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方法

10/03/01 14:22:13 标签:

 关于方法的科学,是人类最重要的学问之一。科学的、成功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设定可以达到的目标,又实事求是地根据对象的特点情况,在达到目标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规律。
    早期教育的对象是婴幼儿,从婴幼儿的巨大潜能和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养育他们的目标是孩子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有个性特长地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幼苗。《0岁方案》依据婴幼儿的特点并为达到此目标,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系列方法是:丰富信息,开发潜能;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环境濡染,榜样诱导;对牛弹琴,只管耕耘;积极暗示,注重鼓励;要教育爱,不可溺爱;讲究爱态,控制情绪;民主平等,宽严并济;培养习惯,形成

    以上只是普遍适用的原则性方法;具体方法千变万化,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家庭环境、当时情况和教育者的条件而变通应用。所以,教育的具体方法处处存在着创造,处处需要灵活应用。下面只叙述我在实际中总结出的普遍适用的带规律性的8大基本方法。

    一、成功的早教,教育者定要让孩子喜欢你,又让孩子听你的话,这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基础。

1.教育者要有爱心。对8个月前的孩子多用体肤接触的“温存爱”;对8个月-3岁的孩子多用游戏活动的“快乐爱”;对3-6岁的孩子多用礼貌尊重的“理智爱”;对6岁以后的孩子更要尊重、信任、严格要求,又要逐渐放手,让孩子在明理而又宽松的环境中生活,两代人互相关心,又风趣幽默。以上几种爱不是绝然分开的,随着孩子年龄长大,表达爱的方式有所侧重而已,还要根据当时的情绪而定,它们统称谓“教育爱”。“教育爱”与“血缘爱”、“溺爱”有原则性的区别。家庭和婴幼儿园务必要营造“教育爱”的氛围,升华“血缘爱”,消除“溺爱”(见《0岁方案》人才摇篮篇14-15讲)。
    2.善用表情教育。孩子对教育者的表情最为敏感,用表情来控制孩子情绪,明辨是非,培养自信,建立良好行为习惯非常有效,比单纯语言教育强百倍。因此,要求教育者做到恰到好处使用表情:
    一般情况下——平静愉快,专心做自己的事,鼓励孩子自己玩。
孩子疲倦了、饿了、不舒服了——热情安慰孩子,满足他的要求,逗他快乐,呵护他休息。
    孩子玩厌烦了——转移他的注意,抱出去看世界,认识万事万物,做孩子有兴趣的事。
    孩子做一件事成功了(要经常帮助孩子做成功)——教育者要高兴,共享欢乐,给孩子适当的赞扬和夸奖。
孩子玩和学有困难了——教育者要热情鼓励,并启发帮助孩子获得成功,还把功劳归于孩子的努力。
    孩子不听商量,不按商量好的规定办事——教育者要严肃、冷淡,表示不满,帮他改正,最后鼓励他做得更好不再犯老毛病。
孩子无礼吵闹和放肆——教育者应表现生气、走开和不理睬,有时应有意转移孩子注意,使之结束吵闹,冷一段时间后再严肃教育,不可马上对孩子热情。

总之,教育者的爱态和表情就是孩子情绪和行为表现的指挥棒,教育者要细心体察。
    3.处处做孩子榜样。你喜欢孩子有什么样的个性品质和行为表现,用不着多说教,你只管自己高高兴兴地去做好了;你做得越自然、越专注、越兴致勃勃、越受人赞赏,孩子自然会表现出同样的个性和行为;那怕你故意做给孩子看,只要做得自然,总比孩子没有榜样或坏榜样好。无论你是喜欢阅读、热情交友、劳动创造、快乐歌舞、体育运动、清洁卫生、按时作息等等,教育者的爱好和榜样就是教育的力量和威信,也是不久以后孩子的行为和兴趣。 
    4.教育者群体高度一致。家长们的早教思想、早教内容和态度乃至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表情都应当高度一致,互相支持,配合默契,这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家长之间还务必要礼貌用语,充满情爱,并且经常互相赞美好的行为:“你看看,爸爸真能干……”使之气氛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定是既幸福快乐,又积极向上,还善于赞美他人,就像天生是好孩子一样。
    5.建立商量办事的常规。孩子的吃、穿、用、学、玩都要与孩子多交谈,在有说有笑、有商有量、有问有答、又学又玩的气氛中进行。有时家庭的大事(如孩子上什么幼儿园,买重要设备、家具或确定全家旅游)也要一家人商量,这样就能调动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变教育者的意志为孩子的意志,孩子即能言听计从,快乐上进。
    6.要建设一个“好宝宝表扬栏”。把孩子第一次学会做的事(如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睡觉,第一次读出一首儿歌,第一次把好吃的给奶奶吃等)和特别好的表现,写在墙上并贴上一朵红花,经常数数孩子有几朵红花,并读读上面的记录。 

总之,教育的爱心是从孩子需要出发的,让他快乐,让他上进,让他成功;孩子困难时给予帮助,孩子消极时给予鼓励,孩子失败时给予安慰,孩子害怕时给予勇气,孩子失控时给予抑制,孩子无聊时设法提高他的兴致……爱心决不是教育者从自身需要出发的,那种自我需要为中心或功利主义的“恨铁不成钢”不是爱心,而是私心。

