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及症状

09/09/25 09:12:56 标签:转载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缺钙呢?科学且简单的方法是去医院作血钙含量测定。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但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甲状旁腺激素长期代偿性增高,引起了“钙搬家”,使血钙增高,这样,测量结果就不能真实反映体内钙的含量。此时,就应进行骨密度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些症状进行自我诊断。
  (1)儿童
  当孩子出现下面一些症状时,就应诊断为缺钙: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态,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厌食、偏食;白天烦躁、坐立不安;智力发育迟、说话晚;学步晚,13个月后才开始学步;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密,牙齿呈黑尖形或锯齿形;头发稀疏;健康状况不好,容易感冒等。
  (2)青少年
  青少年缺钙会感到明显的生长疼,腿软、抽筋,体育课成绩不佳;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过敏、易感冒等。
  (3)青壮年
  一般情况下,青壮年都有繁重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使他们疏忽了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加之该年龄段缺钙又没有典型的症状,所以很容易掩盖病情。当有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时,就应怀疑是否缺钙。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处于非常时期的妇女,缺钙现象较为普遍。不过,随着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此期缺钙的症状较为熟悉。当她们感觉到牙齿松动;四肢无力、经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关节疼、风湿疼;头晕,并罹患贫血、产前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时,就应诊断为缺钙。
  (5)老年人
  成年以后,人体就慢慢进入了负钙平衡期,即钙质的吸收减少、排泄加大。老年人大多是因为钙的流失而造成缺钙现象。他们自我诊断的症状有老年性皮肤病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当然,检查是否缺钙,最可靠的办法还是去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诊断,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怎样判断小儿缺钙?
  6个月的毛毛白白胖胖,近来夜晚常常啼哭不止,表现亦不如以前活泼,妈妈带他来医院检查,医生判定毛毛缺钙,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小儿生长迅速,并且户外活动少,晒太阳少,常引起钙的吸收不足而导致各种缺钙表现。小儿是否缺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①常表现为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小儿头颅不断磨 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②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家长发现小儿不如以往活泼。
  ③夜惊,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④1岁以后的小儿表现为出牙晚,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⑤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小儿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1岁以后小儿学走路,如果缺钙,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并且容易发生骨折。
  缺钙的表现各种各样,家长应学会根据表现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钙,以便在缺钙时及时给孩子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虾皮、海带、排骨汤,同时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牛肝,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情况下,缺钙较轻的患儿在食补后即可改善缺钙症状。如果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每个婴儿都要补钙(优因培注)
  婴儿生长速度很快,钙的需要量相对较多,但我国居民每天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往往达不到推荐的摄入量标准。因此,现在多主张婴儿从出生后2周起,便应该额外补充1/3推荐量的钙剂,而且至少要一直补充到2岁,否则很容易缺钙。
  什么原因造成中国人“钙荒”?
  很多人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呵护自己的皮肤和头发,却很少想到,维持我们身体结构的基石——骨骼,同样需要呵护。今年10月20日的“世界骨质疏松日”,主题就是:骨骼也需要好胃口——食物和营养在加强和保持骨骼方面的作用。”
  钙是构成骨骼最重要的物质,人体从膳食和营养品中吸收的钙,经过成骨细胞的作用,沉积在骨骼上,以保证骨骼强壮有力。但是,骨骼并非一旦形成,就再也不会改变了。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消化吸收水平下降,激素水平出现变化,骨骼中的钙会慢慢地流失,导致骨骼变得松软、脆弱,骨质疏松也接踵而至。
  根据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国人钙缺乏的程度非常严重,居民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人的“钙荒”呢?
  首先,中国人传统的膳食结构虽有很多优点,但缺少含钙高的食物。报告显示,中国人乳制品摄入量远远不够,这种被世界公认的最佳补钙方式还没有在我国普及。除了饮食习惯的限制,乳糖不耐受也是中国人“不喜欢”牛奶的主要理由。其实,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商场里、超市里,乳制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了,除了我们熟悉的牛奶、酸奶、奶酪,配方奶粉也多了起来,它们都是补钙的好帮手。特别是一些专为中老年人设计的配方奶粉,还会额外添加更多容易被人体吸收的乳钙,为骨骼提供更全面的营养。而且,好的配方奶粉能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将牛奶中的部分乳糖进行水解,缓解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特别适合中国人。
  其次,许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正确、有效的补钙方式。有人会说,钙片里都是钙,补钙效果肯定最好。其实不尽然。钙片中的钙多为无机钙(碳酸钙)或有机钙(葡萄糖酸钙)等,这些人工合成钙制剂的吸收率并不如乳钙理想。乳钙的吸收率可高达40%,而一些有机钙的吸收率只有20%左右。无机钙的吸收率虽说和乳钙相差无几,但对肠胃刺激较大,尤其不适合肠胃功能本来就比较虚弱的中老年人。因此,通过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富含乳钙的配方奶粉等,是补钙最好的选择。维生素D是钙被骨髓吸收的载体,钙之缘片内含维生素D,可使钙吸收成倍增加。
  再次,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3的帮忙,否则钙只会在体内“匆匆地来,匆匆地走”。而维生素D3有利于钙在骨骼上的沉积,并减少流失。因此,强化了维生素D3的牛奶或奶粉补钙的效果会更胜一筹。
  呵护骨骼,就选择骨骼喜欢的食物吧,优质的牛奶、豆类、配方合理的奶粉都会让骨骼有更好的胃口。
  

宝宝缺钙的症状


  
  1、轻微缺钙或者缺钙的早期,宝宝可有以下表现: ①脾气怪,烦躁磨人,不听话,爱哭闹;
  ②睡眠不安宁,如不易入睡、夜惊、早醒,醒后哭闹;
  ③出汗多,与气候无关,即使天气不热,穿衣不多,不该出汗时也出汗;
  ④因烦躁和汗水刺激,宝宝躺着时喜欢摇头擦枕,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2、严重缺钙时,宝宝可有以下表现:
  ①出现抽风;
  ②出牙迟(一般小儿生后4~10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
  ③会站、走的时间迟(一般小儿1岁会独自站立,13~15个月会独自行走),还会出现鸡胸驼背、罗圈腿、肌肉松软无力等;
  ④因缺钙还会造成宝宝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故宝宝经常会感冒、发烧、拉肚子。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请去正规医院就诊。
  3、宝宝补钙需要注意什么
  ①给孩子补钙前,请先去正规医院检测孩子体内钙的含量。
  ②不要听信某些补钙品的夸大宣传。
  ③补钙不是越多越好,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钙。
  ④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品,牛奶加热时不要搅拌以免钙的流失。
  ⑤熬骨头汤勿忘加醋,这样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⑥夜间最需要钙,而且最容易吸收。
  ⑦菠菜、茭白和韭菜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应当先用热水浸泡以溶去草酸,否则会降低钙的吸收。

阅读(0) | 留言(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天河BABY对李宗璞说:2009-10-29 21:29:35
  • 真的很准,转走喽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