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那些事

10/02/16 00:39:14 标签:亲情篇

 北京有故宫,西安有大明宫,福州的三坊七巷虽不那么有名,但是也曾住过历史上许多出了名的人,比如陈宝琛。小猪的曾姥姥、曾姥爷、姥姥和舅公虽不是名人,但也曾在三坊七巷中住过,所以初二这天,一家人推着曾姥姥来三坊七巷怀旧。

    三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分别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曾姥姥一家住的就是“文儒坊”。 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不知是不是因为住在这“文儒坊”的缘故,受到文儒之气的渲染,小猪的舅公就是一位文儒之士,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栋梁之才,草妈妈的偶像。舅公和姥姥都写着一手好字,一定是“文儒坊”的哪位故人悄悄地把文人之才传给了他们。 

   姥姥说“文儒坊”基本上看不见以前的踪影,那些和电影上一样的深宅大院都毁在后人手里了。曾姥姥他们住的是“文儒坊11号”,现在改为“文儒坊18号”,站在门前,里面废墟一片,只能想象着年少时的姥姥和舅公在这座深宅大院里穿梭,假山、水池、雕着花的精美门窗点缀着大院,姥姥说后来那些门窗、屋檐什么的都被拆了下来,阿姨们拿着小刀把嵌在上面的金粉刮下来卖,听得草妈妈心疼。这座不知是哪户有钱人家盖的大宅子,分了好几进,解放后住进了许多百姓。姥姥说,刚刚搬进来时她常常在大宅院里迷路。舅公在这里出生,长大,舅公的第一个名字就叫“福州”。沿着平板石铺成的“文儒坊”慢慢往前走,曾姥姥指着18号对面的小楼说,这是谁谁谁的家,过去可苦了,现在当上了大官,今非昔比。走着走着,舅公说这里是过去的纸伞厂,草妈妈探头一看,抬头几个大字“进入厂区,注意安全”,现在还是纸伞厂吗?姥姥指着一条小弄堂乐了,过去她就是穿过这条弄堂去上学,那个梳着两条大辫子背着书包跑进弄堂的小姑娘,现在站在弄堂前已是两鬓斑白的姥姥。走到头,出现一条大马路,草妈妈傻了,居然认不出这条是什么路,。一位老依姆站在草妈妈边上问着同样的问题:“这是哪条路?”好笑吧?有时候很熟悉的地方换了一个角度看,却出现了短暂的记忆消失,特别是从一条历史的小路走出来,面对着现代化的城市,每个人都感到一点迷茫。 

   转身走回历史,发现很多和我们一样来怀旧的人,老人指指点点着某座老屋,向下一代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偶尔能发现一两块过去的老门、屋檐什么的,年轻人大呼小叫举着相机“咔嚓咔嚓”。姥姥说,那几块老门、屋檐什么的根本不敌以前的精美,草妈妈只好把在其他地方看见的精美木雕石雕放在这里想象一下。

 在18号门前,曾姥姥和姥姥舅公合影留念,镜头里的三人笑得如此灿烂,仿佛回到了从前。古迹大家看得多了,但是“文儒坊”写下了曾姥姥、姥姥和舅公的青春、少年、童年,现实中的电影,电影中的现实,过去的那些事怎不叫人难忘?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