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对“肛欲期”也有所耳闻,但没有深刻地理解。总觉得“肛欲期”离练练还很远,可练练这几天的行为让练妈不禁想到:难道肛欲期提前了?
练练最近好像憋不住大便,总是不经意的把屎拉在尿不湿里,因为是偶尔为之,所以大家也都没在意。自从姥姥骨折以来,家里来了一个保姆奶奶,练练大便就更不规律了,她总是不愿让这个奶奶给把屎,这不,已经连续三天把臭臭拉在尿不湿里,家人为此很是着急。
第一天拉时,姥姥还开玩笑说练练连小时候都不如了,怎么还把臭臭拉裤子里呢?第二天,妈妈一下班,保姆奶奶就告状,今天练练三次把臭臭拉在裤子里了,还死活不让把她,一把就打挺,还用手抓奶奶。练练听到在告她的状,突然冲过来“呜了瓦拉”的说了一顿,最后还把墙一拍,表示愤怒,把全家都逗乐了。笑过之后,练妈把练练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希望她能“改邪归正”。第三天,练妈下班回来,姥姥说:“今天上午保姆奶奶时不时的就问练练尿不尿,拉不拉?一抱她,她就使劲的哭。我一叫她,她就拿出百米冲刺的劲儿使劲跑,生怕我抓住她,打了一上午的游击,好不容易给她把,她不拉也不尿,刚把她放在床上,没一会就把床尿了,刚收拾完给她换好裤子,没五分钟,她又把屎拉了一裤子,把我们都快累死了。”听了姥姥的话,练妈想昨天骂也骂了,今天变本加厉,看来只能改变战术,来到练练身边蹲下来,心平气和的教育她说:“练练,你总把臭臭拉裤子里,就变成臭宝宝了,大家都不喜欢你怎么办?以后你要拉臭臭,就蹲下来好吗?”说着练妈又站起来再做一遍下蹲的动作,练练也很乐意的学了一遍,看来这种方法她能够接受。后来这几天对把屎把尿还是很抗拒,但好在只是偶尔拉一点。
这两天又恶补了一下“肛欲期”的知识,在此与其他家长一起学习一下:
肛欲期(anal stage ,约2——4岁):弗洛伊德把精神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称作“肛欲期”显然也是将心理发展与生理功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1岁左右的孩子通常都要接受大小便的训练了,随着括约肌的发达,孩子开始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大便的积累造成强烈的肌肉收缩,当大便通过肛门时,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感,这样的感觉不仅是难受,也能带来高度的快感。另外,大便对婴儿还有其它的重要意义。对婴儿来说,大便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排出大便相当于做出“贡献”或献出“礼物”,而且,通过排便,他可以表达自己对环境的积极服从,而憋着时则表达的是自己不肯屈服。因此,从主客体关系地性质来看,大便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孩子与父母或成年人保持关系的某种工具,孩子们感受到他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
大小便训练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训练不得法,宝宝和父母都痛苦。传统的做法通常是,时刻提醒宝宝,要求宝宝随时随地按成人指令行事。(这是自从保姆奶奶来了以后经常做的事,因为她想帮练练戒掉尿不湿)
现代幼儿教育认为,大小便训练要充分尊重宝宝,更确切地说法应该是大小便学习。学习过程中强调宝宝自身的主动性,让宝宝通过学习处理大小便,体会到独立的重要性。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父母应该保持轻松宽容的心态,既关注也要有分寸。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不要和其他宝宝相比,更不能因为宝宝出了“事故”而喝斥或者打骂。否则,轻者可能让宝宝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摆脱尿布,直到四五岁都不能大小便自理;重者可能影响亲子关系。儿童专家特别指出:如果父母对宝宝大小便问题过分关注,宝宝可能不自觉地利用这种心理,或者消极抵抗,或者屡报假情况吸引成人的注意。我觉得我们一开始的做法可能伤害了练练的自尊,让她产生了抗拒心理。
现代幼儿教育认为,大小便训练要充分尊重宝宝,更确切地说法应该是大小便学习。学习过程中强调宝宝自身的主动性,让宝宝通过学习处理大小便,体会到独立的重要性。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父母应该保持轻松宽容的心态,既关注也要有分寸。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不要和其他宝宝相比,更不能因为宝宝出了“事故”而喝斥或者打骂。否则,轻者可能让宝宝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摆脱尿布,直到四五岁都不能大小便自理;重者可能影响亲子关系。儿童专家特别指出:如果父母对宝宝大小便问题过分关注,宝宝可能不自觉地利用这种心理,或者消极抵抗,或者屡报假情况吸引成人的注意。我觉得我们一开始的做法可能伤害了练练的自尊,让她产生了抗拒心理。
如果这真是练练的肛欲期,希望能早点过去。
弗洛伊德把0-6岁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
1岁半之前 口唇期,此时也有性感觉。
1岁半到3岁 肛欲期,此时口唇期也还存在,不会就消失
3岁到6岁 生殖器官期
1岁半到3岁 肛欲期,此时口唇期也还存在,不会就消失
3岁到6岁 生殖器官期
肛欲期的表现:
1. 憋大小便、尿裤子。这个时期之前可能孩子已经会去厕所大小便了,可是现在突然开始重新尿在裤子上。
2.频繁地去厕所小便,每次只尿一点点。这是因为孩子的括约肌成长了,孩子通过憋、释放大小便来获得性快感。
3.研究大小便
当孩子出现了肛欲期的表现时,父母最明智的做法是平静温和地告诉孩子:宝贝,这不是什么问题,妈妈给你换上干净的裤子。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持这样的态度:不可以羞辱、耻笑和责骂孩子,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不可以将孩子尿湿裤子作为家人的谈资。
父母和家人的羞辱、耻笑和责骂会让孩子产生不健康的羞耻感,形成自贬和低自尊的人格。父母也不要告诫孩子“下次记住去卫生间”,因为孩子早在肛欲期前就知道了大小便要上卫生间,现在正是他练习控制自己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上卫生间了。
在巴学园里李跃儿对老师们说:“尿湿100次就给孩子换100次裤子。”批评、打骂、耻笑、羞辱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延长孩子的肛欲期(一般两个月左右结束),甚至遭到孩子的报复——更加频繁地拉裤子。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不健康的羞耻感,不利于建立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有肛欲期的表现。建议6岁前的家长都应该看看胡萍的《善解童真》。
努力做个懂孩子的父母吧,听懂孩子成长的信号,给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充分的自由和宽容。孩子似花,需要爱来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