二.成功的早教,定要让孩子玩得快乐,学得有趣,这是孩子积极发展的前提,也是发展的基础。 
兴趣是孩子唯一的老师,教育者怎样做才能使孩子热爱生活,兴致勃勃地玩中学呢?
    《0岁方案》老顾问、著名学者于光远说:“人之初性本玩,人一辈子爱玩。” 婴幼儿没有目标也没有强制自己学习的意识,他们只能玩学合一,在不知不觉中进步,这是唯一的成长之路。为此早期教育必须做到:
    1.满足孩子的感观享受。发展感知、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力。孩子一生下就要满足眼、耳、鼻、舌、身的五官接触信息的需求,培养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使他热爱生活,热爱世界万物。因此, 要让孩子看世界、看花草、看动物、看玩具、看颜色、看画画、看艺术品、看高楼大厦、看交通工具、看天空云彩、看气象变幻;要让孩子听音乐、听说话、听唱歌、听鸟叫虫鸣、听噪音以外的各种声音;要让孩子嗅各种花香、化妆品香和烹调香味及除有害气体以外的各种气味;尝各种可以尝的许多味道;体肤接触和手摸各种各样没有伤害的物体、动植物……这样,孩子就在高兴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发展了自己的感知、观察、记忆、思维和想像能力,孩子的表情就会十分丰富、生动而有趣。当然这要循序渐进,不可吓着孩子,也不可过分疲劳。
    2.满足孩子的认知需求。孩子本能持有探求欲望, 世上一切事物对他都是新奇的。因此多带他认识万物,边讲边看边演示,他总是神采奕奕,兴趣盎然。例如电灯的开和关,摘一片树叶,看蜜蜂采蜜,用瓦片投掷水面打飘飘,看复印机复印文件……长期坚持下去,孩子就会有很强的求知欲,很宽的知识面,很丰富的词汇,很强的观察能力,并且很会提问、思考和讨论某些事物的变化(如学蝴蝶飞舞,老鹰翱翔),表达事物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孩子智力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性格品质也特别好;他平静欢快,安静专注,爱说爱笑,不吵不闹,能与各种不同年龄的熟人,或生人自然地交流所看所想的事物 。
    3.满足孩子口语的快感。孩子本能地喜欢听轻言细语,柔情蜜意的话,不论他听懂听不懂他都爱听,在听话和应答中获得认知和情感的满足, 也获得了说话的快乐。因此教育者要多跟孩子平静温柔地交谈,散步、坐车、饭前、饭后、起床、洗澡都可兴致勃勃地谈,讨论问题。此外多讲故事,猜谜语,念韵语儿歌,背古诗,念绕口令,多听故事、歌谣的录音带、CD光盘,还常常表扬孩子会讲、会读、会背、会表演,这样他的思维、表达能力都培养起来了。(注意,孩子说错话,发错音时不要笑, 不要刻意去纠正; 只要有好的榜样,他自然会说好的。)孩子长期听读中外经典名篇(每日20分钟)也能享受口语的快感。

 4.满足孩子爱美的欲望。带孩子欣赏色彩鲜艳的美术作品,(图画、雕塑、照片、工艺品等)看别人作画,带他涂鸦;让孩子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包括云彩、晚霞、森林、旷野;让孩子看歌舞节目,启发他模仿,随节奏律动,经常举行唱歌、跳舞表演和比赛,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勉强孩子表演,只要教育者很自然大方地唱唱跳跳,孩子不知不觉就爱唱爱跳,活泼大方。这样孩子就自然会感觉到生活非常快乐,培养起美的情感,美的鉴赏能力和浓厚的兴趣。 
    5.满足孩子体育运动和游戏活动的快乐。多与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运动,运动项目要尽量丰富些,锻炼孩子身体,培养勇敢精神、合群能力;也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包括运动游戏、语言游戏、智力测验、数学游戏、角色游戏等等)以开发智能,培养团结友爱,协作精神,灵活应变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品质。
    6.满足孩子“视语”(识字阅读)的快感。文字是人类最能启发想象力的工具,它的词汇比口语更丰富多彩,它的无形画面比直观画面(如电视)悠远,它能描述天上、地下、宏观、微观和人的思想及情感领域中一切看得见、看不见,摸得着、摸不着的所有事物和情节。文字又很美,排列也很整齐……只要按《0岁方案》的方法,早期发展视觉语言,其阅读兴趣一经激发,孩子在阅读中的想象之快乐,一发不可收,他们能读童话故事、历史人物、科学小品,了解无穷无尽的知识,还能从书本中学习操作……这也是玩和学的最高、最和谐的统一。
    7.满足孩子动手创造的快乐。指导和帮助孩子动手动脑做玩具,做科学小实验,做工艺品,种植花木,饲养动物,修理器具等,只要他力所能及去做就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当他看到自己操作的成果,懂得一些原理和方法,又受人夸奖时,那更觉得快乐无穷,既丰富了想象,又增长了能力,更培养了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会产生创造的欲望。

