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能在各种补习班里见到“陪读”的父母,特别是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家长,放弃了自己所有休息的时间,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业余爱好,甚至暂时放弃了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倾力放在高考、中考“陪读”上,倾情放在孩子的学习上,结果不仅搞得自己疲惫不堪、精神脆弱,而且搞得孩子疲于应付、徒增压力。
现在的父母的确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而且有时候这样的照顾似乎太过度了,对于有关孩子生活上各方面的问题,父母凡事都要参与处理。于是父母从早忙到晚,不得休息片刻,更不用谈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通常一个记忆不好的孩子背后常有一位记忆太好的爸爸或妈妈,而一个不太爱干净的孩子背后常有一位爱清洁的父亲或母亲。每当孩子房间乱了,就有父母收拾残局;孩子功课不好,会有父母来操心;孩子有了困难,常是父母出面想办法解决。父母如此无微不至的“服务”,让孩子不必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长久下来,自然在无形中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
有时候令人不禁深思:难道孩子在生活上各方面的问题都是父母应负的责任吗?父母应该为孩子处理所有的问题吗?台湾亲子教育专家钟思嘉教授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有一些问题是属于孩子自己的,如果父母坚持要为孩子处理或服务,会养成孩子依赖父母的习惯和心态,甚至会引发孩子抗争或叛逆的行为,同时否定孩子的能力,剥夺孩子学习、适应、处理问题和发展责任心的机会。因此父母应该把问题的处理所有权划分清楚,认清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属于孩子的问题就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让孩子有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该自己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是装不出来的,身教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规范,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更有自己的缺点优点但还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真诚地面对生活。
从许多父母教养的经验里,可以发现一件很有趣的现象,有些父母会抱怨:“我的孩子好的习惯行为没学会,倒是我先生坏的习惯都学会了,还学得有模有样。”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日常生活的言行,对子女存有很大影响力。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书稿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童年时代他与母亲共处的时光。他自己说过:“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很大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老舍生活的时代兄弟姐妹往往很多,然而我国目前的独生子女的现实客观上使孩子失去了大家庭兄弟姐妹相处的乐趣和彼此的照应,也缺乏在团体生活的学习和适应,更重要的是,孩子大多时候成长在成人的世界里,学习模仿的都是成人的摸样,特别是来自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均十分深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和教育。最后,用一则故事来结尾吧:
有一个宰相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
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本,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
你的儿子啊!”这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 ·发现优势:每个孩子都是金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勘探
随后她又问我:“看小说着迷对人生设计也有用吗?”
接下来她带着期待的眼神告诉我:“我非常喜欢刘若英写的书。”
最近看过热播电视剧《新结婚时代》的观众都会对台湾影视明星刘若英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一则明星简介所述:“不算标准美女的刘若英,就像杯温暖的奶茶,虽然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没有咖啡的精致摩登,却自有一种温润香浓的芬芳。喜欢刘若英的人,欣赏刘若英的人,都是被奶茶内在的丰富滋味所吸引,愈品便愈迷恋这种久远的芬芳。”
当李馨馨听到我说我和太太都喜欢刘若英时,她期盼的眼神几乎化为激动:“张老师,我觉得写东西挺有意思的,我想将来当作家!”
“可是……”李馨馨话锋突然一转,“可是我妈说当作家吃不饱饭,高二文理分科坚决不让我学文科。当然,我也不希望我将来没饭吃。”
后来李馨馨在叙述中无意识地说到:“我喜欢小说,经常上‘榕树下’网站(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新浪网读书频道,要是能在这样的网站当编辑可就太好了!”说完最后这句话,被内心渴望所唤醒的李馨馨的双眼闪闪发光。
短短的半个多小时的咨询,李馨馨在“自我盘点”式的叙述中进行了自我勘探和挖掘,并很好的与现实社会职业体系进行了有效接轨。
从李馨馨一开始的“一无是处”,到咨询最后的“闪闪发光”,这是李馨馨自我发现的慧眼在发光,这更是李馨馨身上被勘探到的金矿在发光。
在我们身处的这个信息时代,“每个孩子都是金矿”绝非简单的所谓励志式宣言!互联网、电视、广播、图书、杂志等媒体资讯服务高度发达,如今的孩子所接触的信息量,与过去比绝非“翻番”可以形容,几何倍数也难比拟。海量信息,以及信息获得渠道的便利性和多样性为孩子打开了一扇扇知识之窗,孩子们可以在更广的世界里寻找和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金矿。而在我的咨询中发现,初中以上的学生,他们的“金矿”大都已经初露端倪,关键就在于勘探与开采了。
中国有句古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就看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伯乐;每个孩子都是金矿,就看我们做父母的有没有勘探金矿的“慧眼”。
“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父母们千万别犯前面提到的李馨馨的错误:莫把价值连城的金矿当作“一无是处”垃圾。
当15岁的初中三年级女生艾迪,对我说她想做珠宝设计师时,我感到有些吃惊,因为一般人很少能直接接触到关于珠宝设计的信息,随后了解到她也不是珠宝世家出身,那她的这些知识从何而来?
