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久,如果让优爸仔细回忆先前所作的工作,确实很难,但总的原则却是有的,大致为:吃饭应是快乐的,真得关怀孩子,孩子是饿不坏的,“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户外运动好处多,断绝零食,给他真得生活,独立性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提前通知,参与准备,固定位置,与大人一起就餐,榜样示范,尊重孩子,不怕麻烦,积极鼓励,不消极暗示,全家态度统一,不威逼利诱,功夫在餐外等等。
人之所以为人,当然与一般的动物是有大区别的。多数动物妈妈们将食物找来送到孩子的嘴里,再去找下一口食物就行了。人不应如此,除了睡觉外,一日三餐在人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部分,如果一个人每次吃饭时都不快乐,那么很难说他是快乐的,很难说这样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这应不是大人的初衷吧。人不能象低级动物一样吃饭,这是基本的原则,大人不应为吃饭营造紧张气氛,请放松心态,为孩子创造一个气氛轻松的餐前及就餐环境。让他感觉到吃饭是一种乐趣,这很重要。别为了一口饭,弄得全家紧张,很不值得。人不是一般的动物,人的胃也不是一般的容器。比如一个空碗,你每次都可以满满地往里盛等量的食物,但人的胃不是碗,人吃饭不会每顿饭都等量。大人们请自想,你每次的食量是相等的吗,不论劳累、不论健康、不论心情、不论饭菜优劣,你每次吃的都是等量的多吗?显然不是。既然不是,那么你又何必苦苦地追求孩子吃地等量的多呢?还要知道,孩子正在生长发育中,身体各系统尚不稳定,影响饭量的因素要比大人多得多。
说到影响饭量的因素,大人们在一味追求每顿超量的同时,是否真得做到关怀孩子了呢?他正在出牙,牙龈疼痛,你可知?他上顿被你喂多了,现在肚子还饱着、胃还难受着,你可知?今天他没出去运动,还没消化,你可知?你做的饭菜,一如既往地不好吃,你可知?你刚才训了他,他还不高兴呢,你可知?他因为玩累了,刚睡着,你就把他叫起来吃饭,你试试!真得关怀孩子吧,只有真得关怀孩子,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切实地解决问题,才不会把孩子的胃当成一个碗,才不会只管将食物往里装就简单了事,才不会一旦装不进去,就困惑、就苦恼、就迁怒于孩子的不好好吃。
孩子虽小,知道饱饿。即便是新生儿,如果饿了他也会用哭来表达,何况幼儿。别怕他饿着,以目前多数家庭的饮食条件,孩子是饿不坏的。这一顿不想吃少吃点,下一顿时饿了自然会吃得好,何必追着、逼着,“吃一口吧,再吃一口。”如果是纠正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完全可以“狠心”用此招,冷静地想想,一两顿饭不吃对健康能有多大影响,而没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却一定会长期地影响他的健康,孰重孰轻?
俗语说“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是我们的先人经过长期的育儿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现在看来也还是很有道理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这句话可能要比以前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怕孩子感冒的,衣服穿得是里三层外三层,而经常感冒的却也多是这些孩子。怕孩子饿着的,大人卑躬屈膝,象填鸭似地塞满肚子,孩子也不见得就比别人壮实,即便是胖些,也不是什么好事,一来多是虚胖,二来给代谢系统增加负担,更易因生病而影响发育。小儿本就脾虚,如果一味填塞,导致脾胃更虚,得不偿失了。要弄明白,孩子吃得多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孩子胖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孩子健康或者更准确地说健壮才是我们一致追求的。优优的饭量并不大,这是与周围的比他小几个月的孩子比较得来的,但在附近却没发现有哪个孩子发育地比他更好。也常听有人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吃得不少但就是不长。这些例子就很说明问题了。再说了,小孩的饭量是没有标准的,每个孩子的饭量也不尽相同,不要看着别人的孩子吃得多,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吃得少了,饭量的多少不能与别的孩子比,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吃得一直不是很多,但也饱了,发育也很好,那就不少。如果稳定的饭量突然减少,那才是少了,很可能出问题了,需要尽快分析解决。
户外运动的好处,应该是都知道的。但确实有些家长很少带孩子在户外运动,特别是冬天。还有一点要提醒,在家里不闲着并不等于户外运动,哪怕是尚不会走的婴儿,大人抱着在室内和户外,对他的精力的消耗是不一样的,这是优爸从优优那儿总结出的经验,因为两种不同的情况,睡眠截然不同。一年四季,坚持户外运动,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接触纷繁事物,除了强健体魄、开发智力,对孩子的睡眠、吃饭等是很有裨益的。