    三.成功的早教定要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这是孩子快乐进取的物质基础。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环境给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可以说环境是立体化且从头至尾的“三维教材”。青蛙在不同的环境中改变不同的体色,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不同的个性。那么怎样建设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呢?
    1.民主、平等、亲爱、和睦、欢快而恬静的人际环境。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既不娇宠溺爱,也不冷落。一家人要做到相互关爱,分工劳动,商量办事,共同享受生活的快乐,还要互相赞美好的行为表现,运用礼貌语言和幽默。家庭中可以常开故事会、朗诵会、运动会和表演各种节目,也可以请亲戚、朋友、小朋友们来家玩,有不好的表现,互相都可以批评。
    2.丰富、整洁、优美,爱阅读、提问,爱操作的智慧环境。家庭中要有书桌(孩子有小书桌),书柜(孩子有小书柜),玩具柜、科技百宝箱、大地图、地球仪、科学小实验器具;有种植园地,有时还饲养小动物。生活环境要整洁优美,孩子生活的地方要张贴鲜艳彩色的图案,美丽的风景画,优美的书法作品;各种实物上挂上漂亮的大字块,并给孩子布置一个“好宝宝表扬栏”。还要给孩子设一个锻炼身体的环境,如吊球、沙包等。
家庭成员要经常读书,讨论,并跟孩子一起做玩具做小实验。要多多鼓励孩子自己玩;孩子2岁半以后,全家每天有20分钟“静悄悄”的时间,各人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专心做事,不说一句话,事后评定孩子玩和学的成绩。
    3.按时起居,规律生活,自我控制的意志环境。要养成孩子很多良好习惯:起床早锻炼的习惯,家长与孩子一起锻炼;订一个作息时间表,养成有动、有静的活动习惯(3岁以后培养孩子自己看钟表活动);培养按时吃饭、漱洗、排便、睡眠、劳动、看电视的习惯,逐步做到不催促,不提醒,培养起孩子的责任感和坚持力。3岁以后孩子看什么电视节目,要事先与孩子商定,以看儿童节目为主,不能不看也不可多看,(3岁前每天10分钟左右,3岁后每天20~30分钟为宜)。此外,4岁以后的孩子给他零花钱,教他买书,买智力玩具,支援他人,适当买零食(但不让孩子注意力过多放在钱上)。
四.成功的早教要引导孩子做游戏,在游戏中成长。婴幼儿的活动缺乏目的性和意志力,“人之初,性本玩”,游戏就是他们的学习和工作。 
    游戏使他们觉得非常快乐,从中不知不觉发展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操作等智能,培养起语言表达、艺术表演、体育运动等才能;又获得团结友爱、热情交往、竞争意识,领导能力,遵守游戏规则等心理品质;还能不知不觉接触到语言、数学、天文、地理、物理、动植物等方面许多知识,培养起获取知识的兴趣。因此,成功的早教,一定要常常引导孩子做游戏。那么怎样引导孩子做游戏呢?
    1. 0~1岁的游戏举例。
有感观游戏,(即多用色彩鲜艳的带响声的玩具逗宝宝看、听、抓握、换手、寻找等);有训练手的动作的撕纸游戏;有逗孩子发音、说话的语言游戏;有认识万物,演示物体现象的认知游戏;有把东西藏起来,人躲起来,逗宝宝去寻找的“捉迷藏”游戏;有爬行取物,听音乐跳舞,抱字宝宝找妈妈等等游戏活动。
    2. 1~3岁婴儿的游戏活动举例。
发展孩子大动作使之灵活、平衡的体育游戏,如拾沙包,推小车或拉小车,两手平举走路“开飞机”,跨越小河(地上用绳子摆两条平行线当小河),转风车(做只纸风车,让孩子跑着兜风转),走平衡木过“独木桥”,登高“摘月亮”等;还要与孩子多玩球:接球、投球、踢球、拍球等(球的大小以直径20厘米为宜)。
发展孩子小动作使之做事精细的游戏,如串珠子、小物装瓶、搭积木、玩套杯、给娃娃穿衣服、玩沙玩泥、盆内摸鱼、剪纸等等(注意左右手同等训练)。
    辨别颜色、图形和形状的游戏,如做两套颜色卡片,给颜色配对的游戏,(妈妈出一张卡片,孩子要出同色的卡片,并说出颜色名称);给一罐纽扣,按颜色分类;认识积木的各种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画一画,认一认各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等);也可把各种形体的积木放在一个大口袋里,指令孩子摸不同形体的积木,并与孩子进行比赛。
培养乐感、节奏感的节拍游戏,如放音乐时让孩子按节拍敲三角架、木鱼、铃鼓等,给乐曲伴奏,使之发出更加悦耳的音乐,孩子一定特别高兴。
    培养记忆、发展语言的购物游戏,如爸爸 当营业员,妈妈叫宝宝去购,,告诉他买些什么后启发孩子分类:按颜色怎样分,按形状怎样分,哪些是动物,哪些是植物,哪些是水果,哪些是交通工具等。
    形成数概念的数数、计算游戏,如点物、数数、分糖果、运用直观教具叙述应用题,并进行计算,(例如“草原上有3只小鸡在做游戏,天上的老鹰飞来了,有一只小鸡很快躲到草丛里面看不见了,草地上还有几只小鸡,它们危不危险呀?”“我用1个苹果换你2粒糖,我有2个苹果,能换你几粒糖?”)再如以讲“办果果酒”的故事教孩子学数量词(小熊请客,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每人有1只碗,1个盘,1把勺,每只碗里装2个汤圆,每只盘里装1块蛋糕,让孩子一一对应地摆放)。
    3. 3~6岁幼儿的游戏活动举例。
扮演角色的创造性游戏,如“过家家”,“当医生”、“当老师”、“开商店”、“当警察”、“办图书室”、“打仗”、“抓特务”等。 要为孩子提供游戏场地、道具,成人尽可能参加扮演角色并指导活动,然后逐步放手鼓励小朋友们自己玩。
利用结构玩具进行造型的结构游戏,例如用积木、塑料插片、橡皮泥、面团、油石灰、沙石、大桥、风景沙盘,各种小动物等)。在孩子游戏过程中,成人要给他们一些指导,提供一些材料,教他们量尺寸、完善结构、进行美化,还要鼓励孩子与困难作斗争,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最后一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发展智力的各种小游戏,例如触摸各种不同质地的小布块,如棉布、麻布、丝绸、绒布、毛巾布、缎子等,让孩子闭上眼睛能摸准。让孩子看一分钟商业橱窗,然后背对橱窗说出里面有哪些商品。做拼图、摆火柴棒游戏(如6根火柴棒要摆出4个三角形,怎么摆)等。
    发展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各种谜语、字谜及简单的“脑筋急转弯”等游戏。
发展语言(包括识字阅读)的各种游戏,如比赛说反义词、说量词、说绕口令,续编和改编故事(如改编《龟兔赛跑》的故事),还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聊天,(打电话时孩子注意力很集中,也很高兴)。
    在挑选婴幼儿游戏的时候,同时必须考虑玩具。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是游戏的伙伴,但并非玩具越多越好。从孩子发展最需要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应有点感知玩具(多用于1岁半前)、运动玩具、智力玩具、科学玩具、娃娃玩具和动物玩具。有的可以去买,但一次不可买多,不然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心猿意马,也不珍惜玩具。更重要的要利用自然玩具和帮助孩子自制玩具,例如用沙、石、水、土、树叶就可搞“建筑”游戏,树叶还能贴画;利用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牙膏皮、冰淇淋杯、破乒乓球、破皮球等,就可做各种玩具。旧绒布、棉花就可以做花篮、娃娃,利用古铜币就可做陀螺,用鸭蛋壳做不倒翁……引导孩子做玩具,对发展创造性、培养操作能力太重要了,又能使孩子更快乐地去游戏。
 五.成功的早教定要理想高远,充满信心和积极暗示,变教育者的理想和信念为孩子积极上进的动力。

