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谱 (二) - 2009年11月25日

09/11/25 10:37:28 标签:食谱

 宝宝食谱 (二)

六、婴幼儿夜啼食疗

1百合粥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其中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与糯米同煮成粥,睡前食用,或分早、晚两次食用,可润肺、清心安神,控制孩子夜间啼哭。
原料:
百合50克,莲子(带芯)30克,糯米100克,红糖少许。
制作:
1
、将百合、莲子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与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加红糖煮沸即可。
2
、注意百合、莲子和糯米都要煮烂,使粥细腻软烂。
特点:
软糯、甜蜜

2龙眼粥

龙眼肉性甘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类成分。中医认为龙眼肉主五脏邪气,安志,久服强魂,聪明。为补品中之上品,与大枣、粳米同食,起到安神定惊作用,可减轻小儿夜啼症。
原料:
龙眼肉10克,红枣3枚,粳米50克。
制作:
1
、将龙眼肉、红枣、粳米洗净,同放在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粥熟后用筷子夹出枣核、枣皮和龙眼肉渣,即可食用。
2
、可适量加一些白糖,孩子会更喜欢吃。
特点:
粥稠米烂,微有甜味。

3三七炖鸡

原料:
田七(即三七)6克,鸡肉100克,盐、味精各少许。
制作:
1
、将鸡肉洗净切成小块。田七洗净切片,与鸡肉同放瓷盅内,加少量水,备用。
2
、锅内入水,烧开,放入瓷盅,隔水用文火炖2-4小时,待鸡肉及田七均熟烂时,汤液会起胶粘状,说明熟烂合格,再加上盐、味精等调味品,即可食用。

 

七、小儿厌食食疗

1葡萄汁

葡萄味甘、微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鲜者还可生津液。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苹果酸、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钙、钾、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P等。葡萄汁发育迟缓并厌食者。此症状的患儿比同龄明显瘦小,面色萎黄,头发稀少。此汁饮用要求不严格,最好一天右两天饮用12次,而且要长期服用,方法收效。
原料:
鲜葡萄若干。
制作:
将葡萄洗净,晾开去掉浮水,用干净纱布包好绞挤出汁饮用。

2梨粥

梨味甘,微酸,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之功,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并含有葡萄糖、蔗糖、果糖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C等成分。梨与粳米同用,可增强清热、生津养胃之功效。主治小儿胃津不足引起的病症,还可调治烦热、口干、舌苔少、大便燥结等症。
原料:
鲜梨3个,粳米100克。

制作:
将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30分钟,捞出梨块,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按常规煮成粥食用。梨也可不去核,但要去籽,因为梨核营养和治疗功效也很强。

3鸡淮粉

鸡内金味甘平,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能;淮山为健脾益气的常用药。两料合用,起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作用。鸡内金主要含有胃激素、蛋白质等,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的酸度和消化力,为健胃消食之良药。此品主治脾虚食积引起的厌食。此粉可日服3次,每次13克,用温开水送服。

原料:
鸡内金、淮山各适量。
制作:
粉要研细,焙黄,不可焙焦。

4淮米健脾粉

淮米甘平,补脾胃、益肺肾之常用药,且含有皂甙、精氨酸、淀粉酶、蛋白质、脂肪、淀粉、矿物质及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薏米甘淡微寒,为健脾利湿止泻的要药,含脂肪、氨基酸、维生素B1、蛋白质等;芡实甘平且涩,具有健脾止泻之功,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磷、钙、铁等。此品对于厌食儿童有健脾开胃作用,可增进食欲,促进发育。是婴幼儿理想的添加食品和优良的辅助饮食。
原料:
山药、薏米、芡实各250克,淮米600克。
制作:
1
、将山药去皮,薏米、淮米、芡实洗净,晾干水分,炒至微黄,共研成粉末备用。
2
、食用时取粉末一汤匙,用沸水冲泡成糊状,根据个人喜好加糖或少量盐调味。

特点:
软稠甜(咸)香,适宜儿童食用。

5西红柿汁

西红柿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效,并含有糖类、酸类、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每次服饮50100毫升,日服23次,可治疗因胃阴不足、发热后婴幼儿厌食症。
原料:
西红柿数个。
制作:
将新鲜西红柿洗净,入沸水中泡5分钟,取出剥去皮,包在干净的纱布内用力绞挤,滤出汁液,即可食用。此汁不宜放糖。
特点:
新鲜、清香、略有甜味。

 

