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快14个月了。一个偶尔的机会,红豆吃到了第一颗奶糖。小人儿高兴地拍着小手,反复品味。她欣喜的样子,让我考虑开始给她吃糖。所以,我在超市精心为她挑选了一款进口的牛乳糖。
2009年5月17日晚,红豆外出回家的路上情绪非常焦躁,哭闹不休。到家以后,我递给她一颗牛乳糖,她立刻象变了一个人,非常乖巧、非常高兴,一个劲地告诉妈妈“好吃”。她的样子快乐而满足,我感谢糖的魔力。
可是,红豆的爷爷奶奶责备我,现在不应该给孩子吃糖,会吃坏她的牙齿。
真是这样的吗?
我认为,按照自然法则,动物会本能地依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不同的食物,比如生病的鹿会选择某些草药。人类和所有的动物一样,孩子既然选择喜欢吃糖,这个选择就存在合理性。为什么要剥夺孩子如此喜悦幸福的感受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教授说:
1)糖、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能量的三大来源,其中糖尤其是葡萄糖是支持大脑正常运转的唯一能源。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高甜度的食物可以作为能量提供给孩子,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2)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说,喜爱甜食是人类的天性。在自然环境恶劣的远古时期,人类寻找食物时发现,苦的、涩的食物不仅口感差,而且不能很好地补充体力。有些苦的东西还是有毒的,吃了之后身体不舒服。相反的,甜的食物口感佳,吃了之后有力气。由于自我保护机制的存在,人类对苦的东西产生了本能的排斥,对甜的食物更加喜爱。这一习惯在人类的基因中祖祖辈辈传递下来,人类渴望甜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吃甜的食物顺应了这种人类本能,因此对于孩子的生长速度是有促进作用的。
当然,物极必反,糖吃得过多却危害健康:
1)作为一种高能量类、纯热性食物,吃得太多会导致热量摄入过量,造成肥胖。
2)喜欢吃糖的孩子往往有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孩子吃惯了糖以后,对其他富有营养的东西往往不感兴趣;另一方面,糖对味觉的刺激较为强烈,吃糖过多可使舌中味蕾对味觉的感知阈增高,本来味道不错的东西吃起来都变得淡而乏味了,自然激不起孩子的食欲,天长日久难免造成营养不良。
3)多吃糖还会影响肠道对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不能满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也受到影响,抗病能力下降,使孩子容易得病。
4)蔗糖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而葡萄糖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需要含有维生素B1的酶来参与。儿童如果长期摄入糖分过量,消耗掉大量维生素B1,造成维生素B1不足,最终就会影响到葡萄糖的氧化,产生较多氧化不全的中产物,如丙酮酸、乳酸等。这类物质过多,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孩子表现出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等。
5)从人体酸碱平衡的角度看,孩子吃了过多的糖和碳水化合物,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如丙铜酸,它会使机体呈酸性状态。人体机能为了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会迫使体内的钙、钠等碱性物质参加中和作用,以达到平衡状态,这会减少孩子体内的钙质。钙质不足的孩子会出现骨质疏松、肌肉硬化、调节血压的机制紊乱等症状。此外,体内钙质减少,会使孩子的眼球弹力减弱,容易患近视眼或者加重孩子近视的程度。
6)吃糖太多又不及时漱口,会使口腔里的酸度增加,为乳酸杆菌的繁殖生长创造条件,使牙齿脱钙、溶解,形成龋齿。
基于上述吃糖过多的危害,我们应该注意避免孩子过度依赖甜食。但是,矫枉过正的情况同样应该避免。专家们认为,在两餐之间适当给小儿吃一些糖果和含糖食品,不但能调剂口味,还能起到补充能量的作用。但应注意:
1)儿童的食糖量每天应控制在每千克体重0.5克左右,比如,体重为15公斤的幼儿,每天吃糖7.5克为宜。随着年龄增长和体重增加,食糖量可略有增加,但儿童不宜超出每日24克体重20千克的小孩,每天吃糖不宜超过10克。
2)饭前饭后不要让孩子吃糖果。
3)睡前2个小时不要让孩子吃糖果。
4)不主张孩子吃糖时间太长,不要连续吃,比如棒棒糖。
5)让孩子养成吃糖后漱口的好习惯。
我认为,与其剥夺孩子吃糖的快乐,不如全家人一起努力,科学地掌握孩子吃糖“适量”这个“度”,让红豆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