    教育者(特别是父母)抱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对孩子充满信心和期待是孩子进步的一种强大的鼓舞力量,它细如清泉总在滋润孩子心田,不知不觉地流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变为孩子的理想、信心和动力,塑造起孩子美好的自我意象。教育者的这种信念不是建立在凭空的幻想上,而要真正认识到它是科学的、实在的,因而一定能实现的,这样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的信心也不是虚假的。因为:

    1.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潜能的富矿,是人类的智慧库,他的性格和智慧潜能非常大,早期开发加上后续教育一定能比较充分地发掘出来;

    2.充分开发加顺其自然,孩子总可以快乐地发展个性特长,不求十全十美,但发展其长项总会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

    3.以往的育儿史,让孩子自然长大,尚且出了许多卓越人物,今日我们有意识优生优育,科学早教,难道会差到哪里去吗?

    4.深沉的爱、理智的爱,能产生双向最快乐的情感,孩子有了这种情感的力量,能摧发他快乐上进,逐步爆发出意志的力量来。

    我常回忆小时候的生活,家庭的特制条件和早教内容,没有多少值得回忆的,但父亲的希望,母亲的慈爱和信任,并常常用大哥怎么怎么好,在很远的地方勤工俭学,艰苦奋斗的事讲给我听……这种心理营养一直滋润着我,使我的心中总有不灭的梦想,激励我长大了也要去外面世界奋斗……这样,我13岁时也离家外出闯荡了。虽然今日的我离人生的成功尚很遥远,但小时候父母那种信任的力量,始终伴随着我充满理想和自强不息,我不敢有一天懈怠。

    所以父母从内心深处要爱孩子,期望孩子,坚信孩子,引导和严格要求孩子,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早早构建起以下的潜意识印刻:“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漂亮,我聪明,我听话,我会做游戏,我会讲故事,我会认字读书,我会劳动,我会唱歌跳舞,我会画画做手工,我会做实验,我会制作创造,搞小发明;我很有礼貌,我很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把好东西给大家吃,我不怕困难,我要做的事一定能做好,我将来要当……爸爸妈妈喜欢我,爷爷奶奶喜欢我,老师喜欢我,小朋友都喜欢我……”孩子如果从1岁到6岁逐步有了这样的潜意识,他总是快乐的,听话的,充满信心的。懂事明理的,也会自我控制情绪,会认真学习和玩耍……有了这样的好苗苗,还怕他一生不幸福,不成才,不学有所长吗?

    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好孩子最珍贵的积极心态和十分优秀的自我意象呢?最重要的实行积极暗示,反对消极暗示。什么是“暗示”?用语言、用表情、用行为不知不觉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意志、行为就叫“暗示”。暗示的力量非常大,孩子缺乏主见,是最容易接受暗示,产生认同的。但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凡是增加孩子信心、快乐、上进力量的暗示叫积极的暗示;凡是消蚀孩子信心、快乐、上进力量,甚至使孩子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的暗示叫消极暗示。下面一些方法举例,是提倡积极暗示,反对消极暗示的做法:

   1.一定要看到孩子各个方面的长处和闪光点。甚至沙里淘金,常常夸奖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要记录孩子的进步进入表扬栏。

   2.要常常鼓励孩子或暗中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使孩子做一些成功的事(但不要包办代替),然后把功劳归于孩子的努力,给予肯定和赞美,与孩子共享成功的欢乐。例如让孩子自己布置好房间,做成一件美丽的手工制品,或做一架飞得平稳的滑翔机,或口述一篇文章,创作一篇童话(教育者帮助做记录)……让这些成绩获得他自己的认可(他确实付出了努力)和大家的认可。

   3.当孩子有缺点,犯错误的时候,严肃批评中也有鼓励。第一,教育者要适当批评,表示不满,严肃地谈话以后,又要认真地对他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我相信这个缺点和错误,你是改得很快的,我们会看你今后的行动。第二,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表示不满,表示冷漠,然后把注意力和话题转向别处,引导孩子其他好的表现。