“我特喜欢林志颖(偶像派影视明星),我是在他主演的时装剧《放羊的星星》里了解到珠宝设计的。”
我确实没有看过这个电视剧,通过艾迪的介绍我了解到:《放羊的星星》一剧围绕以珠宝设计为故事核心背景,剧中之相关珠宝设计商品由CINDERELLA’S品牌提供,首波推出由知名偶像艺人林志颖所饰演之E.Shine珠宝集团二少爷仲天骐于剧中一直佩戴的四爪蓝钻耳环,此款四爪蓝钻耳环于剧中为仲天骐已逝之母亲所遗留下来,也是天骐约定终身伴侣的定情物;此款蓝钻耳环为CINDERELLA’S透过四爪方形爪镶技法,使耳钻呈现精致且中性的味道,另为配合剧中男女皆可佩戴, CINDERELLA’S设计团队利用包镶技法镶嵌磁铁于后塞处,使大多未有耳洞之男性皆可佩戴(饰演仲天骐的林志颖也是佩戴此一类型耳钻)。
艾迪从小喜欢画画,15岁的她,画龄已经10年,素描已达到七级水平(最高九级),母亲倒是一直支持她学画,为的是素质教育,当艾迪第一次跟母亲说自己非常想当画家时,母亲毫不客气的抛出了让女儿感到索然寡味的话“画画不能当饭吃”,并且坚决反对她考美院附中的想法。但当我向艾迪的母亲介绍说艾迪想当珠宝设计师,并告诉她现在国内已有高校开设珠宝设计专业时,她很快转变了态度,表示支持艾迪的决定。其实,因为母亲“画画不能当饭吃”的“咒语”,艾迪想当珠宝设计师的想法从未跟母亲提过。
那么孩子的“金矿”该如何勘探呢?
迄今为止美国警界职务最高的亚裔人士,华人“神探”李昌钰说:“我每天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垃圾桶,一看就知道我太太做了什么事。”他说他有“垃圾情结”,很多案件就是在垃圾中找到线索破案的。
在芝加哥,一家炸鸡店的8名员工全部被杀,警察在存放炸鸡块的冰库内发现了摞在一起的尸体,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甚至连脚印都没有。李昌钰赶到现场后,看到清洁工已将厨房和餐厅都清理过了,只有垃圾桶内留有6块鸡肉,其中有2块鸡胸、2块鸡腿以及2块被啃过的鸡翅。
根据以往的经验,李昌钰断定凶手是个黑种人。“因为黄种人吃鸡一般先吃鸡腿,白种人则先吃鸡胸脯,黑种人就先吃鸡翅膀。垃圾桶内的鸡肉只有鸡翅膀被人啃过了,其他地方都没有动,说明这个人很有可能是黑种人”。
他随后在餐厅的收银机查询到,最后一个人的用餐时间是23时零6分,炸鸡店的打烊时间是23时。根据法医鉴定,被害者的死亡时间正是23时左右,李昌钰由此推断最后用餐的顾客可能就是凶手。他们将鸡翅拿去做DNA鉴定,果然很快找到了凶手。
我们做父母不必练就一副“神探”的本领,我们所面对的更不是罪犯,而是自己的孩子,但见微知著,从小的地方观察和了解,孩子真正想法的轮廓就能勘探出来。
金矿勘探界有句名言:“黄金矿山,就矿找矿”。就矿着矿,顺藤摸瓜,就能从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地方探出一方宝藏。
根据哈佛大学商学院MBA职业生涯发展中心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兴趣模式,而每个人对工作的兴趣模式,与这个人比较持久的特质是相吻合的;很多证据显示,这些和工作相关的兴趣模式早在青春期就已存在,而且在历经青春期、青年期以后,到了成年阶段,兴趣更加坚定一致;当然,个人兴趣发展会受到工作环境里的新经验的持续影响,但是无论怎样波动,它都离不开真正的兴趣模式范围;就像被地热煮沸的地下水竭力要找到出口冒出地表一样,任何“深层结构兴趣”也会透过几种不同途径表现出来,成为某种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具体兴趣”;一个人能够在某条职业道路上发展,但是,假如这不是建立在个人特有的深层结构兴趣模式的基础上,他的工作热忱就很难持久,更不可能把该职业作为他终身的志向和追求。
