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正常生理现象大全

09/12/15 15:59:11 标签:婴儿 生理现象

刚降生的宝宝,会表现出一些奇怪的生理现象。只要父母了解其中原因,并能适当注意,宝宝一定会变得正常起来。

  斜视的眼睛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在产道中受过挤压,所以眼睑会有些浮肿,一般在23天就会消失。而让妈妈感到惊讶的是,宝宝怎么会老斜着眼睛看东西?别紧张,这其实是生理性远视造成的,通常在24周以后就可恢复正常;此时的宝宝,超过20厘米外的东西是无法看清的,而到一个月后,视力就能基本正常了。

  提示:如果3个月后,宝宝仍旧斜视,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短暂的窒息

  刚出生的宝宝呼吸的惟一通道是鼻子,虽然较高位置的喉头,保证了吸奶时不会意外地着呛,但也造成了他无法用嘴呼吸的生理特点。

  此外,由于宝宝的肺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有时会有10秒钟左右的窒息。不过,6个月后就会正常起来。

  提示:宝宝睡觉时,不要捂住他的鼻子;鼻孔堵塞时,应及时疏通,不然,会引发窒息危险。

  分叉的舌头

  刚出生的宝宝,口腔的上腭中线两旁或牙龈边缘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这是传说中的马牙,一般不会影响婴儿吸吮,23周后就会消失;宝宝的小舌头伸出来时,舌尖看起来像是要从中间分叉了一样,大约在1岁之前,这种可怕的现象就消失了,舌尖会向前生长。

  提示:传说中的马牙是不祥之兆,说要用针挑破它,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因为口腔黏膜很薄,血管又很丰富,稍不小心,就会造成感染,引致败血症

  泌乳的乳房

  宝宝出生后35天时,乳房可能会肿大,变得像蚕豆一样大小,有时还可能流出少量乳汁样黄色液体。这是由于胎儿时受母亲分泌的激素影响所致,一般在23周就会自然消失。

  提示:不要随意地挤压宝宝的乳房,不仅会破坏其乳腺功能或造成乳头扭曲,还可能使娇嫩的皮肤发生破损,造成炎症。

  弯曲的手脚

  刚出生的宝宝手脚看起来有些弯曲,甚至有些足内翻或弓型腿,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弯曲的时间太久,两个月后就会舒展开来的。见宝宝的平足也不必慌张,46岁左右就会发育完全的。

  提示:如果发现刚出生的宝宝足弓像成人一样呈现很大弓形,也许存在神经和肌肉发育上的问题。

  软软的耳朵

  刚出生时的宝宝耳朵很软,有时甚至可以折到不可思议的角度,这是因为宝宝耳朵中的软骨发育还未成熟的缘故,一般几周后就会逐渐变硬。宝宝的听觉大约在27天就能发挥作用了。

  提示:为宝宝洗澡时,不要让耳朵进水,很容易受感染致疾。

  突出的肚脐

  刚出生宝宝,在靠近肚脐处有个小小的凸起,一般在1年之内会消失。脐带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就会脱落。在这之前,宝宝的脐部是很脆弱的,要尽量保持其干燥,不要捂盖它,经常观察脐轮周围有没有红肿,或是脓性分泌物等,不然,应及时就医。

  提示:在宝宝脐带未脱落前,不要给他洗全身浴。可以分步帮他清洗,如先洗头、擦干后再分别洗上身和下身。

  流液的生殖器

  刚出生的小宝宝的生殖器会显得较大,女宝宝还会从阴道里流出液体,这是妈妈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一般不久会消失;男宝宝的睾丸会停留在他的腹股沟处,但不久就会降落下来。

  提示:如发现宝宝的分泌物较多,可用稀淡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

  蜕皮的皮肤

  在宝宝刚出生的几天,手心和脚底部都会蜕皮,这种现象一般23天后就会消失;头部也会有蜕皮现象。不过,这种蜕皮与头屑无关,也不是什么污垢,纯属生理原因。

  提示:不必刻意地想办法去除这种蜕皮现象,顺其自然即可。
再过几天,芳芳就满一周岁了。张嘴一笑,露出6颗白白的小乳牙,还喜欢在地上摇摇晃晃地走动。胃口也变大了,吸起奶来特别有劲,吃到末了,常常含住奶头不放。芳芳妈明白,自己乳汁虽然不少,但现在已是供不应求,是给她断奶的时候了。她试着一顿没有给芳芳喂奶,谁知女儿哭得声嘶力竭。她心一软,便又将奶头塞进孩子的小嘴里。这奶怎么断得掉呢?芳芳妈犯愁了。车间里的姐妹们知道了,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人劝她在乳头上涂些黑色药膏,孩子怕了就不敢吃了;有人主张在奶头上抹上些黄连、辣椒水之类,把孩子的乳瘾吓回去;还有人劝她回娘家住上十天半个月,让孩子看不见,也吃不上奶,自然就成了。其实,这些断乳方式都不足取。 
 