    4.不要处处盯着孩子,管着孩子。要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自主做事、自己找小朋友玩的宽松条件,发挥他的积极主动精神。教育者留神观察孩子也应尽量装得若无其事,不被孩子发现,让孩子能无拘无束地发挥创造精神,并增强自信。

    5.孩子有许多好的表现或稍好的表现,侧面肯定和赞美的效果更好。例如,客人来了,谈起孩子的情况,成人之间悄悄地表扬孩子的优点,哪些地方有出息啦、有前途啦等等,只要稍稍让孩子听到一点,感觉到一点就行了(但成人要假装孩子没听见)。这样,孩子所受的鼓励更大,自我意象更好。

    6.坚决反对消极暗示,务必杜绝唠唠叨叨、无可奈何地数落孩子。特别是不允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对老师说以下一类话:“这孩子就是不听话,非常任性,他要怎样,你不依着他,他就大哭大闹”;“这孩子就是不爱学习,你教他,他说不要不要,扭头就跑”;“这孩子就是不肯好好吃饭,一餐饭喂两小时还没喂完”;“这孩子就是不开口说话,他能听懂我的话,就是不肯说”;“这孩子就怕难为情,从不肯叫人,怎么说他也不行,你看怎么办,真是急死人了”……所有这一类消极的话,孩子都会“认同”,你越说他,他越往这个方向发展,这叫“消极暗示”,是孩子心灵的腐蚀剂,务必杜绝;这也是教育者无能、无威信、无自信心的自我写照,孩子听了会越不听从教育诱导。犯这类错误的家长占95%以上,务必痛下决心改正,要记住在孩子面前,一句消极的话,一个消极的表情都不要流露。
六.成功的早教要像朋友一样常常与孩子谈话、观察、提问和讨论。

    任何人都希望平等,无拘无束地生活,常与孩子亲切谈话就是尊重孩子,使他感到安全又自由,十分舒展地成长。人的正确思想行为是从观察、实践、思考中来的,常与孩子一起观察提问是最好的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使孩子懂事明理,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人的观察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所以常与孩子在生活中观察提问和讨论最能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使之在平常的现象中能发现真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特别要多出去散步)的谈话效果最佳,又是积极休息,完全是天伦之乐;如果这种方法长期坚持,若干年后等孩子长大了,两代人仍能像知心朋友一样无话不说,就会没有“代沟”之说了,这真是育儿成功的最理想的境界。

    观察、提问和讨论可以随时随地随处进行,看见什么,做着什么,听了什么,想到什么都是话题,这也是早期教育的“教科书”。例如:

    1.挑起1岁左右孩子的兴趣。这是什么?这是乒乓球,它是圆圆的,我们家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呢?噢,皮球是圆圆的;气球是圆圆的;瓶盖子正面看也是圆的。我们画一个圆好吗?请妈妈搓一个圆圆的面团好吗?圆圆的东西能滚来滚去真好玩……乒乓球是什么颜色呀?是白色的。看看我们家里还有哪些东西是白颜色的呀?……孩子还不会说话时,不可强求孩子配合,只要“对牛弹琴”,逗孩子看,逗孩子听,逗孩子玩就行了。

    2.对2岁左右孩子逗他观察:看,那是什么呀?那是小鸟,它的名字叫麻雀,麻雀在做什么?(它是跳呀跳的走路)啊呀,它飞走了,它为什么飞走了?(它想妈妈了,飞到妈妈身边去了)……

    3.对3岁左右的孩子教他提问。那是什么呀?是蝴蝶。蝴蝶怎么飞?(让孩子做蝴蝶飞的样子)。蝴蝶是不是鸟呀?(不是鸟,是昆虫)……这只蝴蝶是什么颜色?那只是什么颜色?它们飞来飞去在做什么呀?我们去捉一只蝴蝶好不好?(如果捉到了蝴蝶)看,蝴蝶有几只脚?它头上有什么?(两根长长的触须)。下雨了,天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4.和4岁左右的孩子一起讨论问题。你看那边有几个烟囱?烟囱上面冒的是什么?为什么一个烟囱冒白烟,另一个烟囱冒黑烟……我们家里共有几盏灯?其中几盏灯发黄光?发黄光的叫什么灯?有几盏灯发白光?发白光的叫什么灯?……看白炽灯的灯泡里面有什么东西?灯丝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一个人什么菜都应该吃?为什么睡觉时,不能用被子把头蒙上?为什么小孩要打预防针?……

    5.和5岁左右的孩子一起观察和讨论问题。看看哪些树高;哪些树矮,能长得高高大大的树叫乔木树,这些长不高的树叫灌木丛。到了秋天和冬天为什么树会掉下叶子呀?秋冬不掉叶子的树叫什么树?它们为什么不掉叶子呀?……哪些动物是鸟类动物?哪些动物是昆虫类动物?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医生、护士要穿白大褂?为什么战士要穿绿军装?……我讲一个故事,你看给这个故事取个什么题目好?(看夜空时)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有的星星发蓝光?有的星星发黄光?……为什么中国是白天,美国却是晚上?地球不停地转着,人在地球上为什么不掉下去?……

    培养孩子观察提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要注意以下要点:一是处处留意贵在坚持,培养习惯最重要,真是“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二是由教育者讲、看、逗、指点,逐步过渡到孩子爱看、爱问、爱想,以孩子为主。三是不求每一问题都弄通弄懂,只要引起孩子兴趣,半懂不懂都达到了目的。四是要引起孩子讨论和争论,有时要争执不下,有时要有意让孩子争赢,这更能激发孩子提问求知的兴趣。五是有时候要一家人都来参加讨论,各抒己见更好。六是遇到教育者答不上来的问题,要老老实实承认不懂,与孩子一同去请教别人,或一起查辞海资料。七是教育者要多思多想,多看《十万个为什么》等百科全书,也带动孩子博览群书。八是4岁以后的孩子要鼓励他每天必须从观察和生活中提出一两个问题,养成习惯,把最有价值的问题记下来。这样孩子的发现、发明、创造意识越来越强,性格品行也越来越好。
七、成功的早教,定要让孩子多动手操作,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