这就是我为什么将孩子的“深层结构兴趣”比作金矿的原因。
·增强信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赞赏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之所以会来到这世上,是因为他在母体内战胜了数十亿个精子与卵子结合后才会出生,他是天生的蠃家。他的皮肤、指纹、头发、声音、面容及体形,在世界上,并且有史以来从来没有第二个人和他一模一样,不仅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里有下面几句话,很值得思考: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成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事情。
教育应当遵循人发展的自然规律,因为人的成长与植物的生长有着天然的关系,有着相同的规律,要让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成人时候就是成人的样子,既不能催生,也不能压制。教育如果违背这种规律,必然会适得其反。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孩子不是缺少天才,而是我们没有用欣赏的眼光。
在我接触的中学生里,每个孩子几乎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追求,身上也几乎都有其可以为人称道的优点。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孩子不是缺少天才,而是我们没有用欣赏的眼光。
一个高二的男生沉迷游戏,母亲对此深恶痛绝,我却对孩子说,打游戏一关一关不停地过,失败了紧接着又从头再来,至少说明你起码在三个方面很不错:一是你有强烈的进取心,否则不可能这样锲而不舍;二是你有很强的耐力,否则你不会坚持这么久;三是你很能专注于一件事情,希望把它做得尽善尽美。
一个高一女生看娱乐节目“上瘾”,父亲对此严厉斥责,我却对孩子说,娱乐节目经常看,娱乐新闻勤关注,至少说明今后你很有可能在两个方面会很有前途:一是你能长期关注娱乐节目,意味着你将来很可能会对娱乐传媒业有很好的把握,而娱乐传媒业发展前途看好,又说明你的未来前途很看好;二是你能对人性有更好的把握,这将大大促进你与人相处的能力,因为娱乐圈是是非非里能让你看清很多东西。
一个初三女生有时“打癔症”,也就是偶尔发发呆、走走神(青春期少男少女常见现象),母亲对此怒火中烧,我却对孩子说,发呆至少说明你很喜欢思考,走神说明你想像力丰富。
一个初二男生考试的时候看到窗外远处的一座高楼上有一个黑点,他对我说,他当时想:那个黑点是不是一个人要自杀,我要是赶紧跑过去把他接住,救了他,学校肯定会对我进行表彰,那多好啊!父母对此事又气又笑,我却认真对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很有勇气和荣誉感,很有责任心和爱心!
