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赫的儿歌,我大多存在电脑、手机、MP4里,以便随时随地放给他听。VCD碟片只有2~3张,由于他只喜欢听其中一张带卡通画面的,配乐比较欢快,久而久之就只放那一张了。
老看一张碟,我觉得有些单调。于是前几天上街,又给他新买了两张VCD碟片,想回家换换放给他看。里面的儿歌多是在电脑、手机里存放着的,只是多了卡通画面应该会有些新鲜感吧?
结果回家放给他听,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刚开始,我说:“妈妈放儿歌给你听好不好?”峻赫很兴奋,坐在爬行垫上,一个劲的盯着电视机看,还颠颠的。可画面一出来,情况有了变化,小家伙先是一愣,接着不乐意了,很急躁,啊呀呀的说个不停,脚乱蹬。我以为他不喜欢听这首“健康歌”,就说:“妈妈换一首好吧?”转换期间,小家伙安静了一会。下一首是“一分钱”,在手机里放的时候他挺喜欢听的,还没等我松一口气,小家伙又闹腾了,比刚才还厉害。没办法,我又接着换,如此反复好多首,小家伙居然“哇哇”大哭起来。我顿时没了主意,赶紧停下来,把他抱起来:“怎么了?小宝贝,这不都是你喜欢听的嘛?今天怎么不想听了呢?”峻赫不理我,照旧哭的很大声。“那好吧,妈妈给你放你最喜欢听的‘童年’好不好?”我还不死心,好在这盘新买的碟子里就有。“童年”的音乐响起来,峻赫止住了哭泣,可是一看画面不熟悉,又不愿意了。我只好试着给他放天天听的那一张。第一首就是“童年”,钢琴声一响,两个小朋友一蹦一跳地跑出来开始唱“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峻赫马上笑了,开始随着音乐颠起来,看着他挂着眼泪的笑脸,我真是可气又可笑。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开始反思:说他不喜欢听吧,像“春天在哪里”“读书好”“蓝精灵”等,用手机和MP4放的时候,他都很乐意听的,从来没有出现过“哇哇”大哭的状况;说画面不好看吧,也是他喜欢的卡通画面,又不是他不感兴趣的小孩子跳舞。那同样的儿歌,用不同的方式放出来,怎么就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难道是小家伙有了固定思维?认为:只要是从VCD里放出来的儿歌就应该是他一直听、一直看的那一张。结果做好了准备,发现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才会发脾气的。
这是秩序敏感期的前兆吗?我很困惑!
正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