    思维是动作(操作)的内化,婴幼儿最初的思维是从动作伴随语言发展起来的,所以说“手是脑的老师”。发展孩子思维要多让他看成人的操作,多带动孩子去操作,多玩多劳动,同时伴随词语的讲解,那么孩子的思维便启动起来了,词语也丰富起来了,还逐步学会了口头表达和动手创造——思维又外化了。基于以上原理,可以说带孩子操作(玩东西)是早期教育的基本的内容和方法,它促进了孩子手的小肌肉群的运动发展;促进了手和眼的协调与精密配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语言的发达,认识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还在操作中培养起稳定的情绪,专注的性格和求知、创造的浓厚兴趣。难怪爱因斯坦小时候拆一个爸爸给他的指南针,他看里面的“小东西”为什么摆来摆去最后老是朝着一个方向,居然静静地能玩上两个小时;也难怪爱迪生小时候特别爱动手操作做实验,长大了竟成了发明大王。在我研究过的大发明家的童年生活中,无论牛顿、达尔文、米丘林、张衡、麦克斯韦、法拉第、李时珍、詹天佑等无不是从小酷爱动手动脑、操作创造的,不然科学技术哪有今日之高度发达,人类正以一日千里地改变着世界和自身生活的面目。
    但是数千年来,我们中华文化却有一个严重的缺憾,一方面人文科学博大精深,良莠并存;另一方面轻视科学技术,压抑发明创造,甚至视科学为“雕虫小技”,不屑一顾,工匠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所以,中国历史上孕育出了大批哲学家(诸子百家)、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文人墨客,而大科学家、发明家却屈指可数,这不能不说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极大地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可是这一弊端至今还没有根本加以扭转,反映在最佳期奠定人才基础的婴幼儿教育上仍然冷落科学教育和操作。环视整个幼教和家庭早教,大都满足于鼓励孩子学歌舞表演、美术书画、弹琴下棋、阅读活动和外语教育。父母送孩子学钢琴、电子琴、美术、外语、写作特长班的到处都有(我不否认这些教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而动手操作和创造的教育活动却是凤毛麟角,许多幼教机构和家庭甚至连想都没有想到。这又危害了后续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只会听讲、考试、做作业,不会动手、实验和创造,比西方学生普遍的操作、创造能力相差甚远,这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叹息。
    基于我国的国情,基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我国早期教育更应重视孩子动手操作的培养,大力发展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奠定一个能涌现大批创造型人才的社会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社会是有前瞻意义的,孩子的发展也是可以引导的,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大业,早期教育应特别重视操作,实验的科学教育。每一位家长和幼师都要像阿基米德的父亲培养阿基米德一样,为了振兴希腊文化,终于培养出一代天骄——杰出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来。那么怎样通过操作培养孩子思维和创造能力呢?
    1.孩子生下来,多多训练双手的灵活(双手平衡训练):用鲜艳美丽的、悦耳动听的玩具,训练孩子拿、捏、摇、推、拉、拍、拽、捶、钩等等动作,要经常捏孩子双手的10个手指,教孩子玩套杯、套塔、积木、插塑等玩具。
    2.在孩子两岁左右时捏他的每一个手指时,以训练每一个手指的动作。如让孩子模仿握拳,大拇指伸直,大拇指弯曲;食指伸直,食指弯曲;中指伸直,中指弯曲……要训练到每一个手指都能单独活动。
    3.成人边做事吸引孩子边看、边听。例如:妈妈拿小刀削苹果,看苹果皮一圈一圈削下来了,苹果皮变成了长长的一条,苹果削好了。妈妈把苹果切好,切成一片一片的,宝宝吃一片,妈妈吃一片,爸爸吃一片……
    4.从孩子两三岁起早早训练孩子做他能学着做的事。不要强迫孩子做,而是成人津津有味地做着,吸引孩子来抢着做。当孩子抢着做事时,就应边教边说边示范,一定使孩子做成功,然后妈妈表扬或奖励他。要从简单的事做起,逐步增加做事的难度,但做的事一定要新鲜有趣,使孩子“玩”得快乐。例如:折纸、折手帕、叠小衣服、拿勺和筷子吃饭,摆小桌小餐具“过家家”。拿放大镜看小东西和看小字宝宝;开、关电视机、录音机;教孩子打鸡蛋,把蛋壳打破,让蛋白和蛋黄完整地落到碗里;教孩子剥笋,把一张一张的笋壳剥下来,最后露出白白的笋肉;教孩子剥豆子给妈妈做菜大家吃;教孩子串针(针眼大的粗针),再用粗针串珠子,做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让孩子在水盆时捉鱼、捉泥鳅,捉到另一个盆子里;教孩子擦火柴,点蜡烛(要告诉孩子自己一个人不能玩火,危险,并把火柴放到孩子拿不着的地方);教孩子在木头上钉钉子,告诉他怎么用锤子:教孩子用面粉做饺子、馒头;还有教孩子钓鱼,自制肥皂水吹泡等等……让孩子沉浸在最有趣的认真操作的玩乐之中。到五六岁,孩子甚至可以独立做玩具,独立解剖一条鱼,独立种葡萄使它结果实,独立收拾房间,铺床叠被,洗晒衣服了,并还能把自己做的趣事叙述出来或写成日记和作文。