八、婴幼儿疳积食疗

1鸭粥

鸭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B1、无机盐等,可补身体,增强营养。鸭汤和粳米做粥,更具有健脾和胃作用。用于营养不良,久病体弱,食少消瘦,尤其适宜小儿疳积见水肿者。

原料:
青头雄鸭一只(约重2000克),粳米适量,葱白3根。
制作:
1
、将青头雄鸭宰杀,除去毛及内脏,洗净,去骨,切成细丝(或薄片)。
2
、锅上火,放入鸭肉,烧沸,加入粳米、葱白煮粥。亦可先将鸭煮汤,用鸭汤煮粥。
特点:
主要是用鸭肉汤煮粥,味香适口。

2百合蒸鳗鱼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主要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因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故又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鳗鱼味甘,性平,能补虚益血,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C和多糖等成分。此菜常用于婴儿疳积症。
原料:
百合100克,鳗鱼肉250克,盐、黄酒、葱末、姜末、味精各适量。
制作:
百合鲜品(干品用30克,浸水后用)撕去内膜用盐擦透洗净,放碗内;鳗鱼肉放入少许盐,加入黄酒浸渍10分钟后,放于百合上面,撒上葱、姜末、味精,上蒸笼熟即成。
特点:
鱼鲜香可口,汤也很清谈,可吃鱼喝汤。

3独脚金鲫鱼粥

可治疗小儿肝热脾虚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和食欲不振以及烦躁低烧、日渐消瘦等症。
原料:
独脚金15克,鲫鱼1条(约重350克),白米100克,清水1200克,盐少许。
制作:
1
、将鲫鱼去鳞和内脏,洗净后用纱布包住备用;白米、独脚金洗净备用。
2
、将白米、独脚金和用纱布包住的鱼放入瓦盆内煮约45分钟,加入盐,再稍煮几分钟即成。
特点:捞出药材和鱼,食粥,味香,鱼鲜味浓。
捞出药材和鱼,食粥,味香,鱼鲜味浓。

4淮莲汤

淮山、莲子、芡实均为健脾益气、固肾开胃的常用药,同时还含有淀粉类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物质,并有一定糖类及脂肪等,富有营养。猪瘦肉滋阴养血,营养丰富。多味同用,可起到健脾益血、开胃消滞的功效,很适合用于久病体弱,脾胃呆滞,少食神倦,不思饮食的疳积患者。
原料:
淮山、莲子(去芯)、芡实各30克,猪瘦肉100克,酱油、花生油、葱、盐、姜各适量。
制作:
1
、将淮山、莲子、芡实洗净;猪瘦肉在沸水锅中稍烫,除去血腥味,切成块,备用。
2
、锅中加油,先入葱、姜炒香,,再下入猪肉和酱油、盐,烧沸,下入淮山、莲子、芡实,用文火炖汤。
特点:
此菜可喝汤吃肉,咸香适口。

5乳粥

乳类均有补血润燥作用,牛乳为人们常食的营养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类,蛋白质中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牛乳同米煮粥,既可增强健脾补胃的作用,又能延缓在胃肠消化吸收的时间,加强补益作用。此粥用于婴幼儿营养不良,发育缓慢,肢体赢瘦,气血不足,面色萎黄等症。
原料:
牛乳或羊乳适量,大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加水锅中,烧开煮粥,待煮至半熟时去米汤,加乳汁、白糖,再煮段时间,即成乳粥。

九、婴儿呕吐食疗

1丁香酸梅汤

乌梅、山楂生津消食;陈皮、桂皮、丁香行气温中;白糖调味。此汤可用于暑热伤津、吐泻、口渴等症。乌梅、山楂、桂皮、丁香对胃肠道多种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此汤可作为肠炎、痢疾患者之饮料,尤其对抑制呕吐有显效。小儿呕吐可饮此汤。
原料:
乌梅100克,山楂20克,陈皮10克,桂皮30克,丁香5克,白砂糖500克。
制作:
1
、将乌梅、山楂择洗好,逐个拍破,同陈皮、桂皮、丁香一道装入纱布袋中扎口,备用。
2
、锅中注清水约5500克,把药包放入水中,用旺火烧沸,再转小火熬约30分钟,取出药包,静置15分钟,滤出汤汁,加白糖,溶化即成饮料。
特点:
酸甜适口,无明显药味。

