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情节处理方式
情况一:孩子在三岁以内,刚开始懂事
父母不必过分干涉他,周围的人一旦严厉斥责他,或是说不好看,反而会引起宝宝的叛逆,会拼命抓着毛巾不放、吸吮着奶嘴、抱着小熊,或是不肯更换被单,有的孩子还会好不容易改掉一个坏习惯,又来一个新的坏习惯。所以,只要是不妨碍他的身体健康,就可任凭自然,不必强迫他放弃。等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便会放弃对物品的依恋,其恋物情结也会渐渐消失。当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和愉快时,那些父母的替代品便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孩子的需要,也同样帮助孩子稳定了情绪,得到了安全和快乐,从而弥补父母的不足。这种依恋的替代作用,在幼儿时期同样使孩子产生自信、自控,从而拥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
情况二:孩子过了5岁,仍有恋物情结
父母要是对孩子的恋物行为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就会产生负面效果。重度的恋物行为会使孩子根本无法离开所恋之物,一旦离开或因意外导致无法复原的话,孩子少年心理的成长将遭遇重大考验。更有甚者,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需要,其恋物行为会发展成为恋物癖。性学研究表明:性变态中的恋物癖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就已显示出明显的恋物迹象。
应对七招:
1、增加他的安全感,鼓励他成为勇敢的人。平时可能多讲一些勇敢孩子的故事给孩子听,告诉他:“许多小朋友与宝宝一样年纪,但是他们胆子都非常大,从来不用长毛玩具奶嘴来陪伴睡觉,妈妈知道宝宝也是一个勇敢的小孩,试试看不要这些东西,自己一个人乖乖地睡。”或者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也很有效。
2、养成睡前良好习惯。有的家长为了解脱自己,总是对孩子说:“自己抱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被子去睡觉。”这便为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提供了最佳理由。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睡觉时不要抱娃娃、吸奶嘴等,让他什么都不要做,好好睡觉。为了让孩子在睡觉之时不感到孤独,妈妈若是能够在一旁陪孩子一些时间,直到他人睡为止,那么一定会令他非常安心、高兴。
3、借助外在力量。幼儿园的老师,疼他的爷爷或奶奶的鼓励,可以转移孩子对物品的依赖。
4、鼓励比责罚有效。鼓励孩子,赞赏孩子不吸奶嘴、不抱玩具睡觉,比责备或处罚来得有效,父母须耐心地处理孩子的问题。有些父母会使用一些过激的方式,如把辣椒涂在奶嘴上,涂辣椒具有惩罚的意味,对孩子的影响值得深思。惩罚或给予孩子太大压力,可能会令孩子养成其它更不好的习惯。
5、选择合适的时机做矫正。三、四岁的孩子,要比两岁前的幼儿较易改善。应选择孩子压力较少的年龄阶段来矫正,比如第一次上幼儿园,就不是处理问题的好时机。
6、设置一个情节。让孩子把所恋之物送给他最喜欢的小朋友。比如,孩子既喜欢那条粉红色的毯子,又喜欢阿姨刚生下来的小宝宝。可以建议他把小毯子送给小宝宝,做个小哥哥或小姐姐。
7、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多带孩子做室外活动,多交几好朋友;或者出外郊游,欣赏人文、自然景观,开阔孩子的眼界。孩子的性格开朗了,对物品的依恋自然也会减少。
正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