性。同样,女孩也有天性。那么,女孩的天性又是什么呢?或者说,女孩更关注的事情是什么呢? 艾里姆夫妇在一本名为《养育女儿》的畅销书中明确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女孩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女孩最关注的是这些问题: 第一, 我们之间有关系吗? 第二, 我们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第三, 在这种关系中,我处于何种地位? 第四,要维持关系内的这种联系,我应该做些什么?决定男孩喜欢冒险、竞争等天性的因素是男孩体内的男性荷尔蒙--睾 丸素。同样,女孩的天性也是由她体内的荷尔蒙决定的。 从妈妈受孕那一刻起,女性染色体基因便被女性荷尔蒙激活,这些荷尔蒙在女孩出生之前就已经为她规划了未来。这也就是说,女性荷尔蒙决定了女孩细心、安静、敏感、温柔等天性,同时也决定了女孩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雌性激素对女孩的感情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它控制女孩情绪的稳定、思考的过程、做事的动机、爱好、焦虑以及如何处理外来的压力和性冲动。当雌性激素活动不稳定,就会使女孩的情绪产生波动。如果雌性激素过低,女孩就会感到孤独、生气、易怒、悲伤、失望、缺乏自尊,这也是女孩更容易敏感的原因。当然,雌性激素只是一个方面。女孩还受其他激素的影响。例如孕激素就是女孩更喜欢小孩子和小动物的原因;催产素则会使女孩产生更多的"怜悯之情",这就是"母性的本能"。另外,女孩体内也有睾 丸素,但是水平只及男孩的1/20,因此女孩不存在很强的攻击性。 虽然这些女性荷尔蒙使得女孩温柔、有很强的同情心、会体谅和关心他人,但这也导致她的情绪天生就变化无常。因此,有文学家曾把女人称为"最情感的动物"。 的确,情感对女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女孩来说,她的自我意识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自情感的满足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女孩的大脑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今天很高兴,因为妈妈夸我懂事并拥抱了我。 爸爸好像对我今天的表现很不满意。 怎样才能让老师喜欢我呢? 我的好朋友好像有心事,她的心事不会与我有关吧? 班里的同学是否都喜欢我呢? 怎样才能交到更多知心朋友呢? 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开心一点呢? 怎样做才能让大家都喜欢我呢? …… 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对女孩来说有多么重要 。 正是由于女性荷尔蒙的影响,使得女孩不像男孩那样富有攻击性、冒险性和控制欲,而是使得女孩更具预测力、稳定性、谨慎细心、稳定从容--使女孩把友谊和家庭看得比成就和机会更重要。 给父母的建议 女孩不像男孩那样独立和竞争,因此她们会渴望父母更多的爱、渴望拥有更多的知心小伙伴,她们需要在人际关系中得到认可和尊重。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女孩的两大特点: 1.女孩子是容易受伤的。 一旦女孩心中理想的关系遭到破坏,她就会感到很受伤。如她犯了错误,父母批评她两句,她便会认为父母不再爱她了;即使长大了的女孩也是很容易受伤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某某女孩因被男友抛弃而做出傻事的原因。 2.女孩子是容易妥协和软弱的。 因为更注重关系,女孩在关系和利益面前是很容易向关系妥协的。因此女孩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由此而成为"软弱"的代名词。 根据女孩的这两大特点,我们为女孩的父母总结了以下两大方法:方法一:提升女孩的心灵 "痛点" 我们都知道,痛点低的人对疼痛是很敏感的,即使仅仅是擦破一点皮,他们也会感觉到超乎常人的疼痛。 女孩就属于"痛点"很低的那类人,只是她不仅仅是身体的"痛点"很低,她心灵的"痛点"更低。有时,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都能使她的心灵受到伤害。 因此,要想女儿不受伤,父母就要想办法提升女孩心灵的"痛点"。 一位有经验的爸爸曾这样说过:我的女儿很敏感,因此我和她妈妈对她讲话时,从来都是用最温柔的声音、最和善的态度。但尽管如此,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让她受到伤害。 后来我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对女儿的成长并不是好事,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提升她的心灵"痛点"。 有时,在大街上遇到乞讨的老人或孩子,我就会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他们只能以乞讨为生。此外,我还带她到贫困山区里体验了一次生活,回来后,她跟我说:"爸爸,那些山里的孩子好可怜呀,我觉得自己好幸福。 第四节:教育女孩,请先进入女孩世界(2)
