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过幸福之花

09/09/10 23:02:01 标签:学习 兴趣 坏毛病

在答题之前,按照惯例先介绍一下幸福花儿游戏的规则:

 

一、被点到名字的要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答案,然后去掉一个问题,再加上一个问题,仍然组成四个问题,传给其它几个人,列出需要回答问题的人的名字,还要到对方博客留言里去通知对方--你被点名了。被点名者不得拒绝回答问题,完成问题的人会得到大家的祝福。

二、这些人要在自己的博客里注明是从哪里得到问题的,并且再想一个题目传给其它人,让游戏继续下去,不得回传,被点到名字的人将得到大家的祝福,并且所有的美丽愿望都会在不久的以后实现,后天开始将是24小时幸福。

 笑脸:

问题1现在的孩子从小开始,每天都会学习很多东西,(比如钢琴、英文、跳舞等等)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会多大开始让你的孩子学这些?你会让他(她)学什么

 

: 先说俺家的老大学了钢琴和小提琴,完全是出自她自己的兴趣,我没有强求的。一开始就告诉她了,不喜欢的时候,随时可以放弃,前提是我也不可能任由她哪天又想学的时候还给她提供条件。所以就使得她在决定学一件新的东西的时候比较不是脑袋一热的。

再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是孩子非常有兴趣的,而不是跟风的,只要他能够说出喜欢的道理,做父母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有义务给孩子提供这些受教育的机会的。

而他们有能力明白自己兴趣的时候,俺认为是5岁以后。所以他们学习这些兴趣的时候基本是在5岁以后。

学习是伴随一生的,能让孩子尽情享受玩的时间也是父母要做的功课。

 

问题2孩子们应不应该参加亲子班,早教班?

 

:我不反对孩子参加亲子班和早教班,但父母自己要明确参加的目的,如果还是以学习为目的的,孩子就会有压力,也许容易产生以后对幼儿园有不好的印象的作用。我认为如果是家里暂时只有一个孩子,那么参加这类班让孩子有机会和其他的朋友相处,让他感受分享、感受团体和社会,这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无论给孩子提供什么机会学习,父母的心态至关重要。

 

问题3:怎样改掉孩子的坏毛病,例如吐口水?

 

:孩子的坏毛病我认为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就容易解决,当然任何一个毛病都不是轻易就可以改掉的,想想我们大人的一些自己不满意的习惯不是也很难改掉,所以要给孩子时间。

但例如吐口水这样的不文明或让他人不舒服的习惯,父母首先告诉他这是所有的人都非常不喜欢的,然后和他约一个目标,如果一天不吐口水,可以允许多在外面玩10分钟(或任何孩子想要的奖励),如果一周不吐口水,可以去一次****。总之要有过程,父母也要有耐心。

 

问题4: 面对宝宝的任性及无理取闹你是如何处理的?

 

:我的宝们这种情况比较少,我也在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不给他们有发挥这种性格的机会。对于孩子任性,我认为父母从第一次就不能妥协,否则就是给孩子一种信号: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而为了不断地达到有效的结果,他们任性和无理取闹的程度会愈演愈烈,不断地挑战父母的底线,而父母被动地只能选择让步底线。

如果面对孩子任性时,我的方法也是不去理他一段时间,然后告诉他,如果再继续就将取消一个星期去外面玩的机会,让他自己选择。

如果继续无理取闹就要真的让他为此承担一周不出去玩的后果。

管教是必要的,也是爱的表现,父母真正明白这点就不会对没有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而感到愧疚。我们自己要懂也要帮助孩子懂得,欲望和愿望的区别。

 

小甜心addie

问题4: 面对宝宝的任性及无理取闹你是如何处理的?

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孩子任性的几个原因: 
1、 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大人对孩子过分宽容娇纵的结果。 

2、 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和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的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3、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有的父母感到无奈,于是对孩子放任自由,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其次,预防和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的方法

1、 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2、 正确冷静地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1) 转移注意 
(2)预先提示 
(3)冷处理 
(4)激将法 
(5)适当惩罚 

笑脸:
问题5.对孩子如果在学习中常犯错误.是如何对待的.我是一个对待自己孩子比较急噪的人.我们现在上1年级.比如说,孩子学校要求5分钟做100道10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速度跟不上,也会错很多.时常在家训练.一天同一套题目,做4遍.可是还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答:我觉得孩子在学习上没有错误,只有能力和方法有待进步.理解和记忆的水平孩子在每个阶段都不同,只要不是人格上的问题,我都不认为孩子有错。
5分钟完成100道题还是80道题对他将来的人生我不认为有什么大的影响。但他的性格和是非观念的形成等才是他需要打好基础的。
明确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具有快乐健康的性格重要,还是达到老师阶段要求重要.这样家长就不会感到烦躁了.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