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是什么?

09/09/11 10:34:49 标签:

从哇哇啼哭的新生儿到朗朗读书的小学生,儿童言语的发展经过了发音、理解和表达几个阶段,这一过程反映了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新生儿出生时,哭是他们唯一的语言,它代表饥饿、疼痛、尿湿,而母亲常能通过哭声的响度、音调来分辨其不同的原因。23个月的婴儿已能“啊”、“咿”、“喔”不自主地发音,有人逗他时则更高兴。6月左右开始发pbm唇音,以后唇音与“啊”咿”结合,形成拼音“爸”、“妈”或音“baba”、“mama”,这并不说明68个月的婴儿已会叫“爸爸”、“妈妈”,这是无意识的发音。如果每当孩子发“爸爸”、“妈妈”时,父母有反应,孩子就会把发音与具体的人联系起来。语言发育早的,到周岁左右就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15个月左右能叫“爷爷”、“奶奶”、“阿姨”,、“姐姐”等,以后开始用12个字代表较多的含义,如“饭饭”代表“这是饭”或“我要吃饭”,两岁左右能说简单的句子,34岁能唱儿歌。

    
婴儿在发音过程中逐渐理解语言,9个月左右已能理解成人的一些简单要求,如“再见”时挥动小手,“谢谢”会两手合在一起,问“鼻子在哪里”时,能正确地指着鼻子。所以婴儿在未能用语言表达之前,已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语言发育的迟早与家长的训练有关;另外,正在学走路的阶段,学习语言的速度会有所减慢。 

正文从这里开始: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