2橘茹饮

橘皮理气止呕,竹茹清胃止呕。此寒温并用,使清中有温,清而不寒。干柿饼含多种营养成分,能清热和胃,止呃止吐。合用有清胃降逆之功。小儿恶心呕吐,可用此饮。
原料:
橘皮30克,竹茹30克,柿饼30克,生姜3克,白糖适量。
制作:
1
、先将橘皮洗净,切成1厘米宽的小长条;竹茹挽成10个小团;干柿饼切成约0.20.3厘米厚的片;生姜洗净,切成0.1厘米厚的薄片。
2
、锅内(最好用沙锅)加清水1000毫升,放入橘皮,竹茹、柿饼和姜片,烧沸用火煮20分钟,取出汁,再加水煮1次,两次药液合在一起,用清洁纱布过滤一遍,加入白糖搅匀即可。每次服100150毫升。
特点:
味甜,略有橘皮味,但不难服。

3藕汁生姜露

藕汁清热生津,生姜汁和胃散寒,此露有散寒清热,生津和胃止呕的作用。呕吐患儿,可作为饮料,一日内分数次服用。此露对小儿感冒、烦渴、腹泻也有一定疗效。
原料:
鲜嫩藕200克,生姜20克,蜂蜜30
制作:
绞汁可用净纱布包好,放在瓷盆里用木块压或用手挤。绞汁可用净纱布包好,放在瓷盆里用木块压或用手挤。
特点:
鲜香甜辣,味道独特,但不难吃。

4柿饼饭

此饭有健脾、益胃、降逆之功效,适用于胃气虚弱与胃虚有热之呃逆、呕吐等症,有较好疗效。小儿可12天吃一次,至呕吐痊愈。
原料:
柿饼50克,大米250克。
制作:
1
、先将柿饼用清凉水冲洗,去掉杂质和尘埃,再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颗粒;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净。
2
、用一饭盆,放入柿饼和大米,掺入约500克清水,放入蒸笼约40分钟,取出即成。大米、柿饼粒放在盆内要拌匀。
特点:
米饭软糯,稍有甜味,儿童喜吃。

5乌梅冰糖饮

乌梅生津降逆,冰糖和中暖胃。本品可和胃降气,生津止呕。小儿有呕吐者,可作水频频服用,一日服用,一日数次,定能见效。除适用于恶心呕吐外,也适用于慢性炎所致的恶心欲吐的患儿。
原料:
乌梅612克,冰糖15克。
制作:
先将乌梅首次,然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煮沸后10分钟,再加入冰糖煮20分钟,再加入冰糖煮20分钟,糖化后,即成。
特点:
酸甜适口,适合小孩饮用。

十、婴幼儿泄泻食疗

1莲子饭焦粥

莲子甘涩,可补脾止泻。《本草纲目》载莲子除寒湿,止脾泻久痢。莲子,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等;饭焦有运脾消食,止泄泻的功用。主治小儿脾虚泄泻、久痢、面色萎黄、手足不温、便下不消化等症。疳积患儿也可选食此粥。
原料:
莲子50克(去芯),饭焦(锅巴)适量,白糖少许。
制作:
锅内加水,下入莲子,锅巴同煮至稀粥状,加适量白糖调味,即可食用。锅巴要焦黄,不可焦黑,否则不好吃。
特点:
软糯稠粘,微甜,清香。

2白扁豆瘦肉汤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具有健脾化温之功,且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5、维生素C及生物碱、糖内、钙、磷、铁等成分。此汤用于小儿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暑湿泻下等症。
原料:
白扁豆50克,猪瘦肉100克,盐适量。
制作:
猪瘦肉洗净,用开水稍烫去血腥味,切成细末,然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再加入白扁豆,用文火炖1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特点:
豆烂肉香,可根据食者喜好进行调味,或咸或甜均可,喝汤吃肉、豆。

3胡萝卜粥

胡萝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助消化之功,并含有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脂肪、糖类,其中含大量果胶,有收敛和吸附作用。患儿腹泻食用后,可抑制肠道蠕动,对消化不良、乳食所伤引起的腹泻尤宜。
原料:
胡萝卜(红萝卜)适量。
制作:
将胡萝卜洗净,去除根、须,放入蒸锅内上米蒸熟蒸烂,取出晾凉,捣烂成泥。如果小孩喜吃甜食,也可稍加白糖。
特点:
清香适口。

4莲藕粥藕性凉,味甘微涩,含有鞣质及天门冬酰胺等成分,有较好的收涩止血作用,并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可用来治疗小儿脾虚久泄、便中带血。
原料:
老藕250克,粳米100克,白糖60克。
制作:
先将藕刮净,切成薄片,再将粳米淘洗好,两者同下锅用水煮成粥,将熟时调入白糖,煮熟即成。
特点:
粥甜烂,儿童喜吃。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