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昨天会接扔给他的皮球了,每次接到都哈哈大笑,还努力把球推给你。我努力重复过程希望强化他的学习和与人沟通的成就感,让他的学习人生保持兴趣和快乐!(摘录一点共勉)
“学而时习之”“教之道,贵以专”--谈真知与儿童智力的培养
做父母的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有良好的智力,成人也一样。然而智力是什么?怎么培养孩子的智力?
说到智力,智慧,似乎只和大脑有关。然而古人所用的词:聪明、耳聪目明、心灵手巧……却都包含着对感官、肢体的描述。
什么是真知?怎样获得真知?
其实,真正的知,是身心整体对外界的感触、感觉、感知、想象、思考。真正的知,一定是通过行得来的,也一定能够行,能够在行中保持身心的高度协调和统一。知行合一,才是真知。
真知的培养在于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真正的学习,包括观察和仿效实践两个过程。从本意上看,学是仿效,习是实践。学习要求以仿效为目的进行观察,观察了之后与仿照实践。前者为知,后者为行。相对于学,习更进一步强调了实践。习的本意就是小鹰在练习飞,飞,就不仅是大脑的事情,还需要翅膀的参与,全身的参与,心与身的协调一致。(可参旧帖学而时习之 )
“学未至于乐,只是未学。”学而不习,不可谓真学,也不可能“说”。 这种学、习之说,不是学会了语言的发音、背会了驾驶说明书,而是在发现能够与人交流的兴奋中、在学会开车、游泳时的激动与兴奋中体现出来了。说,有点象是一种如发烧友一样全身心都得到体验的快感和乐趣。
学而时习,所学在我,才是真学,才是真知。学而不习,所学只是文字,是“圣人之糟粕”。
真知不是空想,也不能空谈,需要有真实的体验。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养过的才真能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乐;都知道老虎会咬人,程子发现只有被咬过的人才会提到就会变色,因为只有他真知道被咬之痛;哑巴吃黄连,所有有深刻体验的人都发现语言是多余的,不足、也不能为外人道。
学而时习,包括大脑和全身器官参与的整体、全身体验产生真知。有了真知,人的行为可以是一种自动化、下意识、不动脑筋的反应。这也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一种表现。
真知与假知、不知。真知必能行。
真知几乎根本不需要经过大脑去思考判断。“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闻到恶臭已经恶了,看到好色就已经好了。不需要再经过大脑进行一个逻辑判断。当人在看一副裸体绘画时不断提醒自己“这是艺术!”的时候,显然并不真的认为“这是艺术”。
人需要赌咒发誓的时候,已经预示着他未必能遵守自己的诺言;在“此处禁止小便”的牌子下,前面一定有人小便过。人在极力使自己记住、相信一个道理,却不能按照这个道理做的时候,只能说明他还未真信、真知。
孟子“月攘一鸡”的比喻就是说,要真知道偷鸡不好,马上就会停止偷鸡,而不是减少每天偷吃的数量。真知道一件事情不该做,一种习惯不好,就会如恶恶臭,把这种事情当成臭狗屎一样不去碰,而不是说“一天少吃一点”。
知行合一
王阳明先生提倡“知行合一”“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其实,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身行,就是身知,心知,即是心行。脚后跟也可以“知”。说到底,知行合一要求人做为一个整体,整个身心的活动和体验。
专心体验是智慧之源
怎么样才能获得真知?真正的智慧?
“学而时习之”可以一言以蔽之。
抽象一点说,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注意、全身心投入去感觉、体验、实践。
从儿童到成人,都无过于此。儿童可以养德开慧,成人可以补弊纠偏。培养智仁勇之德,达真、诚、至善之境。所以三字经说:教之道,贵以专。子曰:修己以敬。说的都是专心。
“学而时习之”“修己以敬”“知行合一”“仁”“教之道,贵以专”是古圣先贤自己的亲身体会。在现代,做为一名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儿童的观察,也同样发现了这一规律。而其追随者,也不断地印证着这种规律。虽然两者的认识角度和程度不同,观点却有极大的相通之处。
学习的天性
儿童模仿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儿童的主动运动源于建立在理解之上的复杂心理。
感官、运动与智力
人们一致认同儿童的感官对儿童心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人会怀疑聋哑人或者盲童在自身的发展中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因为视觉和听觉是心智的大门,它们被称为“智力器官”。
真正的“运动特征”是与人类的心智紧密联系的。
人们难以接受这个想法,即运动对于人类道德和智力的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对于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来说,运动甚至要比那些所谓的“智力感官”发挥的作用还重要,这种观点似乎是对流行看法的一种挑衅。
人类的双手不仅是运动的器官,更是心智的执行器官。
言语的出现以及劳动中双手的应用是儿童心智运动的两种外在形式。(马克思也说劳动创造了人,人通过手劳动。脚趾头何尝不是,只是不如这两者影响大罢了)
敏感期、专心:
阶段性、按“时”出现的“敏感期”使“儿童的发展受短暂的敏感性和暂时的本能天赋的指引,使儿童仅仅对某些东西敏感而对其它东西熟视无睹。专心致志于目前的生活。
儿童在活动中蕴含了全部能量与热情。
无论哪个儿童在观察小东西的细微处时都会兴致勃勃,它们对他不再是感官印象,而是一种“爱心智力”的表达。
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事物最小的细节,他们肯定会蔑视我们。儿童会把我们看做低等的生物和无能的人,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不知道如何观察事物。成人感官迟钝,对很多有趣的事情视而不见、麻木不仁。
学习的结果,“肉体化”,所学在我
“道成肉身”“肉体化”
人类那生机勃勃的精神必须“肉体化”,以便他在世界中表现自己、表达自己”
本能和肌肉都在等待意志下命令,
蒙台梭利还提到了一个心理学家提出的“肌觉”“肌肉记忆”的概念,我感觉李阳英语、儿童诵经似乎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肌肉记忆这个能力,但只发展这个,也是一种偏废。正如小孩能够跑了,一定要让他跑一万米来证明。完全没有必要,有这个时间可能又学会游泳、滑冰、唱歌了。具有了这种能力,知道如何保持,早晚都可以用。
就背诵来讲,不要干扰、污染孩子的心理,背诵的能力一生都会存在。摇头晃脑、大声朗读仅仅是辅助手段之一,调动的是听觉和口腔、面部肌肉。进一步,其实完全可以用更广泛的如借助理解、实践等多种手段调动包括大脑在内的全身器官组织的体验与记忆。不必单纯用枯燥重复的肌肉记忆,为难大脑去记忆。
这也是我觉得有人让小孩死记硬背大量经典是误人子弟的原因之一。能背并不奇怪,学而时习之,需要的时候就能背、能用才是目的。儿童不是只长了个脑子,全身都需要充分发育,都有很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因此错过了开发潜能的黄金时期,很让人惋惜。
孔子、王阳明说的是自己的体会,蒙台梭利说的是自己观察的结果,得出的是同样的结论。
在多元化,大师满天飞的社会里,人可以不相信任何人。但家长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