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09/04/18 00:17:55 标签:手足口病

:1.什么是手足口病?

答: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各地流行中常见的病毒型别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可散发,也可引起局部的流行。本病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儿童感染病毒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口腔炎(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部、足部、皮肤出现斑丘疹,并很快转成疱疹,患儿多有低热,病程7天左右,一般症状较轻,常可自愈,偶可出现肺炎等合并症。特别是肠道病毒71型,除可引起手足口病外,还可引起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等多种严重疾病。

2.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答: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②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③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④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3.手足口病怎样与水痘区分?

答:小儿手足口病因为与水痘很相似,不好鉴别,所以家长更应该仔细观察。一般水痘是呈向心性分布,也就是以头、面、胸、背为主,随后向四肢蔓延;如果孩子染上了手足口病,一般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等部位会出现皮疹,呈离心性分布,皮疹的颜色是红紫色,少数患儿波及四肢及臀部,躯干部极少。

4.手足口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答: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