通过我有意识的培养,我发现女儿不再那么敏感,不再深陷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了,而且她的爱心也随着她的年龄在一点点地增长。 女孩的敏 感、受伤往往是由于她的那些"小心眼"造成的。所以,当女孩的眼界放宽后,当她不再只关注自己的小世界时,当她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时,女孩就不会那么敏感、那么容易受到伤害了。 方法二:让女孩学会爱自己 更注重关系的女孩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正因如此,女孩才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向她们灌输一种这样的思想:能够体谅他人是你的美德,但你一定要学会爱自己。 8岁的小贝很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在一次考试时,坐在她前面的同学向她借橡皮,小贝就有一块橡皮,但她也毫不犹豫地借给了同学。但同学用完橡皮后竟忘了还给她,由于她胆子很小,考试时不敢说话,所以她没敢和同学要。结果这次考试她答的乱七八糟,考得很糟。 当妈妈问她考得不好的原因时,她竟委屈地说:"都怪我当时没有橡皮。" 妈妈奇怪地问:"你不是有橡皮吗?" 这时,小贝才把考试时同学跟她借橡皮的事情告诉妈妈。 妈妈听后,细心地跟她说:"能够热心地帮助别人,说明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但你有没有想到,把橡皮借给同学之后,你再用橡皮怎么办,这会不会影响你的考试成绩?" "但如果我不借,同学会说我小气的。" "妈妈并不是让你不借给别人东西,只是想告诉你,别人的评论重要,但自己的正当利益更重要。" …… 听了妈妈的这些话,小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女孩父母们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借橡皮事件,如果女儿一直都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长大之后,她就会在一味满足别人的需求中失去"自我"。 现在一些失去"自我"的家庭主妇不就这样吗?为了孩子、老公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忘记了充实自己,结果却落得个老公弃她而去,甚至连孩子也嫌弃她。因此,不想女儿很容易就失去"自我"的家长,在女儿小的时候就要告诉她:要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要学会爱自己。 细节2 爸爸妈妈的小公主--女孩更渴望父母的爱与关注 当男孩正在思考自己怎样才能打败对手时,女孩已经开始思考她周围的一切关系了。当然,作为她接触最多的家庭关系,是她思考的重点,她常常这样想:"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当渐渐接触一些童话后,她又会这样想:"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她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注。而这从女孩们经常玩的"过家家"的游戏中就可以看出。 细心的父母一定会发现,女孩扮演最多的是妈妈的角色,她们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奶声奶气地对洋娃娃说:"宝宝,该吃饭了,来,妈妈喂你吃饭。" 有时,她们还会为自己的娃娃组成一个家庭: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宝宝,然后一家人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做游戏。 在女孩的这些"过家家"游戏中,虽然也有"宝宝"做错事受到"惩罚"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是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景。这是女孩把现实生活搬进了游戏中,同时,这也是她的梦想:她希望爸爸妈妈永远爱她。 女孩天性就倾向于关系式的生活方式。她需要父母的爱,但她又是如何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的呢? 我们都知道,男孩是靠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但女孩不同,她靠语言来表达自己,同时,她也是在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中来获取父母对她的爱。 其实,女孩还在摇篮里时,就强烈地希望父母与她交流,因此,当一个女婴感受不到父母对她的爱时,她就会哭闹不止,但当父母凑到她面前,跟她讲上几句话时,女婴便会停止哭泣,转而用笑声和挥动的手脚来向世界宣告:她因得到父母的爱而兴奋。 由此可见,女孩正是通过与父母交流获得了关心、理解、尊重、体贴和安慰。一般来说,交流对女孩意味着: 传达或收集信息:这常常是男孩交流的唯一理由。 探寻并发现想表达的内容:女孩往往通过交流发现自我、找到自我并理清思路。 释放情绪,改变心情:女孩最害怕没有倾诉的渠道,倾诉使女孩得到感情的依托和支持。 保持与对方的关系:女孩相信交流中的真情实感,她相信这种亲密的状态将提升与对方的关系。 给父母的建议 要想让女孩健康、快乐地成长,做父母的就要时刻让她感受到自己多么在乎她、多么爱她。当然,这种爱一定不是溺爱,而是理性的宠爱。 第五节:教育女孩,请先进入女孩世界(3)
方法一:给女儿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 女性荷尔蒙决定了女孩生活在关系的世界里,因此,女孩对一切关系都特别敏感。尤其是家庭关系不和谐,会对女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曼曼来自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一次,曼曼的成绩大幅下降,回到家后,曼曼的父母先是把曼曼指责一番,接着又互相指责起来: "都怪你,整天不着家,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才会考这么差。" "孩子考不好怪我?我看是被你整天唠叨的没考好才对?" "怪你!" "怪你!" …… 最后,父母陷入冷战,将近一个星期谁都没理谁。 曼曼每天生活在这种冷冰冰的氛围中,开始怀疑一切人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她的性格也开始变得孤僻、内向……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女孩的影响是复杂、重大的,它使女孩无法建立起对感情的信任和获得最基本的爱的需求。