欣赏你的孩子,是与他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有了这个基础你才可能展开教育;在看似负面的信息里、赞赏里正向信息,这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关键。
皮格马力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相传,他性情孤僻,一人独居,擅长雕刻。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并取名叫加勒提亚。他和雕像久久依伴,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加勒提亚被他的爱感动,从架子上走下来,变成了真人。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他们的女儿帕福斯是塞浦路斯南部海岸同名城市的始祖。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它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首先发现的,罗森塔尔等人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中,每个年级各抽出三个班级进行测验。他们随机抽取一些学生的测验结果,然后告诉各任课教师哪些学生将会表现出明显进步,(其实这些学生完全是实验者们随机抽样的,任课教师不知道)。八个月后,再进行测验,发现被指为可能进步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在关于学生品行的评定中也给了这些学生以好意的评定。除任课教师外,这些学生的名单并未向任何其他人泄露,所以他们认为这个结果是从任课教师的期待中产生的。罗森塔尔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儿童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对于家长也是一样的,要想使孩子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巨大。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在魏嘉琪所著的《美国中学生报告》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从中国内地移民来美国的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掩面哭泣。她很感动:她儿子高中一年级得了一个杰出学生奖。最初听说是杰出学生,她简直不敢相信:写没写错名?会不会有重名的?她儿子移民美国刚一个学期,他在中国连职高都没考上。由于她与丈夫离婚,孩子留给丈夫,从小这个孩子就学习不好。初中时,回回家长会上,老师都要点名批评他,上课时则常常被老师拽出课堂;而来美国才半年,英语还跟不上,怎么就奇迹般地得了杰出学生奖?校长还有亲笔信祝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信中说学校希望家长和学校保持联络,将这个极有前途的孩子造就成一个有用的人才。校长的信还说,这个孩子将在这所学校学习4年,毕业之际,他们相信他和孩子的家长将会看到一个身体健壮、心智健全,热爱艺术,既会创造,又会欣赏,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关心并乐于参与竞选和法律判决,对社区有忘我的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他将懂得尊重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人,并知道怎样与他们沟通、交流。校长说他对此深信不疑。
这位中国女人拿着儿子的奖状和校长给她的亲笔签名信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她的儿子扬眉吐气,腰也挺直了。鼓励的力量是提携和推动的力量。本来她在心里对儿子早已不存份外之想,她把他办来美国,只不过是为了了却自己的心事。好在美国高中随便上,能不能毕业则是另一回事。作为母亲她只希望儿子能拿个高中文凭就算了,想不到成了美国高中的杰出学生,而且校长还对他寄予那样的厚望。
其实这位中国母亲不了解美国中学教育系统的体制和教育理念的运作。美国中学所有学生毕业全部获奖,只不过奖项、名目不同罢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校设奖时已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发奖是校长、老师激励学生,调动他们潜能的正面手段。实践证明,表扬、赞美,就是比批评、指责更有积极的推动力。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担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接过了糖果。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说完走出校长室。
·激发动机:每个孩子都有心愿,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倾听
CCTV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一个小女孩手拿奖状在等爸爸回家,突然电话响了,小女孩兴冲冲的跑了出来,问是爸爸吗?妈妈说不是,小女孩失望地回屋了;楼下的汽车声又引起她的注意,急忙跑到窗前看是不是爸爸回来了,她又一次失望地撅起了小嘴;小女孩手里拿着奖状睡着了,开门的钥匙声把她惊醒了,她拿着奖状高兴地跑了出来,以为这一次肯定是爸爸回来了,她推开门还是没有看到爸爸的身影,可想而知小女孩的表情是怎样的失望,这时电视画面上打出一行字“有时间多陪陪孩子”。
小女孩为了等爸爸回家看看她的奖状,一直不睡觉,一听见电话声,一看见汽车的灯光闪过,那种兴奋的眼光,比星星还美丽,但一打开房门却发现不是爸爸,失落的泪水、伤心的脚步、梦中的一声“爸爸”……
小女孩的心愿是要把她得到的荣誉亲口告诉爸爸,并让爸爸分享她的喜悦,还有想得到爸爸的赞扬和夸奖,但这也成为了一种奢望了。也许在这个小小心愿的背后就还有想告诉给爸爸的自己更大的梦想……
西方贤哲亚里士多德说:“没有一个灵魂不在思索中勾画未来。”
美国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说:“珍视你的理想和梦想,因为它们是你的灵魂之子,你最终成就的蓝图。”
就像上面的公益广告中所揭示的,我们的家长固然给孩子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我们却忽视了对于孩子的心愿和梦想的关注,而这却是体现一个人的价值、铸就一个人的灵魂的关键!
我曾经和所有来咨询的孩子们一起畅想过他们的未来:一位初中二年级男生在描绘他未来想成就的“节能世界”时惟妙惟肖;一位高三男生徜徉在“鞋文化”的世界里,立志要成为运动服装跨国企业的CEO;一位高一女生超过于丹盖过易中天成为一代文化大师的豪情壮志……
所有这些愿望和梦想大多孩子几乎没有跟家长详细谈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孩子在父母面前把自己遮盖起来,拒绝同父母交心。孩子知道同父母交谈于事无补,并且很不可靠,容易受到打击。结果许多父母失去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宝贵机会。
为什么这么多的父母不被孩子当作倾诉对象呢?为什么孩子有了苦恼或梦想不去找父母谈呢?为什么如此多的父母都不能成功地同孩子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使孩子得到帮助呢?