  胎儿呱呱坠地,眼睛尚未睁开,就躲进母亲怀里,吸吮妈妈的乳汁。此后,每当孩子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常常就是母亲的脸庞。肌肤相亲,眼神交往,耳边喃喃细语,特别是温暖清甜的乳汁,既解饥又解渴,都会使婴儿感到十分愉快。反复强化以后,孩子便自然形成对母乳的依恋。断乳越晚,孩子的恋乳恋母心理越强。采用吓唬式急刹车式的断乳方式,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突然打击,可使他们幼嫩的身心遭到伤害,虽然不再吃奶,却无法割断孩子的恋乳心理,以致陷入恋乳危机之中。常常表现为只吃母乳,拒绝吃其他食物,这更增加了断乳困难。孩子白天哭闹折腾,晚上仍要过过奶瘾,否则便滋生吮手指、吮毛巾或被角等怪癖,聊以自慰。一些过去全由母乳喂养,没有添加辅食的孩子,突然断奶,难以适应固体食物,硬是不肯吃,如填塞进口,也不嚼不咽。即使勉强吞下去,胃肠也不易消化吸收,可发生腹泻、上火。时间长了,孩子胃口越来越差,以致发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速度减慢。那么,像芳芳这样由母乳喂养的婴儿,究竟什么时间断奶为好,又该如何度过恋乳危机¡ 科学的方法是四个字——“循序渐进 
 
  一般认为,婴儿出生1012个月时,胃肠消化功能基本完善,对营养的需要逐渐增加,母乳的量和质均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是断奶的适宜时期。但断奶对婴儿饮食习惯来说,毕竟是个很大的转变,从完全靠吃奶到断奶,需要逐步适应。断奶应与辅食添加相互配合,相互转化。婴儿从生后23个月开始,可加喂少量米汤、菜汤和果汁;45个月时,加喂蛋黄、菜泥;89个月时,加喂肝泥、粥、面条等食物。68个月时,可以每天先减少一次喂奶,用牛奶、豆浆或鸡蛋羹代替。以后逐步减少喂奶次数,使婴儿逐渐适应各种新的食物,为完全断乳做好准备。添加辅食不仅可为孩子增加营养,促进生长发育,而且慢慢改变了进食习惯。口味从单一变为多样,渐渐适应各种口味,习惯吃杂食。形态多样、味道各异的辅食还可以丰富孩子的感觉,开阔眼界,促进食欲,避免将来发生厌食、偏食等不良习惯。食物种类从流汁逐渐过渡到半固体、固体食物,可以锻炼吞咽和咀嚼能力。这些都可以减少孩子对母乳的兴趣,冲淡恋母恋乳的浓厚心理。添加辅食同时,还应训练孩子用羹匙、小碗等食具喝牛乳、吃饭菜,以培养自食能力。同时,让爸爸也能享受到培育小儿的乐趣。早期冷落的另一半亲情由此得到发挥,也可帮助冲淡恋母恋乳心理。这样,在孩子1岁左右时,不知不觉间,辅助食品已经与早期的母乳调了个位置,反辅为主了。让孩子上桌吃饭,便会嚼会咽,有滋有味。不吃奶,照样吃得饱,消化吸收得好。诚然,断乳有时不是那么容易,但只要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做,相信大多数人是可以做到水到渠成地断乳的。   常听音乐会让孩子变漂亮 分类:艺术培养 作者:新浪 来源:新浪 发布时间:2008-08-07 11:08:04         最近,美国有关科研部门研究发现,常听音乐能改变儿童的容貌,使孩子的脸孔变漂亮。  
       
