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8个月,奔奔终于离开我们的视线,走入集体生活当中。
早晨破例起了个早,给奔奔把昨晚就整好的书包又检查一遍,备用的裤子、牛奶、奶瓶、酸奶,再三考虑后还是决定不带零食,既然正式上学,那么就应该调整自己适应环境。一切就绪,然后才叫醒熟睡当中的孩子,洗脸穿衣。之前的奔奔大约是受我影响,从出生一刻起就是晚睡晚起型,突然截止的睡眠让孩子有些不太情愿,但很快被“上幼儿园”的行动冲淡了。少顷间变的迫不及待,连最爱的稀饭也顾不上吃就抱着书包跑出大门。
如同很多家庭一样,奔奔也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小人儿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家里的每一双眼睛和每一颗心,身为母亲的我有时在母子矛盾前因为来自上方的压力不得不委曲求全,和平第一。虽然小家伙很调皮,但是生活自理性我一直比较担忧,毕竟在自己吃饭、脱裤子拉粑粑、穿鞋这些必须的入园基本功上他相差较远,早在一月前我就刻意开始训练,但是被一次次的“和平第一”的家庭纲领所扰,每次我的强硬态度在爷爷奶奶的干预下往往是不了了之。还好,最近两天的突击训练使“拿勺子吃饭”这项技能突飞猛进,从零一步跃到过关,不用别人追着喂饭了。进而比较担忧的就是入厕、睡眠、是否拉裤子等等问题。
孩子的心里有着自己美好的世界,很快乐的走到幼儿园。老师也热情的迎接小朋友。也许真是大人低估了孩子们,奔奔并不像想象当中那么依赖家人,很快被琳琅满目的各种玩具所吸引,看来报名时的熟悉环境对于孩子顺利入托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看看同班的其他孩子,突然觉得也许奔奔属于“兴奋型”的孩子,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郁郁寡欢或者安静的乖乖就坐,他就一个人往返于各种玩具之间,兴趣浓厚。对于小床、厕所、水杯……我们一一叮咛的东西很大人很肯定的做出回答:“好,行。”
于是我带着一颗希望又忐忑的心挥挥手和奔奔再见了,奔也很礼貌而若有所思的和我再见。从那一刻起,我觉得儿子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很多,使我忽略了他襁褓之中粉嫩的小脸,忽略了他蹒跚学步的跌跌碰碰,忽略了他学语之后的顽皮吵闹……恍惚之间似乎看到他已长成一个少年小伙背着书包喊“妈,我回来了。”
虽然这一天奔奔没有哭闹,没有尿湿裤子,自己也吃了饭,但是他中午没有睡觉,有点想家里人,放学看见我的那一刻似乎有点想哭,最终,还是没有哭出来。
奔奔明天的书包已收拾妥当,早早的也进入了梦乡,我还会早起牵着小手,然后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