为什么孩子会感到同合格的专业咨询人士交谈比同父母交谈容易得多?专业咨询人士采取了什么不同方法,能够同孩子建立一种帮助关系?
近年来,心理学家已经找到了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用“接受性语言”进行倾听是其中的关键。
一个人如果从内心到言行都能够真正接受别人,他就能够为别人提供许多帮助。接受别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培育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另一个人能够成长、进步,向好的方面转化,学会解决问题,心理趋向健康,更有成就和创造力,能够充分发挥潜力。生活中一个简单但却美好的现象是,当一个人感到真正被别人接受时,他会以此为出发点开始思考如何转变、如何进步、如何转化、如何超越自己做得更好。
用托马斯·戈登博士在《顶好父母》一书中的描述来说:“接受”像一片沃土,可以使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美丽的花朵。沃土不仅仅能使种子长出鲜花,还可以使种子成长的能量得以释放,但这种能量是完全蕴藏于种子之中的,像种子一样,孩子身上蕴藏着成长进步的力量,“接受”能激发孩子的潜力。
为什么父母的接受对孩子会有重要、积极的影响?对此父母通常不甚明白。许多人一直坚信如果接受孩子,孩子就会保持原来的样子;要使孩子将来成长得更好,最好的方法是告诉孩子现在他的哪些言行你不能接受。因此,大部分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成长土壤里有太多的评价、劝戒、说教、责备和要求,这些都给孩子传递了不接受的信息。
我在咨询的实践中也深切地体会到托马斯·戈登博士的以下观点:
接受性语言会使孩子振奋,使他们摆脱束缚,愿意把他们的感情与问题告诉别人。这种接受性语言威力很大,那些称职的专业咨询人士对前来求助的人能够传递真正被接受的信息,他们感到在咨询中完全不受咨询人士判断的束缚,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把自己最难以启齿的事情讲给咨询师听,他们感到无论自己怎么说怎么想,咨询师都会接受他们,这种接受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可以促使人们在咨询中进步和转变。
当父母学会通过语言向孩子表达内心的接受时,他们就掌握了能够产生惊人效果的工具。他们能够影响孩子学会接受和喜欢自己,懂得自身的价值;他们能够帮助孩子开发自己的潜能;他们能够促使孩子摆脱依赖思想,趋向独立和自主;他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解决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他们能够给孩子以力量,使孩子解决好青少年时期经常出现的失望和痛苦。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父母常常滔滔不绝地讲话,却很少倾听孩子说些什么,或让孩子有说出他心声的机会。提到沟通,很多人都会认为很简单,就是谈、说、讲。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常听到老板对职员、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或朋友之间说:“来吧!让我们来沟通沟通。”事实上,沟通并不完全是说、讲、谈。交谈只是沟通中的一部分,而且可能是建立沟通关系中最不重要的一环。有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你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对象。”并不是因为你善于表达或健谈,而是你能很有技巧地倾听别人的谈话。事实上,沟通除了说、讲、谈之外,“听”才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倾听别人的话是表示尊重他,相信他所说的内容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注意的,可以让他人觉得有价值、受尊重,于是彼此的关系就在无形中建立了。
当父母认真倾听孩子的梦想和心声时,你传达给他一个强烈的信息:我的梦想是有价值的,我这个人是有价值的!这将大大激发孩子成长和进步的动机,将孩子的学习潜能推向更大境地。
有人说,跟孩子说话要蹲下来,其实蹲下来的不仅是身体,更是一种“放”的心态:放低姿态、放下身段、放弃成见、放眼未来。孩子在你开放的大草原上纵情奔驰,谱写人生壮丽的篇章。
梦想和心愿的背后就是孩子的价值观,在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和趋于稳定的青少年时期,父母在倾听中了解和肯定其价值,在帮助孩子自我探索中让孩子认识自己,无论对于孩子的成长和走向成熟都至关重要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他生活的核心,他的每个行为、闪过的每个念头、制定的每个决策、说出的每个字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一个人所做的每件事情都为其价值观所驱使。价值观在很多时候表现为意义感。亚里士多德说:“人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动物。一个人只有追求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时,他的人生才有意义。”
倾听孩子,在倾听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他的价值观。
正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