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有一段时间喜欢随地而坐,不论在哪,这样很不卫生。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在地上打滚,对性格影响不利。究其原因,听我妈说是跟小区的星星学的。事态严重了,前些天,我妈、老公和我三个人开了09年第一次全家会议,大家一致认为一岁左右的小孩模仿能力很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长此以往下去,将影响小萝卜的健康成长,决定在以后的交往中尽量避开星星,不要同他在一起。古时孟母三迁,我们没有那个财力到别处买房子了,只能一天三避吧。
会后第二天,我们准备实施计划。我妈和我一出门就看见星星外婆抱着星星来了,正想避开,星星外婆就叫,小萝卜,再见了,我们要搬走了,到东山去(注:东山原是广州的一个区,现合并到越秀区了,那里教育质量很好),下午就走。一问,原来是星星爸爸部队分的房子,为了星星能够在一个好的环境下成长,他们举家搬走,现在的房子要出租了。我们向他们道了恭喜,同时心里很复杂,像打翻了五味瓶:有羡慕、有欣喜、有失落。原想避开别人,想不到被别人避开了。
我查找了些怎样给小孩找伴的资料:儿童的许多行为不是天生遗传的,除了家长、教师和社会有意识、有计划培养教育之外,还有榜样的作用。特别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个性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榜样对儿童的影响作用远比青年人、成年人大得多。儿童心理的发展常常是凭借对周围人的语言、行为的模仿而进行的。一岁左右,就能模仿大人的语言和动作了。三四岁以后,模仿能力发展更快。什么开飞机、开汽车,什么娶亲、出殡……都要模仿了。因此,周围的人(尤其是家庭成员)举止文雅,他的举止也会文雅;周围人言语粗俗,他的言语也会粗俗。
两兄弟中的哥哥,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父亲博学多才,于是老大受其熏陶,也手不释卷;而弟弟却是从一岁后就寄养在姥姥家,舅舅是个球迷,小外甥也就近朱者赤,迷上了玩球,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两个孩子生活环境中模仿对象的不同,日积月累,便使两兄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爱好和个性。
儿童两岁时就要与同伴玩耍,到了五六岁,没有伙伴同玩时,还要与想象中的伙伴一同游戏,一同起居,一同饮食。到了十多岁,儿童就喜欢成群结队地游戏了。做父母的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好群的心理,去教育孩子,发展孩子的身心。有的家长怕孩子学坏,对孩子实行禁锢措施,这会限制儿童的心理发育。正确的做法是要帮助孩子选择品质良好的小伙伴,促进小孩子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健康,互相影响,健康成长。
不到一岁的小萝卜在爬他的麦当劳床
一岁的小萝卜在开和他同一天出生的同小区的小朋友的电动汽车
正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