    在培养孩子操作和创造能力时,千万不可不做科学小实验,这是把培养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结合起来不可缺少的一环。3岁以后的婴幼儿必须做哪些方面的科学观察和小实验呢?
    1.生物观察和实验:种一些植物,从播种到开花结果;饲养昆虫,观察昆虫的完全变态;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多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之名:观察某几种植物根、茎、叶、花的每一个部分,解剖几种小动物的尸体;观察人体骨骼内脏模型;搜集和制作部分动植物标本、树叶标本等。
    2.物理观察和实验:空气的存在和怎样捕捉空气;制作磁铁玩具,看吸铁的奇妙现象;看水的三态变化,物体沉浮原理;使用度量衡的基本工具;比较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不同;会看钟表,会测量温度,会分解太阳光七色;会聚焦阳光点燃纸张,会用电池点亮小灯泡;看看怎样做热气球;观察和搜集部分矿物标本等。
    3.化学观察和实验:会使用最简单的化学量杯、烧杯和试管,做几种最简单而无危险的化学实验;看一看做氢气球、热气球的过程等。
    4.其他观察和实验:认识北斗星、北极星,认识地球仪,做一做地球为什么有白天和晚上的实验等。
总之,早期教育务必要培养动手动脑,学会创造的人才幼苗。中国急需一大批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各类高级技师,这批人才的成长必须在婴幼儿的心田里播种。
 八.成功的早教十分讲究“引导”孩子的艺术和技巧。 
为什么许多父母教育婴幼儿,孩子就是不“领情”,不听从,经常哭闹,不好好玩和学,培养不了良好的习惯,教育者只好无可奈何地迁就;而有的父母、幼师却能使孩子高高兴兴、言听计从、有说有笑、又学又玩,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从而极大地开发孩子的潜能呢?原因除了以上七个方面的基本教育法掌握有优有劣外,还有“导引”孩子的技巧问题。你的“导引”是否符合婴幼儿心理特点,你的教育要求,能否打动孩子心灵,你希望孩子做的,能否成为孩子的“渴望”,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是人生的另一极”,婴幼儿有他独特的“心理世界”,早期教育要激荡这个“心理世界”,不仅要依照教育规律,还需研究导引的艺术和技巧,教育者有时甚至是一名演员,才可获得孩子的理解和感动,高高兴兴照你所希望的去做。
有哪些导引孩子行为的艺术技巧呢?这里罗列常用的一些教育技巧作为启示,以抛砖引玉。
    1.引诱法:你希望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希望他学什么做什么,千万不要在孩子毫无准备时提出要求,而要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吸引他就范才好。日本著名早教专家铃木镇一教两三岁孩子学小提琴就是这样:他兴致勃勃地拉美丽动听的乐曲,一群孩子在周围自由地玩耍,他不时让这个孩子拉个曲子,又让那个孩子拉个曲子(有的孩子早已训练有素),给他们赞美、鼓掌和奖励,这样就把刚来不久的孩子吊起了胃口,环境稍熟悉以后,这些新来的孩子也抢着爷爷手中的小提琴要拉一拉,这时铃木才开始跟这孩子“玩”小提琴,教他握琴拨弦……《0岁方案》有的家长学员教孩子识字,先是从妈妈教爸爸,爸爸教妈妈开始的,父母玩字宝宝的游戏玩得热火朝天,而把一两岁的孩子晾在一边,等孩子喊着、抢着也要与字宝宝交朋友时,这才让孩子参与进来,孩子这就上钩了,识字效果也就特别好。其实无论教孩子做什么都不要直接吩咐而要“引诱”,引诱才会使孩子产生渴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童话法:童话故事最能打动孩子心灵,适应他“童趣的理解”水平。我孙子家离我们老两口较远,平时一两个月才来玩一天,每次她玩得都很高兴。到傍晚我儿子和儿媳就把她带回去了她还依依不舍呢!可是有一天儿子和儿媳都要出差,把两岁半的孙女送来放在我家。白天孩子玩得很高兴,也答应在爷爷家住,可是到了晚上,她就想妈妈了,吵着一定要回家。到睡觉前竟哭了起来,拒绝脱衣上床,奶奶怎么劝说也无效,越哭越厉害。这时我装得不在意,专心致志地把一张一张组合沙发推到我们的大床旁边,紧挨着大床架起一张小床,我又抱来了垫被、毛毯和花被褥……孙女的注意力被我的动作吸引了过来,哭声小了。于是我头也不抬地自言自语说:“这是一张小兔兔的床,好漂亮好暖和的小兔兔床啊!爷爷还要请来大兔妈妈(毛绒玩具)放在小兔兔的床边,看哪只漂亮的小兔兔来睡觉觉呀?……”没想到还没等我把故事讲完,我的孙女就从大床上飞快爬过来,一屁股坐到小床上,破涕为笑地大声说:“我是漂亮的小兔兔,我要睡小兔兔的床。”我抬头一看,她的笑脸上还布满了滴溜溜闪光的泪花,逗得大家都笑起来了。……一场哭闹的风暴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孩子很快安然入睡,第二天她更听话了,再也没有哭闹要回家找妈妈。如果教育者不想想导引艺术和技巧,强迫加说教,孩子哭得精疲力竭也会睡去,但是第二天,她还能那样快乐和听话吗?还会那么自信吗?
