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切勿剥夺宝宝成长的权利

09/10/29 10:34:30 标签:

    现在年轻的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宝宝,祖辈就成为培育宝宝的主要角色,而这些祖辈就是“隔代教育者”。这个日益壮大的群体之中会存在不少繁复的问题和困扰,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

  2009年中国上海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参与孙辈教养率高达88.9%
  宝宝的父母对祖辈教育的满意率只占30%
  祖辈能真正成为宝宝玩伴的仅占45%
  祖辈在“隔代教育”过程中并不开心,因为他感到自己太累,有点力不从心的占6%
  祖辈没有闲情与宝宝玩的占12%
  祖辈没有时间与宝宝一起玩的竟占17%
  祖辈认为宝宝的玩会影响学习的有占3%
  祖辈会给宝宝哼儿歌的占76%
  会耐心解答宝宝提出的各种“为什么?”的占90%
  会讲故事的占89%
  会经常给宝宝朗读童话故事和世界名著的占51%
  但能与宝宝共同参与各种球类活动,例羽毛球、乒乓球、小足球等的仅占8%
  能与宝宝共同参与家务劳动的为0%
  共同面对第三代,两亲家关系和谐、有沟通、有合作的仅占65%
  两亲家之间在教养“第三代”上互不交往、自有一套、相互“走调”的占30%
  两亲家之间为了第三代曾经发生过口角、矛盾和冲突的占3%

  而这些数据,正是“隔代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所在:
  年轻的父母是否在为与祖辈的育儿观念冲突而苦恼?
  勤劳的祖辈们是否在为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的孙辈而头疼?
  怎样才能避免隔代教育中的种种弊端?
  怎样才能让所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培育出快乐自信的宝宝?
  怎样才能让祖辈成为开心、开明、开窍的养育者?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乐善耀,上海市《东方讲坛》特约讲师;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组长。
  从事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20余年,在全国各报刊上发表论文150余万字。著有《学习型家庭》,《宝宝有话要说》,《让宝宝健全人格》等十余本著作。自1998以来,受台湾家庭教育学会邀请,六次赴台参加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六篇。1996年被全国妇联、国家教委授于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1998年被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聘为“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2005年被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聘为“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为学校、社区、妇联干部、和家长授课2000余节,而受到普遍欢迎。
    
  了解和体谅祖辈的 “开心”与“烦心”      

  今天的社会,正处在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成家立业,担当起爸爸妈妈的社会角色;第二代独生子女陆续走进小学、幼儿园;而作为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则从岗位上退休,义不容辞地挑起了养育第三代的重任。可以这么说:我国已进入一个祖辈养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时代,祖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遍及千家万户,很多孩子身上的行为习惯乃至个性品质无不打上“隔代教育”的烙印。学校教育也不可能脱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独立存在。因此,隔代教育的现状必须引起社会和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祖辈进入并参与孙辈教育的方式与时间配制虽然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日夜参与365天全天候模式;
  日进夜出八小时工作模式;
  一周五天工作制,双休日与子女交接模式;
  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轮换带养模式。
  祖辈教养“第三代”模式的选择一般与家庭实际状况、子女工作性质及祖辈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祖辈们在养育“第三代”过程中,既享受着家庭亲情与天伦之乐,又不可避免感到烦恼和困惑,用他们的话说:“既开心,又烦心。”
  开心的理由是什么呢?归纳起来为五条:
  享受天伦之乐;
  丰富晚年生活内容;
  看到孙辈一天天健康成长;
  子女为了事业、为了生存,压力大,我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体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为家庭作贡献。
  但在“开心”的背后,每个祖辈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祖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比年轻人慢,因此,在教养第三代问题上经常与自己的儿女、媳妇等发生碰撞与冲突。另外,自己退休以后,人老体衰、精力不济,整天充当孙子的玩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可以这么说:从自己升格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天起,就不再是自由人了,已被一条无形的绳索“套牢”,再也没有自由的空间。
    
    Grandmother
    隔代教育的“越位”
    亲子教育的“缺位”

      
  由于生活压力和社会竞争,年轻的母亲不可能全部成为全职妈妈,祖辈参与孙辈养育必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祖辈教育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与亲子教育相比,毕竟是一个配角,他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父母对儿女的亲子教育。
  父母与宝宝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子关系,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一种教育责任和义务。宝宝对父母的依恋感和安全感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关系,也是谁也无法取而代之的。
  祖辈对孙辈的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父辈的教育。隔代教育的进入与参与,并不意味着父母责任因此可以豁免。如果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双手推给祖辈,这是对宝宝成长绝对不负责任的表现。
  祖辈教育固然有其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但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难以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在“人才观”、“教育观”和“亲子观”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家庭生活中,祖辈对宝宝过度限制和保护,处处百依百顺、迁就、溺爱,心甘情愿成为宝宝的防空洞,剥夺宝宝成长的权利等弊端。容易使宝宝养成“以我为中心”,磨灭宝宝的独立性,扼杀宝宝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因此,祖辈在对第三代教育中要合理定位,做到不错位、不越位,祖辈应乐于当配角,当好称职的配角,不要越俎代疱。祖辈与自己儿女之间要相互学习,共同学习,跨越“代沟”,形成“合力”,营造一个二代人之间的沟通分享,优势互补的家庭环境。如果祖辈教育不能正确定位,不管是错位还是越位,必然会造成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缺位”!
    
  “隔代教育”一定要避免:祖辈对“第三代”的情感依恋与成长权利的剥夺
  宝宝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宝宝成长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的成长是依附在心理成长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他一定会成为人才。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从不会吃饭到学会自己吃饭;从不会穿衣到学会自已穿衣;从不会走路到学会自己走路。从依恋走向独立,这都是宝宝心智发展的需要。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宝宝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祖辈与孙辈的关系是一种“隔代亲”的情感依恋,如果祖辈对孙辈过度宠爱,必然造成孙辈对祖辈过分“依恋”,许多祖辈有一个错觉:认为我越爱宝宝,宝宝就越依恋他,依恋成了“第三代”对祖辈情感上最好的回报。
  祖辈对宝宝过分呵护,把宝宝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自卫能力、独立能力给剥夺了,把宝宝成长的权利给剥夺了,甚至把宝宝思想上独立和自由给剥夺了。这种剥夺使宝宝在精神上严重“缺钙”,失去独立的自由,没有成长的权利,宝宝的生活如同没有阳光和天空,他们一辈子也不会有快乐和幸福。
    
  “隔代教育”不可避免:“两亲家”面对“第三代”教育碰撞与冲突
  今天的宝宝是在三个家庭,两个大人,四位祖辈共同聚焦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下的“两亲家”,面对第三代的教养,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的碰撞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第三代健康成长,两亲家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加强沟通、取长补短、寻求教育的合力。
  作为宝宝的父母要为祖辈们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提供沟通的管道,,以求得在科学理念的前提下,对共同的下一代。在教育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趋同,使“两亲家”的家庭教育环境实现“无缝隙”衔接。

正文从这里开始: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