吃饭是人生活的一项内容,是每个正常的人都应该会的。聪儿爷爷目前是“冯德全儿童潜能研究所”的专家,在他近期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既然教育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更好的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这是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很好诠释,其中的意味,是很值得思考回味的。给他真得生活,让孩子自己吃饭,是他必须学会的,“独立性”是一个孩子不可或缺的品质,你能喂他一年、二年,但能喂他十年、二十年吗?你可以喂得出他的肉,但你会同时喂丢了他的自信。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些孩子上小学了还需要大人喂,试想,如此能力,如此没有独立性,怎能在同学面前有自信。不能自己吃饭,绝不仅仅是一项生活技能的缺失,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的性格品质的沦陷。曾看过一个事例,一个将上大学的女孩不会自己吃饭,平时都是爸妈喂她,有人问她父亲上大学了怎么办?答曰:陪读,继续喂。问以后结婚了怎么办?答曰:丈夫喂。问有了孩子怎么办?答曰:孩子喂。言罢父亲自己亦觉可笑,失声而笑。这个例子比较极端,难辨真假,但却真实地反映了问题。常有人为婴幼儿的教育而迷惑,理解了“生活即教育”后,问题就变得简单了,给他真的生活,就是给他好的教育。
当孩子玩得正兴起时,大人突然打断他,他难免会产生不情愿或反抗的情绪,所以无论你想改做什么,都应提前通知他,告诉他接下来要做的事,给他缓冲时间,以做好思想准备,到时再叫停应该会容易地多。这个道理如果想通了、用活了,相信可以解决孩子很多时候的所谓的“不听话”。饭前也一样,先通知他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要开饭了,准备工作也要让他参与,程式化的准备工作,会让他从心理和生理上作更好地调整,他会充满对用餐的期待,等会乖乖坐下吃饭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了。每次吃饭前,优爸都会让优优自己找围嘴或罩衣,有时不用吩咐,自己就找来了。“爸爸搬不动椅子,谁来帮帮我?”“优优、优优。”优优帮爸爸将椅子“抬”到餐桌旁,接下来就是洗手,这是每次饭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洗完手后爬上椅子吃饭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一家人围在餐桌旁一起就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应该让孩子也参与其中,而不应将他孤立出去。应该让他在大人的餐桌前有一个固定的属于他的位置,这也算是对他尊重之一种。优优小时,优爸让他坐在爸爸腿上吃饭,准备二把勺子,一把优优拿着,喂自己或爸爸,另一把优爸拿着,喂优优或接住要掉的饭。后来,优优就有一把自己的餐椅了,位置是固定的,在优妈和优爸之间。
大人应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有些人到处抱怨孩子挑食、偏食等,而其实自己就是挑食、偏食的人,有如此模范,孩子又怎能不如此?
尊重孩子,象早教一样,更象是一种观念,一旦观念确立,很多事情就都好办了。在大人旁边给他一个固定的位置,是尊重;吃多少,让他自己说了算,也是尊重;饭掉了、撒了,静静地收起来,该擦的擦该洗的洗,需要不怕麻烦,也是尊重,这是尊重孩子,也是尊重客观规律,这个阶段,运动协调能力还不完善,掉撒是正常的,并非故意。当然也有故意的,须另作处理。优优每次吃饱后,都会用手轻轻地拍拍肚子,表示他已经吃饱了,优爸也不再逼他,自己爬下椅子玩去了。
要积极暗示,不要消极暗示。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低估。孩子有了好的表现,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表扬鼓励,这是对他的积极暗示,这会成为他继续良好行动的动力。大人之间谈论哪种食物不好吃,表示不愿吃某种食物等,这是对他的消极暗示,这会成为他养成良好习惯的阻力,甚至是反动力。
全家态度要一致,不只适用于吃饭时,它适用于育儿的全过程。一个大人一个观点,如果众说纷纭,教育的方向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有人强硬坚决,同时有人软弱迁就,这种环境是惯坏孩子的温床。其实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弹性还是比较大的,就象给孩子讲故事,照本宣科,不错,以故事人物根据需要编造,也不错。育儿的事,很难立时判定谁对谁错,但全家保持一致是关键。
追着喂、逼着喂都是不对的,吃得多少先不说,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在求他吃饭,于是将吃饭作为提条件的资本,故意慢吃,答应了条件再快吃,如买玩具、玩玩具、看电视等。这种情况,也不是孩子的错,是大人的原因,也有大人主动提出利诱的条件来喂饭的,更是大错特错。大人应以身作则,从小让他看到,吃饭要专心,不能看电视、看报纸、谈事情等,吃饭就是吃饭,不能以此作为条件提出其它要求,即便提了也得不到满足。再不吃就只好饿着了。
其它如断绝零食等,道理是很浅显的,就不赘述了。
以上所说,是指养成独立地好好吃饭习惯所适用的原则,对于那些已经养成了不好好吃饭习惯的孩子来说,只能做个参考,矫枉过正,“狠心”一点也是没办法的,这个时候对他“狠”一点其实是对他真地好,是大爱。
有一句话说,“功夫在诗外”,其实,让小孩吃饭也是的,功夫在餐外,在玩耍时将一些事情与吃饭联系起来,趁机告诉他吃饭的好处,或利用故事人物巧妙修改情节,让他知道,大家都好好吃饭,等等等等。通过孩子吃饭,能反映出育儿的质量,如果吃饭的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别的教育问题想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平时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能用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