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甲流

09/12/01 09:06:11 标签:宝宝发烧 1岁1个月 宝宝健康

上个星期五,辰妈与兜妈在电话里热切地讨论了孩子的吃穿用行,电话里辰妈猛吹咱家辰仔身体强壮,就是光着屁股蛋子在冬日的屋里站上几分钟都没有啥问题,哎,要知道,这是星期五早上才发生的凉爽事件,等辰妈得意洋洋向兜妈吹完这个牛,夜里,小辰仔就光荣感冒了,还发起了高烧38度7。

 

这一下,全家急了。爷爷猛批,怎么能让辰仔在房里光着身子站那久?哎,这也没办法,只怪辰妈起了个早,辰爸睡得太香。从不管理辰仔的奶奶也冲进房来,大叫要赶快给辰仔吃药。辰爸站在一边干着急,不停地问,烧到多少了,好些了吗?

 

辰妈分析,小辰仔主要还是星期四夜里穿着太少与辰爸在床上疯玩了一会儿,然后次日清晨也就是星期五早晨又突然醒来很早,在辰妈与辰爸始料不及的情况下穿着单衣,不声不响地站在小床上估计玩了至少十来分钟,幸亏辰妈耳尖,要不然估计可以一个人玩的更久。因此导致了这次急性发烧,应该不是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甲型流感。得到这个结论后,辰妈又给辰仔量了体温,虽然38度7已经算是高温,但不超过39度,所以辰妈没有很心急,而是不停地给辰仔喝热水,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辰仔量体温,密切关注辰仔的发烧度数,因为夜里基本上都是在38度左右,所以辰妈坚持不用药。

 

这样的坚持立即引来了爷爷奶奶的高度紧张,看着小家伙怏怏的样子,爷爷奶奶说孩子太痛苦了,应该用药退烧,一开始支持辰妈的辰爸看着持续不退烧的辰仔也开始转变态度了。老人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爷爷奶奶与辰爸都是第一次亲历辰仔发烧,心急如焚也是可以预见的。但作为母亲,辰妈已经是第二次经历辰仔的发烧了,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既然只是普通的感冒,就应该普通地对待,如果没有达到39度以上的高烧,药物就不要轻易或者说是快速地使用。

 

儿童保健书上也有相关说明,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孩子生病不要急,治疗的过于积极,免疫系统还来不及启动,病菌就消失了,等于白病了一次”。就像打仗一样,敌军刚来入侵,我军正要整装待发,突然天降神兵将敌军消灭了,如果每次都是这样,长此以往,敌军逐渐适应并了解了神兵,总有一天神兵也不神了,我军又完全丧失了作战常识与还击能力,到时“抗战”可是一发不可收拾啊!

 

就是本着这样的理念与信心,辰妈坚持一夜没有用药,小家伙睡得还不错,只是在小便的时候闹了一会儿,毕竟醒来发现还是很不舒服。星期六的清晨起来,吃了二小碗稀饭就又睡了,中午醒来又吃了三小碗稀饭,还大便了一次,一切正常。只是高烧依然没有退却,辰妈这才让姥姥姥爷以及辰爸带着辰仔到小区医院用了一点退烧药,吃了一点抗生素,到了晚上,小家伙就几乎康复了,本来以为晚上还要反复的,但晚上辰仔睡得很好,到了星期天就又活蹦乱跳了。

 

当然对于孩子的发烧感冒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去不去医院,用不用药“一个简单的判断指征就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如何,而不是看他烧得高不高,咳得厉不厉害,……只要他玩得好、吃得好、睡得好,病就不会重。”

 

“生病就像生活中的困难,我们不可能祈求这一生都不遇到困难,而是要让自己有化解困难的能力。有的人多大的困难都能想办法解决,有的人很小的麻烦都化解不了。面对孩子的疾病也是这样,孩子不是一张薄纸,一捅就破,要给他机会,让他通过遭遇疾病来不断提高抵抗力,让身体化解困难、恢复健康的能力越来越强。”

 

以上观点是辰妈摘自《父母必读》2009年11月刊的崔玉涛专家发表的“生一次病,抵抗力上一个台阶”,辰妈很是赞同,于是摘录于此于天下父母共勉。孩子的好身体是父母造就的,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父母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应该相信科学,应该对孩子负责,不要在面对孩子的疾病时慌乱不已,盲从不科学的建议。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