    3.想象法:有一位妈妈学员,来信说了一个教子的小故事:她教四岁的儿子拉二胡,起初孩子还满有兴趣,可是时间一长,单调地练习拉空弦索然无味,孩子懒洋洋地不愿意拉了。有一天,妈妈看着孩子拉弓,突发奇想地说:“孩子爸爸,你快来看,小虹虹拉弓的手腕好优美、好灵活呀,像蛇宝宝的头和颈子那样一伸一缩呢!拉得真漂亮!”同时妈妈也用手腕学蛇头的伸缩……就这么一个惊奇的“发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的拉弓的兴趣,她也学着妈妈把手撮拢,用手腕做蛇头的伸缩动作,并且兴致勃勃地坚持练习拉弓了。又有一位妈妈教孩子拉小提琴,首先要练习把小提琴夹在脖子上,这更是又累又枯燥的事。于是妈妈说:“我们来比赛用脖子夹玩具好吗?妈妈夹大玩具,你夹小玩具,看谁把玩具夹牢,谁夹得时间长……”把提琴想象成玩具,孩子居然能夹住并走来走去也不掉下来。以上两例这么枯燥的学习,尚且能激发孩子情趣,那么只要方法得当,还有什么教不会孩子的呢?
    4.故作惊奇法:当孩子无意中学做某一件事时,大人要故作惊喜地大声欢叫:“呀,快来看呀,宝宝会看书了呀!”(当孩子拿一本书装模作样在看的时候)。“呀,你们看,这个字宝宝他认识啦,与字宝宝交朋友啦!” “啊呀,宝宝的积木搭得真好,真像一座宝塔,真能干!”
“呀,快来看呀,小叶子吃饭前自己会洗手啦,真讲卫生啊!” “啊呀,你们看,孩子学会扫地啦,你看这地扫得真干净!”……凡是孩子模仿有意义的事,都应引起大人们的欢乐与亲热,这样孩子受到鼓舞,无意识的活动,就渐渐变为有意识的活动,甚至坚持下去形成良好的习惯。
    5.鼓励法:孩子的任何学习、做事、回答问题,只要他是认真做的,不论做得好坏,是对是错,都要沙里淘金,进行赞赏和鼓励,决不可泼冷水。例如孩子画画,乱涂一气,你要拍手叫好。说这像一朵云,那像天上下的雨;这像几根面条,那像一个气球;那像一只小老鼠……(评价时给孩子的画添上一两笔,使之真有点像那个事物),这样孩子看后会非常得意,既丰富了想象,又激发了画画的热情。又例如,散步时看见一头小牛,你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说:“一只狗。”你应该说:“你真会回答,它是一头小牛,它很像狗,牛和狗都有4只脚,都会走路是吗?”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至少对孩子答对了“属类”,没有把小牛说成一株大树,或一栋楼房,也是了不起的!孩子认真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满腔热情地肯定他,严禁笑话和羞辱(心里好笑,也决不允许有丝毫流露),这样,孩子才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舒展成长,没有腼腆害羞的拖累。
    6.转移注意法:当孩子做到了一件不好的事(例如摔东西,打娃娃),或说了一句不好的话(例如骂人),或者有时哭闹不停时,教育者应该瞪他一眼,表示不满,表示生气,表示冷淡,让他讨没趣,但不要声张,不要重复孩子的坏行为,你只管走开做自己的事。然后忽然间家长们交谈起新闻、故事和特别有趣的事来(不要看孩子,不要理他,也不要气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逐渐转移他的情绪,慢慢与家庭的气氛合拍。这叫淡化缺点和错误,转移情绪轨道,导引良好行为,而且避免了一场冲突“风暴”的伤害。
    7.相互表扬法:父母家长之间要经常相互“表扬”。互相赞美好的行为,做得很认真,而不要被孩子发现是说给他听的,这样,孩子也能学会赞美大人,并模仿这类行为,极快地受到积极暗示的影响。例如,妈妈对爷爷小声说:“你看,他爸爸读书好认真专心啊,半天一动不动地看书,叫他,他都没听见!”又如爸爸对大家说:“妈妈真辛苦,做那么多事也不叫累。现在妈妈洗衣服,我读故事给妈妈听,慰劳慰劳她,孩子你也坐下来听故事,跟妈妈一起享受好吗?”数十年前我两个儿子四五岁时,我有时这样做,所以孩子小时候和长大以后都很孝敬母亲。
    8.言他法:很多时候教育孩子,不要直接针对孩子,而应认真地“言他”,把孩子推上一个评论员的地位,而不受评论,这最能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例如,一天吃晚饭时,妈妈对爸爸说(说话时不看孩子,假装与孩子无关,其实孩子肯定在倾听):“我同事病了,今天,我到她家去看望病人,有一件事让我好感动啊!她家的孩子小强,真懂事,不到5岁就给害病的妈妈喂药递水,还给妈妈量体温,煮鸡蛋,问妈妈疼不疼,还会打电话请大夫……我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孩子。他家里很困难,平时是不买零食的,我送去的苹果拿一个给孩子吃,你听他怎么说?他说:‘谢谢阿姨,苹果留给妈妈吃吧,病人要增加营养。’他还会扫地抹桌做家务呢!……”说话中一句也不要提及自己的孩子,但赞美他人就是对孩子最生动的教育,他会暗暗学习,并且也学会赞美他人。“言他法”的应用,有时也可以批评某些现象,如街上看到什么不良行为,评论电视剧中某个不良的角色等等,但都不要与自己的孩子直接挂钩,要强调“隐形教育”,有时还要很自然地把孩子吸引到“言他法”中来评论他人。

 

阅读(0) | 留言(0)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