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家长也应接受“饭桌教育” 怎么样才能喂养出一个健康宝宝呢?孙宏艳认为,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接受“饭桌教育”: 首先,家长应树立好榜样。研究发现,孩子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较大。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孩子会直接受影响;另外,父母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里往往就很少买这种食物,从而间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其次,很多孩子从幼儿时就喜欢看电视广告,广告里有什么新食品、新饮料,孩子们比大人清楚。因此,父母应学会指导孩子看广告及选择食物。 把“话事权”交给孩子 此外,什么时间吃饭、吃什么饭的决定权在父母,但吃多少的“话事权”应交给孩子。孙宏艳指出,父母喂养孩子时往往喜欢划定一个“任务量”,如果孩子每顿没吃够那个量,父母就觉得孩子没吃饱,有时甚至硬“塞”到孩子嘴里,这是个喂养误区。实际上,有没有吃饱最清楚的是孩子自己,家长不应过于强迫。 家长怎么判断孩子是吃饱了不想再吃,还是食欲不佳呢?孙宏艳说,家长可以定期评估孩子的生长指标,如果小孩的体重、身高增长都在正常范围,就说明小孩饮食量达到标准。 喂养小技巧 ●家长不要哄骗、威胁孩子吃饭,等孩子饿了再让他吃。吃饭时不要过多关注孩子。 ●平时注意不要给孩子太多零食,否则会削减其正常进餐时的食欲,同时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可增强食欲。 ●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边吃边看电视。这些不良进餐习惯,都会造成孩子吃饭分心,影响食欲。为此,在准备吃饭前收起孩子所有的玩具,并关掉电视。 ●最好将孩子进餐时间控制在25分钟,超时就不允许再吃。 ●鼓励孩子和全家一起进餐,享受快乐的氛围。 ●如果可以的话大人和孩子一起进厨房,让孩子参与食物烹饪的全过程,最好还给孩子讲解各种食物的营养和功能,让孩子对食物和吃饭产生兴趣。 儿童饮食四大不良表现 孙宏艳说,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儿童饮食主要有以下不良表现: 1.挑食、偏食现象严重。 不少中小学生觉得家里做的菜不好吃就少吃或不吃,而且偏食、挑食的现象在中学比小学还要严重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有家长认为“小孩子偏食、挑食没关系,长大了自然会改”。 2.用餐无规律,存在漏餐现象,尤其是不吃早餐较为突出。 调查结果显示,每天都吃早餐的有77%,其余23%分别是多数时间吃(15%)、很少吃(7.3%)、从来不吃(0.6%)。在不吃早餐的理由中,最多见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还有孩子“不饿或早上不想吃东西”,以及“嫌麻烦不愿意吃”,还有孩子觉得“吃不吃无所谓”等。 3.绝大多数孩子钟情“洋快餐”。 调查显示,喜欢吃“洋快餐”的孩子高达85.2%。43.6%的孩子每月都吃“洋快餐”,其中“每周都吃几次”和“几乎每天都吃”的有6.1%。 4.零食中“儿童不宜”食品比例偏高,尤其是方便面、羊肉串等烧烤或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更成为孩子们的主要选择。 孩子们在选择零食时更多关注“口味”,而考虑“营养”的人少。而且很多小孩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有的孩子由于“吃零食多了,不想吃饭”。
正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