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让孩子懂得同情和安慰别人

09/09/23 15:39:17 标签:

l.爱心的培养


  爱既是人的一种本能,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情感。


  在绝大多数家庭中,父母是爱孩子的,而且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这是培养孩子爱心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子女的情感发展是与父母爱的给予的程度及方法方式密切相关的。如果爱的种子能够结出爱的果实,这应是父母的最大的心愿;反之,如果爱的种子长出了恨的果实,这就会让做父母的很心寒。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情况我们都不鲜见。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必须要认识到爱是相互的。父母以自己无私的情感投人,但往往忽视了对这种无私投入的结果的关注,所以才会有溺爱一说。没有父母的爱,子女不仅会产生对父母的敌意,同时还会产生反社会倾向。但是有了父母的爱,如果爱的方式和方法不正确,那么同样未必会使子女具有爱心。具体来说,家长在施以爱心时,以下几点是应注意的。


  (1)尊重孩子是爱的前提。爱孩子虽然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但稍不注意,这种爱可能就变得很狭隘和自私,尤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父母是家庭的核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也是强制式的,缺乏对子女应有的尊重,所以,在子女的品德形成中更多的是惟父母是听,缺乏主动性、自主性,在做事时往往表现为比较畏缩,根源都与父母早期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关。


  尊重孩子,首先意味着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孩子的生命源于父母,但一旦出生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形态,决非是父母的私有物或附属品。因此,对孩子要少一点命令和限制,特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判断来规限孩子的思想,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和需要,做父母的应理解和支持孩子的需要,要通过民主的方式,运用对话解决问题。其次,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自尊、友情等,父母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裁决孩子的行为。


  (2)不要代替孩子做他所能做的事。与传统的育人观念相关,又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为子女包办代替的现象特别严重。本来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充满了好奇和成长的欲望,对未知的世界总有一种尝试的欲望,但这种好奇和欲望往往在父母的成人世界的经验中被理解为各种各样的危险,于是,我们的父母更多的是替代孩子,“宁可自己多苦一点,也不能让孩子受罪”,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正是我们这种良好的愿望害了孩子,使孩子丧失了自己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溺爱,在这种“爱”的关照:下,我们的孩子不仅失去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还利用父母的这种“爱”,学会逃避而不负责任。


  (3)创造一些特殊环境磨练孩子。爱心教育不仅不能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做父母的还得学会创设一定的环境,特别是一些逆境来磨练孩子的意志,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心,什么是生活,领悟生命的真谛。人的一生是离不开磨难的,任何人都是在与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磨难斗争的过程中,才获得对自我和社会的全面认识的。所以,不能因为家庭条件优越了就可以放松对孩子意志磨练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是以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作为底线的,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这种“爱”也就成为了一种伤害。


2.同情心的培养。


  同情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所谓同情心,是指一种能在了解、体谅他人情感的基础上产生共鸣且发生移情作用的情感。同情心往往发轫于对弱势群体的关照,这是爱心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没有同情心也就没有爱心。从一定程度说,同情心是爱心发生的基础。一个对身边的事缺乏同情的人,他就不可能将自己的情感与他人的需要联系起来,既然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就更不可能产生帮助他人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情心自人出生时就开始慢慢地形成,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啼哭时就会难过,甚至也会跟着哭起来,这是人类同情心早期的表现,而且应该说这是多数人开始就具有的一种本能,但个体差异很大,后天的环境对此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如果不注意保护和培养的话,早期的这种本能也可能出现丢失或存在走向反面的危险。值得重视的是,父母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3岁半以后,他们已经能够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痛苦,开始尝试有效地安慰别人。如当遇到小伙伴不高兴时,他们就可能将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哄小朋友,或者帮他擦干眼泪等等,看到路边有人乞讨时,也会产生怜悯,并能施舍,同情心就开始演化为一种道德行为。如果这种情感和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或者反而受到指责,孩子的这种情感就会慢慢地发生退化,变得无情,对于身边的苦难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由于早期孩子的生活世界主要是与父母在一起的,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对他人的同情心会不知不觉地迁移到孩子的身上,并内化为孩子的道德行为。如果父母本身缺乏同情心,自然会对身边的事件表现为一种漠视的态度,这就必然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以致孩子也对此淡漠。特别是,当孩子对苦难表示同情的时候,不仅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还受到指责,这种行为就更坏。如孩子见到受伤的小鸟将之带回家,却遭至父母的训斥;或者给乞讨者钱物时受到父母的白眼等都会挫伤孩子的情感,并且很可能滋生出不良的负面情感。


  当然,同情心的培养也是相互的。中国的父母对孩子受到的苦难往往同情较多,而对自己的苦难往往不愿让孩子知道。父母生病时对孩子总是咬紧牙关说没事,这样做或许对锻炼、培养孩子忍受痛苦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事实上却让子女失去了一种体验父母痛苦的机会,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机会。父母的快乐要与孩子一起分享,同样也应让孩子分享自己的痛苦。


  概括而言,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以下几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以同情育同情。同情心的培养离不开同情心的支持,只有具有同情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具有同情心的孩子。父母对身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同情直接会成为孩子同情心养成的榜样,这种榜样能不断地强化孩子的同情意识,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第二,注重体验。同情心的形成是离不开具体事件的,只有让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才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同情。同情心决不是书本上的知识,它永远与具体的情境体验联系在一起。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就必须认识到身边发生的苦难事件的积极意义,要能让孩子一起体验到苦难的存在,然后再付之以必要的支持。


  第三,注重强化。孩子具有同情心是一种本能,但这种本能如果得不到保护就可能衰退或丧失。所以对于孩子表现出的同情心和同情行为父母要给以积极的肯定,甚至予以奖励。让孩子在肯定和鼓励中获得同情心的进一步发展,并由此发展道德行为和品质。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