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教育启示录

09/05/12 10:49:06 标签:

A.在瑞士日内瓦,每天到了中小学生上学或放学时间,一些路口就会出现一两名女交通协管员。如有孩子穿越路口,即使路面没有车辆,她们也会站在路中间,举起停车牌,直到孩子安全通过。 
 
  
  儿童是花朵,是国家的未来,或许瑞士人嘴里不这样说,但他们在身体力行地给予儿童无微不至的关怀。
记者有一次因3岁女儿咳嗽得厉害,便带她到日内瓦一家儿童医院检查。刚进医院门诊大厅,迎面就看到一个约两米长、半人高的大鱼缸,五彩斑斓的鱼儿在里面悠闲地游来游去。本来烦躁不安的女儿立刻被吸引住,平静了下来。绕过鱼缸,更是别有洞天:儿童摇椅、电动汽车和布娃娃等摆放一地,医院门诊大厅犹如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进入诊室,见到医生,女儿又有些紧张,但笑容可掬的医生立即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大玩具箱,里面各种玩具应有尽有。  不论在医院,还是在其他公共场所,瑞士有关方面显然十分重视为儿童创造无忧无虑的游戏环境。在日内瓦,可供儿童自由奔跑的大草坪随处可见,无论住在哪里,附近都有免费儿童游乐设施,如秋千、木马和滑梯等。  瑞士小学生功课太松了,整天就是玩!这是许多身在瑞士的中国父母常说的一句话。有一次,一名瑞士小学老师动情地对一名中国小学生大加称赞,说这孩子真是太聪明了,看图识数能力特别强。但这个孩子的爸爸却不以为然,客气地问老师:谢谢你对孩子的夸奖,不过我想知道孩子有什么缺点没有,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没想到,这位老师听到这个问题后竟然一时语塞,似乎不能理解这位中国爸爸何以问出这样一个问题。犹豫了一会儿,这位老师疑惑地反问:他只是一个孩子啊,能有什么缺点呢?!  这位老师没有用天使花朵之类的漂亮词藻来形容孩子,但从她的神情能够看出,孩子等同于天使显然是她的坚定信念。瑞士从社会到个人能够设身处地、事无巨细地为孩子着想,看来正是出于这样一种信念。B. 瑞士:标新立异养孩子 
 
 
 瑞士人在为孩子填户籍卡中的财产状况,写的都是时间二字。他们认为,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来说,他拥有时间这笔巨大的财富。不喂孩子吃饭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吃饭时, 洋阿姨则只把饭盘放在孩子面 ,大点儿的孩子用勺子就餐, 孩子用手抓着吃。凯凯不会抓着 ,呆呆地坐在那里,洋阿姨只是 比划,启发孩子吃饭,始终不喂 他。吃饭时间结束,小凯凯没吃的 饭菜就被收拾走了。后来,洋阿姨 告诉凯凯妈妈,瑞士人是从来不 喂孩子吃饭的,孩子若是饿了, 自己就会吃的。 孩子不会做的事,阿姨只是 在必要时给予话语上的鼓励和暗 ,大人不强逼他去做,也不包 ,因为这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的独立行为”,而个性受到压抑的 人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 而不会做别人没做的事,这样就会成为没有独特性格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创造性呢?瑞士人强调孩子的自主行为。凯凯妈妈说,她虽然心疼儿子,但还是很赞

同瑞士人的某些教育方式。孩子有孩子的自由,比如有的孩子不睡午觉,阿姨
就让不想睡觉的孩子到别的房间去玩,但不能干扰休息的小朋友,这是自由的限
度,我们中国人叫纪律。瑞士阿姨不太强调纪律,例如坐要坐直,站要成线等等。
她们倡导孩子独立自由地玩耍,而不过多地限制和控制孩子的行为。
  母亲一只手抱孩子在瑞士商店门前的广场上,我总能看到不少年轻的妈妈将

汽车稳稳地停下来后,便从车厢内抱出个婴儿,然后一只胳膊挎着他,孩子的脸
朝外,小胳膊小腿横伸着,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即使在冷风飕飕的冬季,
她们也不给孩子遮盖着,挎着孩子从容地进出商店。
  每当这时我就想到,这要是在中国,大冷天里抱着孩子,家长总是用两只手
把小宝宝搂在怀里,让孩子脸朝大人的胸膛,左掖右挡地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
  而瑞士人从不这样做,他们认为,刚生下来的孩子就像一粒种子,需要一定
的生长环境。大人不可以过于控制孩子,要给孩子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一
只手抱孩子,他们的小手小腿就可以自由活动,眼睛可以观察更多的外界事物,
全身可以充分地与阳光、空气接触,这会有利于孩子适应自然环境。 C. 青梅竹马-瑞士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瑞士统一幼儿园和小学教育
孩子有权说
有朋友告诉我说,听到你们诺诺一直在哼着关于“L'amour”()的法语歌,好象不好吧,太早熟了!当然不好了,5岁的小女孩懂什么爱不爱的,这么小就唱情歌,那还得了,长大了怎么办?

唉,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估计来自她班上的同学,这里的人真的很早熟。
 
性教育从三岁开始?
 
