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坳期 1岁11个月2天

10/04/05 04:38:05 标签:敏感期 执坳期

妈妈在等着你执拗期令所有的爸爸妈妈们闻风丧胆的执坳期悄然而来,虽然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也措不及防。当妞妞会说话了并喜欢说不时,我完全没有其他妈妈的变通和睿智,到了最后有的只是无语结束。事件1:不要穿衣一天早上,给妞妞穿衣时,不知怎么她突然大叫:“不要穿衣,不要穿衣!”我说:“我们先穿裤子。”妞妞说“不要穿衣,不要穿衣!”我说:“我们先穿袜子。”妞妞说“不要穿衣,不要穿衣!”……就这样在要她穿衣与不要穿衣之间我们对峙着,这时外公正好拿着手机与耳机过来问她:“妞妞听音乐吗?”小人儿收住了哭声:“恩!”在她带着耳机听音乐时,我就飞快的给她穿好了衣服。(事后我总想不起这次是哪个秩序被打乱了,而引起的固执,但我知道肯定是有,只是我这个妈妈太粗心了一时没有发现) 事件2:宾馆里喝牛奶朋友家请我们去玩,到了晚上去宾馆开房打麻将,我就带着妞妞去洗澡。当我在洗澡时就听她总找妈妈(其实这是前兆了),把她衣服脱了,我们就站在喷淋下面一起洗,给她洗完了,外婆就给她穿衣,这时她开始了她的叛逆了:“不穿袜子,喝牛奶。”听她这一叫,我想完了,匆匆穿好衣服跑出来就听她哭叫:“要毛毯,要毛毯。”我说:“我们没在家里,这里没有毛毯。”“要毛毯,要毛毯。”我知道她的秩序感来了,只有耐着性子说:“现在没有毛毯,要不我们回家喝牛奶。”“喝牛奶、要毛毯,喝牛奶、要毛毯。”我想着法子说:“妈妈抱你喝,好吗?”“喝牛奶、要毛毯,喝牛奶、要毛毯。”就这样重复了几次后,我没有折了,也泄气了,只能说:“妞妞,你心里难受想哭就哭吧,妈妈陪着你。”……