如果女孩从很小的时候就深陷矛盾重重的关系中,从小就对感情持怀疑态度,那么,她对爱的需求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如果女孩从小就没有见过美好、宽容的感情,她往往也不会用正常的心态与人相处。 家庭关系不和谐,尤其是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会使女孩长期处于恐惧焦虑和无所适从的状态,这不仅会影响女孩的心理发育和个性发展,还将导致她无法完成必要的角色认同。例如上面事例中的曼曼,如果她一直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她便会产生这样一种思想:婚姻只会带来争吵和烦恼。这对她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而与此相反,在和谐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就大不相同了-- 为了迎接女儿的出生,丹丹的父母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们阅读了大量的家庭教育书籍,从中受益匪浅。在一本书上,他们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幸福取决于我们营造的环境,而不是所教授的技能。" 丹丹的父母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并决定照此去做。因此,他们夫妻约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女儿相信爱,并让她感受到自己的爱,要让光明、温暖、坚信、乐观这些幸福的字眼占据女儿最初最柔弱而单纯的心灵,这些将变成女儿一生的信念。 丹丹的父母果真做到了,他们用相互之间的体谅和关心向女儿证明了爱情有多伟大。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丹丹虽然没有特殊的才能,但她总能用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她所遇到的一切。 夫妇关系和谐、美好,女儿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明亮的、健康的,同样,这些美好的感情也会反过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女孩。 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父母给予女儿爱的证明和保证,这是女孩最需要的安慰,也是女孩幸福感、安全感的源泉。对于女孩的健康成长来说,父母送她再珍贵的礼物,都不如为她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 方法二:让女儿感受到你的爱 女孩的成长是不能离开爱的,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她之间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误会。每当误会产生时,敏感的女孩就会认为父母不再爱她了,这时,父母一定要采取措施让女孩感受到你是爱着她的。 一位母亲这样介绍了她的育女经验: 我和女儿之间也会发生一些误会。每当这时,我知道女儿心里肯定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但是碍于面子,我也不好意思直接向女儿妥协,这时,我会用书信和便条的方式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女儿。 一次,女儿写作业时,头离作业本很近,我就批评了她两句,没想到第二天女儿竟然 没理我就去上学了。于是,我写了便条放到女儿的书桌上。 亲爱的女儿: 也许我昨天批评你,让你伤心了。但你知道吗,妈妈之所以批评你恰恰是因为我爱你。你知道,离书桌太近对眼睛的伤害是很大的。妈妈没有心平气和地指出你的错误,这是妈妈的错,妈妈向你道歉。但妈妈还是希望你能改掉那个坏毛病。 女儿,妈妈是爱你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妈妈都是爱你的! 爱你的妈妈 放学后,女儿看到我写的便条,哭着对我说:"妈妈,我好怕,我以为你不爱我了呢!"所以我总结出一个经验:女孩子在爱中才能健康成长,做女孩的父母就要时刻让她感受到你的爱!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女孩的父母应付出更多的爱与关注,只有沐浴在爱与关注中,女孩才能快乐地成长。 细节3 让你的小公主勇敢起来--胆小、懦弱不是女孩的代名词 小女孩好像天生就胆小。 她们怕黑; 她们不敢单独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 她们害怕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虫子; 第六节:教育女孩,请先进入女孩世界(4)