常接收悲伤、恐惧、惊吓、不愉快的资讯,与常接收愉快、喜悦、欢乐的资讯比较,儿童面部的某些肌肉有着根本的差别。因为大脑神经使面部某些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愉快或悲伤的面部表情难以退去而固定下来。
  经常让幼儿听些欢快的乐曲,用音乐来刺激神经,调节精神,会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对这一点,日本幼儿开发协会做过试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他们把几十位孩子集中起来,一一拍照、录像,作为原始资料。然后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播放莫扎特的小夜曲。开始时没有什么变化,可4个月以后,这些孩子的面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表情也比一般孩子活泼,动作协调,就连眼神都与一般孩子有根本区别。
  由此可见,在幼儿期让孩子多听些优美的乐曲,不仅对孩子的智力有利,而且能使孩子变得漂亮起来。                          孩子平时出汗多,常因汗水湿透衣服;一哭一闹,额部汗珠滴下。这些现象是否代表身体虚弱?据说汗液中营养丰富,一天出了这么多的汗是否对身体不利? 
  人体的汗腺,散布在体表的每一处;有些部位的汗腺分布较密,有些部位较疏些,每个人受到种族、遗传因素的影响,又有个体的差异。汗原分泌汗液的多少与上述的汗腺发育情况和植物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兴奋性的高低有关。人体通过泌汗来调节体温。
  小儿的新陈代谢旺盛,又活泼好动,比成人更易出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夜间刚入睡时,交感神经还处于兴奋状态,所以上半夜出汗多;当深睡后,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出汗减少或者停止,这是正常现象;大多数小儿出汗多就是多在上半夜。有些小儿出汗仅局限于额部、鼻部,俗称蒸笼头,其原因除了与交感神经兴奋性特别增高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一般到了青春发育期这种现象逐渐减少,以至消失;但也有个别的孩子可以持续到成年。另一种病理性的出汗,称为盗汗,表现为小儿即使在安静时也出汗;晚上,不论上半夜、下半夜均有出汗,这种情况见于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的状态或者身体虚弱者,如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的活动期、佝偻病等等,则需去医院诊治。
  汗液中的成分主要为水,还有一些矿物质,如钠、氯、锌等等,几乎不含蛋白质。所以出汗多的孩子除了要补充水分外,还要补充一些食盐,正如夏天在高温条件下操作的工人出汗多时,只吃白开水不能解渴,需要盐水汽水。如果小儿原先饮食中锌摄入不足(如不吃荤菜或者平时胃口极差),由于汗液中丢失了相当量的锌,因而出现血锌降低,影响令人,进一步影响生长发育,对这些多汗的孩子还应补充锌。 专家称小于20个月的儿童,膀胱容量及自控力尚不足以支撑至厕所。  当BB还是几个月大的时候,上厕所问题也许不是很重要,可以穿上尿不湿,定期处理就行,但随着BB逐渐长大,看着同龄的孩子已经学会自己上厕所了,而自己的孩子却仍不知道尿尿要到厕所里去,着急不已。如何让BB不尿床,教他()上厕所在许多家长心中已不是一个小问题了。   男孩学上厕所时间较长   据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介绍,平均来说,大部分孩子都是从两岁左右开始学习上厕所。孩子在20个月大之前,他们的膀胱容量不足以让他们支撑到上厕所。  那何时选择教孩子上厕所会比较容易些呢?有些家长会觉得在夏天会比较容易教孩子上厕所,因为他们可以穿少一点的衣服走动。专家认为,夏天和冬天不是关键,关键是看孩子是否已经到了适当的时机,孩子是否各方面都准备好了。通常男孩子学习上厕所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因为他们需要学习站着小便。很多男孩都是从蹲着开始学习上厕所的。爸爸和哥哥们都可以以身示范教他们正确的方法。     先用便壶等辅助器引导   看孩子是否准备好的话,专家建议可以根据他()的状况来判断,如果每天有几个小时尿布都是干的,而当尿片湿了之后会示意更换。且每天大便的时间很有规律,当你或者其他亲人上厕所的时候他会很感兴趣等等。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慢慢引导小孩上厕所,如先使用辅助物―――便壶来完成,不要太着急。有时晚一点教孩子的话,所需要的时间会越短,大约两岁半的孩子可能一夜之间就学会。可以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便壶,引起他们的兴趣,慢慢引导。记住教孩子如厕后要洗手,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将上厕所和洗手联系在一起。如果遇到状况的时候尽量不要跟孩子发脾气,注意继续鼓励他。
 
热点关键字:如厕,习惯培养   在婴幼儿的教育问题上,目前有两大对立的阵营,一方主张什么都不要教,就让孩子好好地玩。另一方则主张要早早地教,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反对教的人通常基于以下理由: 1.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所以不要让宝宝失去快乐的童年。 2.宝宝还小,没有必要学任何东西,长大了学一样来得及。 3.学习是拔苗助长,对宝宝的成长不利。
……

这些人曲解了宝宝学习的概念,也低估了宝宝学习的能力。实际上,对宝宝来说,什么都是学习,坐立行走进食玩耍,他经历的一切都是学习。因此,学习可以很快乐,并且成为宝宝特别热衷的活动。实际上,在宝宝出生到6岁,尤其0-3岁,他的学习能力十分惊人,是人类一生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如果无视宝宝这个阶段的需求与潜能,我们就会妨碍宝宝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浪费宝宝的潜能。 主张灌输的人通常基于以下理由: 1.现代社会竞争那么激烈,尤其应试教育带给我们非常大的压力,所以一定要让宝宝从小就笨鸟先飞,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2.从小就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对他的发展会很有帮助。 3.我们自己小时候没有条件接触钢琴绘画之类的艺术课程,试图通过孩子来圆自己的梦。
……

       
这些人同样曲解了学习的概念。学这些东西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定要视孩子的需求来定,并且要以他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实施。如果以如此机械的方式来教孩子,我们可就真的剥夺了他快乐的童年了。热点关键字:早教理念,正确理念,教育理念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