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抹杀了多少孩子的自信

10/04/28 09:01:34 标签:

 前不久在一本杂志上偶尔读到一篇题为《二十五年前的“预言”》的文章,颇受启发。该文大意如下: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大型教育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其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其中见闻部分有这样一段文字: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无独有偶。也是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里也有一段文字: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臂放在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教师的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高的学生称为优秀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然而,一个令人啼笑皆非且值得我们思考的结果是:25年过去,关涉中美两国教育的话题所发生的事情让当初发出“预言”的当事者们以及关心这些“预言”的两国人们大跌眼镜、瞠目结舌:在此期间,美国共出了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两个“预言”错误,令人回味无穷。在报告中,美国小学生体现出了强烈的自信和对创造的强烈渴望。根据创造学理论,具有强烈的自信和创造欲望,正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这,却是国人眼中近乎“失控”的课堂培养出来的,是那如火如荼的“音体美”培养出来的。美国教育重视音体美,也许就是因其认识到了音体美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更利于引导学生勇于、乐于、善于创造之重要。美国对中国教育的考察报告体现的却是中国教育观念的陈旧,对学生个性的束缚,对学生动手能力、发问精神和自由支配时间权利的蔑视。中国小学生坐姿统一,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要求学生整齐划一,最终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数十年,却仍然没有摆脱“唯分数论”的束缚。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