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妈妈下班回家,棋棋依旧是呆呆的看着妈妈,一点也没有激动的样子,让妈妈好失望。妈妈对着棋棋的小脸扑扑了两下,说:你要是再不认识妈妈,妈妈就不要你了。没想到过了一会棋棋居然不让妈妈抱了,在妈妈怀里哼哼叽叽,妈妈知道棋棋是生妈妈的气了。没想到棋棋是听得懂妈妈的话呀~~~ 晚上给棋棋第一次喂葡萄糖锌钙,棋棋好像受不了这个味道,吃得很痛苦,只喝了5ml就哭着不喝了。今天还得继续给棋棋喂,他又要哭了~~~
下面是我书里直接摘下来的: 首先牢记在心:所有的行为都有其后果,让儿童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是教会他们对自己自己负责任的最佳手段。实施行为后果法,对 父母有四严格要求: 第一。必须能“狠”下心来,让孩子经历自己行为的自然性、社会性或者逻辑性后果。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说话算数。而不是干打雷,不下雨,威胁两句而已 第二。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并努力做到:仅仅实施行为后果,绝对不要实施父母情绪后果。首先不能对孩子要挟“你不听话,妈妈就生气了”,用情绪逼迫孩子就范。其次,不要生气、发怒或者抱怨"你耽误了我们,你破坏了我们的计划,你怎么可以这样,都是因为你,让我们的心情变得特别恶劣"一旦我们使用了情绪后果,就会导致局面的变质。 第三。实施行为后果,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非意味着对孩子说:“你爱怎样就怎样,我不管你啦”训育儿童的每一步,都要求我们跟随着孩子一起经历生活,时刻为孩子提供关爱、理解、鼓励和支持 第四。保持冷静的态度、平静的语气、充满爱意的目光和肢体动作。行为后果不是惩罚,我们不是在向孩子宣泄怒气或者显示威力,我们仅仅是在做克劳德与唐森博士所讲的“英明的父母”,让孩子的世界教给他生活的真谛,对他所经历的痛苦给以共情,这样他才学会尊重外界的界线,尊重父母的界线。 当我们做到以上几点时,孩子会看到行为-行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成熟一些的孩子会沮丧而平静地接受后果,不会过于愤怒地反抗,而是会产生行为后果法所应该引起的情绪:难过。 这也是鉴别我们到底是在实施消极的惩罚还是让孩子积极体验行为后果的一个要素:惩罚在孩子心中引起愤怒、恐惧和怨恨,孩子会为了害怕惩罚、避免惩罚而暂时服帖,主动权在父母手里。行为后果严格地讲,也是一种惩罚,但它在孩子心中引起懊悔、难过、希望,孩子知道他的行为会引起什么样可以预期的后果,主动权在孩子手里。。 跟孩子建立心理疆界、训育儿童自律、给孩子实施行为后果法和自由选择法,并非意味着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还会反抗、会困惑、会宣泄由于 愿望无法实现而引发的痛苦情绪。这和惩罚、管教手段所引起的痛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训育旨在培养儿童承受痛苦的能力,所上起的痛苦属于“成长的烦恼”,是迈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儿童进行选择时,是选择“对我最有利的情况”,将来无人监督,他还是能够自主的这样选择。惩罚、管教的效应恰恰相反,仅仅是强迫儿童压制自己的本性,屈从“对爸爸妈妈最有利的选择”,而不是自律,一旦离开父母的高压监督,孩子要么胡作非为、要么无所适从。 自由选择法就是练习控制情绪的最佳手段:要么选择发脾气、让事态变得更加糟糕;要么选择冷静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每天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自由选择,就是一种促进神经元链接、增强智慧和信心的练习。 当宝宝尝试做一些他力所不及的事,或者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办事,这常常是引起冲突及宝宝哭闹的原因,尤其是两岁以后,爸爸妈妈有必要问自己,是不是挫伤了他的信心。过度疲劳 过渡疲劳本身表现为发牢骚、暴躁,最后为哭喊。到一岁时,宝宝的生活充满着新的经历,使得他热情未减,但体力已不支。宝宝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放松到足够的程度,睡好觉。或者抱在怀里、坐在膝上听故事,安静一段时间可起到有效的作用。 每种哭闹的原因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爸爸妈妈可以自己尝试着去解决,如果是饿了,自然要喂东西给宝宝吃。如果宝宝气到大发脾气,大哭大闹,爸爸妈妈不要对他喊叫,也不要试图与他讲道理或者事后惩罚他。分散注意力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开始一个新游戏或给一个新玩具,他很快就忘记流泪的事。最好是完全不把这次发脾气当一回事,发作过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