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09/03/18 22:24:03 标签:

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房子的案例案例的背景本周安排的主题是《美丽的房子》,在活动的开展前,我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收集了有关各种房子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由于房子的主题贴近幼儿生活,他们平时看到的也比较多,具有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因此对房子的造型也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想安排一个美术活动。案例的描述:下午是美术活动《蜗牛》,活动前一天,我组织小朋友们一起看了各种房屋的图片,活动时,我又把与幼儿共同收集来的房子的图片都放在他们的桌上,请他们仔细观察不同房子的外形特征,并问了第一个问题:“你看到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小朋友都回答说:“房子都有房顶。”“房子里还有窗户还有门还有楼梯还有许多的房间。”“房子里还有电梯。”等等。接着我又问:“如果请你把它画在纸头上,你会怎么画?”胡恩泽连忙说:“我可以用正方形画出房子的墙用半圆形画出房顶。”焦卓慧也举手说:“还可以用三角形变成房子的屋顶,还可以用长方形变成房子的窗户和门。”“要给房子画出它们的主人。”又有小朋友发言了。然后我又问了第三个问题:“你觉得房子的什么地方会比较难画?”有人说是房子的房顶难画,也有人说是房子的窗户难画,于是我把小朋友认为难画得地方都一一示范着画在纸上,并将这些图形组合成房子时,他们都发出了“哇”的惊叹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就让幼儿自由作画,小朋友们把房子都画成五颜六色的,很漂亮。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把房子画成红色(绿色等)时,他们回答说这样的房子才漂亮。还有一名小朋友说:“吴老师,我可以给房子画一顶帽子形的房顶吗?”我连忙回答:“当然可以,你可以用你的笔把它们打扮得更漂亮的啊。”于是又有很多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整幅图画得很充实。分析与反思:教育活动中,由于教师与幼儿之间具有正式的关系,两者角色明确,彼此之间要进行交往,互相之间就会产生影响,这种互相影响的过程,称为师幼互相作用的过程,即师幼互动过程,师幼之间的关系就是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之一,良好师幼互动关系对美术活动起着很大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建立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关系呢?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思考。(一)教师在观念上要有重视明确幼儿美术活动中要有师生互动,认识自己是美术活动中组织和参与者之外,更要重视幼儿与自己有着平等创作和发表见解的权利。幼儿在活动中发生互动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可能是请求教师指导和帮助;可能是告状、询问、发表意见;也可能是寻求关注和安慰。不管他们处于何种原因,他们都希望和教师有更多的互动交流。作为教师要珍惜幼儿的这种互动行为,把自己和幼儿的关系放在“我与你”的水平。就好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和幼儿交流沟通时,要尽可能的蹲下来和幼儿交流,保持彼此的眼光平视。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地位是和老师平等,没有高低之分的。这是以彼此接纳、相互吸引、平等互信、相互理解为特征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教师会把幼儿当作一个与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个体,真正实现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二)在活动各环节深入进行1在活动前美术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往都是教师准备一些范例或实物,而后请幼儿模仿进行创作,这样的过程中不存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只有单方面的模仿。我认为:活动前同样是创建良好师生活动关系的重要环节。在准备材料时,教师可与幼儿一同收集各种图片或实物,扩大范围,增加幼儿的见闻。此外还要进行经验、情感的准备,可以通过收集、欣赏、讨论交流等各种方法发展师幼之间的互动关系。如:这次请幼儿设计房子,我就与幼儿事先共同收集各种房子的图片,体验收集图片的乐趣。然后欣赏房子的各种漂亮的造型及外形论廊,了解各种房子作用风格,让幼儿感受到房子的美,进而产生动手设计的兴趣。通过这些平等的对话,不仅激发了幼儿对设计房子的兴趣,还让幼儿了解房子的特征,知道如何设计房子。此外,我还针对幼儿不同的兴趣,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材料。为美术活动的顺利进行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在活动中1   与幼儿共同发表看法。创作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多是通过自己审美经验的领悟而进行的非语言的信息沟通。传统的教学大都是教师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美术作品的注释无条件地灌输给幼儿,让幼儿模仿着活动,这时幼儿认同教师和其所灌输的知识,很少有自身的感知和体验,因而丧失自我感觉,自我加工信息,自我创作的能力。美术作品是开放的,幼儿有权利、有资格发表从他们的体会中的出结论,进而进行自我意识的创作。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幼互动关系的重要性,与幼儿平等对话共同发表自己对于该作品的看法和感受,很可能引发对话双方意想不到的新东西。这点正是美术活动中最闪光之处。例如:在这次美术活动中,我请幼儿画美丽的房子。可有的幼儿就把它画成了奇形怪状的房子,他说三角形的房顶不好看。而正方形的房顶多漂亮呀!虽然他画的屋顶不符合实际,但却是幼儿眼中最好的。作为教师,我不能因他观点与我的不同而否认他。而是一方面肯定他的作品,另一方面想办法去消除他对三角形的态度。于是,我就让他们想一想三角形除了做房顶外,还可以变成什么?有的幼儿就说还变成帽子。2活动中的巧妙引导。教师是美术活动的参与者,与幼儿拥有平等的地位,但更是组织者,少了教师的组织引导,活动是开展不起来的,教师要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作品,尤其是那些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就更加要注重引导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完成作品。        例如:这一次让小朋友画房子时,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掌握图形组合的画法,在示范讲解时,我就通过以现场图形组合的手法,把房子分解成各种形状,有圆圆的窗户,上面是房顶、窗户、门、下水管等,边说边画出房子。通过这样的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还使原本显得困难的作品变的简单、有趣,易于让幼儿接受。3活动后的评价评价是指挥棒,它的倾向往往代表着一种观念。于是在活动结束评价作品时,我不仅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尽可能的让每位幼儿发表他们对作品的看法。因为有时成人喜欢的作品,并不是幼儿心目中最喜欢、最好的作品。如:在美术活动结束时,幼儿开始评选最佳造型。有的幼儿就认为那些根本看不出形状的房子是最好的,他们说这个房子功能很大,会隐形、会发电……是最厉害的,所以随意挑选了他。从中可看出幼儿与成人的审美观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要肯定幼儿的这种审美观和评价标准,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情。另外在评价作品时我们也不能以作品结果为一切评价标准,谁画的线条好,颜色鲜艳等,这只是一方面,更加要注重评价的是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在活动中感到快乐,这种师生良好互动中的美好情感共鸣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只要能更新观念,改变师幼互动中“唯自己的意志是行”的行动定势,多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断培养自身的反省能力。那么,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就会更好的体现出来。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