我估计小孩的早熟与学校的教育有关,你看,当诺诺3岁在托儿所的时候,我就看到他们的玩具洋娃娃,穿着衣服的时候没有什么异样,但是一脱衣服,居然都有生殖器,跟真的一模一样;更傻眼的是,教室的墙壁上还挂着脱光的小朋友的裸体图,名叫《认识我们的身体》,旁边标着每个人体器官的法语名称,清清楚楚地没有一点遮羞布,简直到了亚当、夏娃吃禁果前的伊甸园了。
性教育从3岁开始,好象早了点吧。
学校风气催促早熟
 
自从我们搬入这个美丽、安静的郊区后,就发现了一些问题,问题来自于诺诺的学校。诺诺班上的同学,大都有自己的“Copain”(男朋友)“Copine”(女朋友),所以诺诺也迅速找了个,还回来告诉我们是谁,叫什么名字。这也就算了,问题是女生还因为抢男朋友经常吵架呢,比如早上进教室前排队,老师要求两个小朋友手牵手排队进入,于是为了和谁牵手的问题,大家开始比拼了:你光速度快是不行的,被你牵住的人家的手还是会抽掉的,这就要比谁魅力大了,主动来拉你的手。嘿嘿,一批豆大小鬼你争我抢地争夺与男女朋友的牵手权,很好玩,令人哭笑不得。
课堂内外的情人教育
 
更大的问题来自于学校的老师,情人节快到了,老师居然在课堂上解释道:情人节是男女朋友的节日,要送鲜花,还要互相Faire bisou(亲吻)的,还对着空气做两下亲吻示范-这都是诺诺回来转告的故事,接下来的日子她当然很积极地等待着有人给她送花了;真到了情人节,很遗憾,没有人送,她居然忘记了这件事,我也不想多事提醒她,呵呵。住我们楼下的中国女士是我老婆以前的同学,虽然嫁了瑞士人,在生活方式和观念上与本地人已经比较接近了,但也很不习惯这种西方人的习惯,她讲了一个小故事,说:你家诺诺和一个同龄小男孩在小区公园里玩,一群比诺诺大34岁的小屁孩看到诺诺和小男孩走过来,说:我们就让这对小情人在这玩吧,Let’s go咳,这里的小孩真是早熟。我们的小孩难道要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长大后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啊?我们倒有点怀念起国内的教育环境了。
传统瑞士人的看法
 
这有什么?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也有女朋友啊!老婆的导师-斯泰特勒先生好象见怪不怪的样子,并且一说起自己的儿童时代,70岁的他就两眼发光,一脸纯情的样子,仿佛真的回到了遥远的童年初恋;导师的老婆则摇着头哼着诺诺经常唱的那首“L'amour”()的歌,问是不是这样唱的?说:咳,这是首法语区的古典儿歌,歌词是说要爱朋友、爱大家,我们小时候也经常唱的。我不知道中国人的观念是怎样的,其实,小孩子的爱是多么的纯洁和无邪啊,他们的爱里面是没有任何杂念、没有性意识的,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老导师语重心长的说。
纯洁的小狗之爱
 
嘿嘿,多年前,在还没有孩子前,我好象也看过类似的儿童心理学的书,说这种儿童的,是一种很美好的感情,跟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甚至爱小狗的爱都很相像,跟成人世界的爱情恋爱完全不同,所以有个美国的女心理学家给这种爱取了个名字,叫小狗之爱
中国古人其实对此更有研究,创造了令人充满遐想的、感到无比纯真的一个成语来描写这种两小无猜的爱-“青梅竹马

D.
感受瑞士儿童规则教育

   
编前语:多有忧国忧民之士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国人应提高社会公德意识,但长期以来并未见有显著改善。须知,教育应从孩童开始,公德树立尤应见小见微!
  瑞士人极讲规则,以至刻板,这是世界公认的。我有幸随北京市教育考察团到瑞士,印证了这一点。
  到瑞士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华人,名叫楠林,第一次见面谈到她女儿的一件事时,就让我对瑞士的规则意识不由地刮目相看:去年9月,楠林回国探亲,从国内买了一条小狗带到瑞士。按照瑞士法律,养狗需要到宠物协会登记,因想到当年还剩下不到2个多月的时间,就想等明年再办领养证,也可省几个花费。可是她女儿坚决要按照规章制度给小狗办证,说这是理所应当的事。面对女儿纯真的要求,楠林觉得省这笔钱很惭愧。
  说起对孩子的规则教育,楠林认为瑞士很有自己的特色。这里没有政治课,但孩子们都很遵守规矩,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小学低年级时,瑞士老师就很具体地教他们怎么过马路、如何帮助家长进行垃圾分类等,而不是讲大道理,孩子们乐于模仿,也容易学。
  在瑞士小学,每个教室门口,都有一个分很多小格子的架子,每个格子上面贴有学生姓名。格子里放着一双双干净的鞋子。孩子在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都会自觉换鞋,并将自己的外衣和杂物整整齐齐地放在格子里以保证教室的清洁。
  瑞士的垃圾是分类处理的。在德语区,每家的垃圾袋多达5个,一个装生活垃圾,比如剩菜、果皮等有机物;一个装报纸和废纸、一个装玻璃瓶子、一个装塑料瓶子、另一个装一般性的生活垃圾。瑞士的大人小孩都不厌其烦,对垃圾认真分类,投入不同的垃圾箱。据了解,瑞士进行垃圾分类已有三十多年了。瑞士人非常爱清洁,很少乱丢废弃物。他们不仅家里窗明几净,多数公共场所也是如此。这显然是有效的规则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的结果。
  在瑞士,城市交通的流畅与公路的宽度不相干。瑞士城市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山角里,公路狭窄,多数是双向单车道,大街上几乎没有指挥交通的警察,车辆与行人仅听凭红绿灯的指挥,但交通之流畅居然世界闻名,诀窍全在行人与车辆的默契和单行线设计的合理。瑞士的公共汽车上没人卖票,也没人查票,车票是在站台上通过售票机自动销售,乘客买票全凭自觉。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