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的“规则教育” 1岁11个月22天

10/04/22 06:02:51 标签:敏感期 规则教育

妞妞的“规则教育” 1岁11个月22天

看了桐桐妈的博客“2-3岁,“规则教育”正当时”,也发现妞妞的这个敏感期也来了:一次我正指着世界名画“断臂维纳斯”说:“维纳斯,没有手了,但她同样很美,是吗?”妞PP马上说:“没有穿鞋子会感冒的。”……看到她的绘本书里有没有穿鞋袜的宝宝也马上说“没有穿鞋子会感冒的”、“会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打针、吃药的”。   下雨了,带她出去,她说:“没有穿套鞋,不能踩水,鞋子会打湿的。”爬双人楼梯时,当她双手同时松开,我望着她示意她一下这样不对,她马上说:“这样会摔跤的,会“哎哟”的。”除了小家伙的规则意识日益明显之外,给她讲道理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只要她能听得懂的话,往往一讲就通,真没想到会一下子变得这么省心呢! 难道给小家伙建立规则的“关键期”到了?尽管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帮孩子设定行为的界限,还是为小家伙近期的“规则敏感”感到振奋,为了确信自己这个判断,特地查了查相关资料,果然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比如,一则资料上就这样表述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 23岁的孩子最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告诉他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他便会顺从地接受并记住。他可以遵守简单的规则和要求。例如,他会根据成人的要求不坐地、不玩土等。http://health.dbw.cn/system/2010/01/14/052309069.shtml   桐桐妈的博客中相关记载:早就学会表达感受的桐桐,近期越来越喜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评头论足: 爸爸下床不披衣服,桐桐看见了,对爸爸说:“爸爸你这样做不对,会着凉的。” 绘本上有个小朋友在放鞭炮,桐桐看见了,马上就展开了批评:“妈妈,他这样做不对,太危险了,我不放鞭炮,我乖” 桐桐睡觉的时候,小手老在外面摆弄东西,怕她着凉,我对她说:“桐桐,这样做对不对啊?”“不对”小家伙自知理亏,乖乖认错。“那应该怎么做呢?”我趁机问她,“把手放到被子里”说着就把手放进被窝里,朝我讨好地笑着。……  基于这个论断,近期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小家伙的规则意识,正好邻居原来送过一本规则读本《妈妈,别为我担心》,给她找出来后,原本对这本书不那么感兴趣的小家伙竟然看上了瘾,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嚷着要看一遍,嘎厚的本本,也没有什么情节的内容,有时候我这个陪读者都腻歪了,小家伙却乐此不彼,有时候还主动给我讲呢。 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有意无意地培养她的规则意识,比如,遇到关涉规则的行为时,有意识地让她发表自己的意见,借以培养她的规则判断力,再比如,遇到她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方式,故意问她这样做对不对,引起她对自身规则意识的关注,再比如,遇到某件事情,有意征求她的意见,引导她自己思考合适的行为方式应该是什么……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熏陶,小家伙现在的规则意识已经明显增强了,从本文开头信手拈来的几个案例便管中窥豹。 最后顺便再谈谈自己对规则教育的几个认知:1之所以重视规则教育,主要是考虑到孩子由于判断力尚未充分发展,往往无法自行确定行为的适切性,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划定边界,否则,一味的放任自由,不仅容易带来安全隐患,还容易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或许正因为词,美国幼儿园给父母的备忘录中才有了这么几条:“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只是在试探你。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它反倒让我有安全感。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来分辨它。”(资料来源:http://www.****/knows/163592 2由于孩子当前心理发育中特有的局限,规则教育中难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道理讲的冠冕堂皇,做起来却反道而行。这主要是因为孩子按照规则行事需要一定的自制力,在自制力没有充分发展之前,难免会存在行动跟不上认识的情况,对此我们要持宽容态度,且不要因此放弃对道理的引导。 3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比较容易逆反,正儿八经的说教可能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适当借助绘本或其他形象的教育手段,并注意保持随机、及时的原则可能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