大约40分钟,这个小家伙估计也折腾饿了、累了,脸上挂着泪水抱着奶瓶喝起了奶,奶喝完后她又象个没事人似的玩起来了。这次总算过关了,不知下次有会发生什么。

 妞妞在这里的秩序是:脱衣服脱袜子关大灯、开小灯毛毯泡牛奶,其中毛毯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也掺夹着恋物情。我每每想到要藏起毛毯就有矛盾,这样必然会破坏她的秩序,她那小小的心灵也必然受到伤害,但这个恋物情会随着她长大而变成病态的依赖吗?这还是头绪,真正的执坳期应该还更猛烈些,门必须她关,否则就固执的重复N次;灯必须她关,否则就固执的重复N次;衣服必须自己穿,否则不穿或赖地......但凡种种,我只有耐心的等待她来临,耐心的让妞妞安全度过,让她心里无伤害的度过。 相关资料:幼儿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胡闹,但我们觉得,用执拗这一概念来得更准确一些。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   比如看光碟不能被打断;大人不能将衣服搭在臂上;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必须退回来;有客人来访,听到门铃声必须是孩子来开门,如果成人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剥糖时孩子要自己剥,如果大人把糖纸撕开,孩子会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来一颗……   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定受挫。   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理解不是特别难,但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得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才有随之而来的快乐。怎样掌握变通的技巧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要注意的是,幼儿对秩序的要求起初并未达到执拗的程度,一开始他会不安、哭闹,随着自我的逐渐形成,他将这一秩序上升到意识层面,才开始变得执拗、不妥协。   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接踵而来。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时洒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苹果上不能有斑点;厕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黄渍;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接着又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须扔到垃圾筒里,没有垃圾筒就必须拿着;红灯亮了,即使马路上一辆车、一个人没有也不能过马路,已经过了必须退回来,退回来也不行,谁叫你这样做了! 对秩序的追求上升到对审美的追求后,儿童就开始能敏锐地感知环境和氛围的变化。 一位妈妈的文章:相关连接:http://www.babytree.com/user/showuser.php?uid=u9136613319&tab=journal&view=single&journalid=1133193 据尊敬的Burton L.White先生(世界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哈佛大学学前项目总负责人)所言:在17-20个月期间,宝宝对挫折的忍受能力达到了最低点,同时,他的意志力达到了最高点。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这时期的宝宝自我意识觉醒到一不满意就仿佛天要塌下来,并且坚定地要求天不许塌,你必须满足他的要求,替他撑着。也就是患了执拗症。 自从布布不教自会地开始使用摇头和“不(二声)”表达他的否定意识后,我们就屏息静气地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周末,小布布终于由一条腿短屁股大的腊肠犬看着(民间谚语:猫看两天狗看两天),悄无声息地走过来了,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扬着两只小眉毛作着鬼脸向我们暗示他执拗期的到来。在经过一番焦虑和明察暗访后,布爸郑重表态说:我们是不吃这一套滴,连看你的那条狗我们也是完全不怕滴! 据观察,小布布执拗的表现大致如此。首先,他情感脆弱,想法却有如旋风一般说来就来,如果你不从,小人儿断是忍受不了这般委屈的。之后,未及解释,可怜的布布或是尖声大叫,或以似哭非哭之音挑战你的听觉审美,又或者挺身子,玩脱骨术让你无法把他抱起,再就是自残,拿脑袋撞餐椅、用魔方磕牙。彼时彼刻,温柔秀气的小布布仿佛魔鬼附体,恨不得使出乡野老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狠招,以试探他权利的轻重。这个小人儿勇气满满,意志坚定,以一种共产党员的顽强作风去坚持他心目中的“真理”。如果你提出一种斡旋的办法,他旋即摆出一副大国强权的臭架子,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断然说:“不(二声)!” 在这样的世界格局下,要想获得耳根和心里的清静,那是要讲一番策略的。 布布姥爷常使的一招是:防范于未然。这可着实不简单,需要随时洞悉小人儿的心思,甚至于在他还没有发出强势要求前就说出他的想法,吓领导一跳,同时领导也表示颇为满意(鞋擦的真是到位)。当然,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洞悉了小人儿的要求并不意味着可以满足这个要求。这时,我家老爷子采取的策略是,不断地和他说话,长篇大套地谈论布布的想法、追求、以至于美好的人生。布布刚开始还为得到理解而倍感欣慰,后来就听得完全不着四六了,直至当初的想法被忘得一干二净,两人在一派和谐美好的憧憬中开始新一轮的游戏。 布布妈妈有时并不能完全掌握姥爷的方法,因为比起老同志,布布对妈妈的要求更高,从产生想法、提出想法到满足想法也就一眨眼的功夫。但是,各村有各村的看家本事,更何况布布妈妈好歹一“乡长”。布妈的办法是:让他选择。比如,布布要拿拿桌上那个盛满汤汤水水的盘子,布妈就把白薯和布布的小碗米饭端给他,让他选一个,布布都不要,拿手打;行,换一个白薯和一个豆包让他选,看了看,不要,拿手推;行,再换一个豆包和一个酸奶继续选,想了更久,伸手拿过了豆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怎么样,这个类似计算机的二元逻辑,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高科技,把我家不到一岁半的小宝宝彻底征服。 说到底,我家小布还是被大人众多的花招给搞晕了,先前的事情就忘了。但是,布妈发现,随着小布意志力的提高,其记忆力也呈稳步发展之势,这可比较坏菜!在少数时间里,布布会坚定地记着自己的需求,并且因为没有被满足而耍脸色、大哭、撒泼打野。在这种情况下,布妈会向众人使脸色,大家暂时就不理会小布布了,想必,小布布哭着哭着就忘记了自己刚才的要求,转而担心妈妈不再爱他,所以他会来揪妈妈的衣服,当妈妈转向满脸泪痕的小布布时,小布布会可怜兮兮地说:“抱抱”。于是,双方休战。谁赢了?很难讲。但据另一尊敬的早教专家皮亚杰同志的观点,孩子会强化一种想法,当妈妈坚决说“不”的时候,那就意味着用任何办法都徒劳。希望他的话是对的,我可怜的小人儿。 此外,布布爸爸还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坚持。比如,布布想玩那盒牙线,玩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扔了,又要那盒棉签。布爸很不想给他那盒棉签,就提出要求:先把牙线捡起来交给爸爸,再给棉签。布布说“不”。布爸坚持。布布生气,发出怪声,布爸可不生气,也不着急,还是慢条斯理地提出他那个要求。布布还是“不”。自己气急败坏地想办法,把脑袋硬往玻璃门里挤,脸都变形了,当然还是够不着。布爸还是坚持,微笑着提出他那个老掉牙的交换条件。布妈猜想,在布布眼里,布爸的微笑一定很丑陋、很虚伪、很落井下石。布布站在那儿,又气愤又不知所措,最后他决定忍了,捡起了那盒牙线。全家人都为布布的行为鼓掌,布爸就是再不情愿也要遵守诺言,把棉签给布布玩,哪怕他把一盒都糟蹋了。不过后来,布爸还是想出了个主意,他教布布把棉签一根一根地放进小盒子里,因为任务有挑战性,布布玩得很专注,并不时为自己的成功而鼓掌,布妈真为布布高兴,感谢布爸的坚持。 在小布布执拗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暗含了宝宝探索好奇的天性,怎样才能在不伤害或尽可能少的妨碍宝宝探索的前提下,树立一种规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所幸,上文提到的两位尊敬的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说:如果正常的话,在22-24个月,孩子会停止对你进行试探。他们的行为不再那么不顺从和无理。孩子开始和你真正地对话,思考能力和想象力也开始萌芽,随之而来的还有幽默感。你都不会相信自己是多么幸运。 是啊,我多么幸运地拥有着宝宝,为此我愿意不断尝试着去帮助他,关怀他。为了那个即将出现的“成熟有趣的年轻人”,仅以此文与同样拥有处于执拗期的孩子家长共享。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