她们不敢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 …… 正因如此,胆小和懦弱好像总是喜欢这些小女孩,于是小女孩受到小男孩的欺负便成了常事。 4岁的小女孩桐桐非常胆小。 有一次,妈妈带她去社区的小广场玩,旁边突然跑过来一个2岁多一点的小男孩,他直勾勾地盯着桐桐手里的小皮球,非常好奇的样子。桐桐看见了,不自觉地把球往身后藏,然后壮着胆喊:"你不许抢我的小皮球!" 小男孩好像看出桐桐的胆小,冲上来就抢,桐桐吓得嚎啕大哭。妈妈连忙说:"小弟弟,你怎么可以抢东西呢?"又对桐桐说,"小弟弟比你还小呢,你为什么怕他?来,和小弟弟握握手,大家做个好朋友。" 小男孩做个鬼脸,跑了。从那以后,他只要看到桐桐经过,就会跑过来打她一下,或者把桐桐手里的东西抢走。而桐桐看到那个小男孩,总会不由自主地躲得远远的。 又有一次,桐桐正在楼下的车库里玩,看到那个小男孩朝这个方向走来,便马上对爸爸说:"爸爸,快把车库的门关上,那个小哥哥要打我。" 桐桐竟然将比她小的孩子升级为"哥哥"了。这也正是很多女孩家长感觉头痛的事,由于女儿的文静、胆小,常常在学校受那些"坏孩子"的欺负,自己又不好插手小孩子之间的事情,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胆小的女儿保护自己。 对于这个问题,桐桐的爸爸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晚上,爸爸认真地问自己的宝贝女儿:"那个小弟 弟比你小,怎么会是小哥哥呢?你能告诉爸爸你为什么这样怕他吗?" "因为他总抢我东西,还老打我。"桐桐有点委屈地说。"如果你按爸爸说的去做,小弟弟就不敢欺负你了。下次小弟弟再抢你东西,你就大声地对他说'不许欺负我',然后再把东西抢回来!" 第二天,桐桐跟爸爸出门,远远地看到小男孩走过来,爸爸就对桐桐使了个眼色,躲到一边。 小男孩过来了,看到桐桐手里的玩具熊,就上来抢。桐桐鼓起勇气,大声说:"你不许抢我的东西!"然后用力把玩具熊夺回来,小男孩也由于没有站稳,而摔倒在地上。小男孩没想到桐桐变得这么"勇敢",这次他居然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原来,看起来很强大的小男孩竟然是个"纸老虎",以后他可能再也不敢惹桐桐了。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家长要想让女孩变得勇敢起来,就要告诉她:躲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那些"侵略者",你才能永远不受欺负。 另外,父母还要了解女孩胆小的原因。 当女孩哭时,很多父母经常这样恐吓女儿:"不要哭,狼外婆来了,专吃爱哭的小孩子!"年幼的女孩并没有掌握太多的科学知识,很容易就会对家长的戏言信以为真,并且产生深深的恐惧。 对生活带有恐 惧心理的女孩,是很难有勇气面对"侵 略"的。在被欺负的时候,她的恐惧心理会卷土重来,像一个巨大的阴影吞噬女孩幼小的心灵。 另外,家长对女孩过分的溺爱也会促使她们胆小。"不要动,小心烫着你!""想吃苹果?妈妈给你削,刀子会伤到手!"家长的过分保护会给女孩消极的暗示。在家长的溺爱下,女孩一方面会变得娇纵、不可一世;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事情女孩都没有亲自体验过,她会对实践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女孩在面对"侵略"时,常常只会躲避。 给父母的建议 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天生胆小,这与孩子的性格有关,当然与父母从小对她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方法一:鼓励女孩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 7岁的小韩旭是个不敢说话的小女孩。 爸爸带小韩旭去逛商场,就要离开时,她拽住爸爸的衣角:"爸爸,再玩一会儿吧。"眼睛却一直盯着柜台里漂亮的洋娃娃。爸爸看出了她的心思,却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他故意这样对女儿说:"只能玩10分钟,10分钟后我们就回家。" 10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小韩旭终于忍不住了,她用很小的声音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一样……东西。" "买什么?说话别吞吞吐吐,想要什么说出来!" "我想买一个洋娃娃!"小韩旭鼓起勇气说。 于是,她得到了一个洋娃娃。 做父母的一定在女儿小的时候就对她灌输这样一种思想:谦让是一种美德,争取却是一种能力。这样女儿才不至于因太注重关系而失去"自我"。 当女孩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或机会的时候,当女孩的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当女孩面临各种压力的时候……争取不一定获得,但放弃就意味着失去。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教会她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 方法二:女孩的勇气是"宠"出来的 第七节:教育女孩,请先进入女孩世界(5)
事实上,所有的小孩子,都会害怕怪异的声音,怕从高处跌下。男孩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他们天性中有更多对抗懦弱的成分(例如冒险和攻击性),而社会对于男孩的教育也更有助于他们摆脱懦弱的心境。 这是不是说,我们对女孩的教育会使她们更容易失去自信、变得懦弱退缩呢?其实不然--女孩的自信是可以"宠"出来的。 在朋友的眼中,若南是一个特别有勇气、特别自信的女孩。每当有人问起"你为什么这么优秀"时,若南都要讲起小时候的故事--从小到大,父母都特别宠爱她,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个很优秀的女孩: 若南嫌自己个子高,父母说正好可以做模特; 若南学习画画,却画得乱七八糟,父母满不在乎地笑笑说:"可你的歌唱得特别棒啊,每个人都有长处。" 若南想当记者,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准备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宠"到现在,若南已经在一家知名的媒体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她始终是个特别自信、特别阳光、性格开朗、有人缘的女孩。 知心姐姐陆勤在《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这样写道:"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