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招搞定入园初期五大烦恼

10/05/06 17:11:08 标签:5招搞定入园初期五大烦恼

入园初期,轻松搞定五大烦恼

孩子入园了,妈妈在获得部分解放的同时,却往往发现“烦恼”并没有随之结束,如何让孩子顺利接受幼儿园紧接着成了不轻松的话题,特别是在孩子刚刚入园的那段焦虑期里,几乎每个早晨的入园时间,母子都要上演一场拉锯战:孩子作天作地地抗拒入园,妈妈则想办法迫其就范,斗争的结果,还可能“两败俱伤”---孩子大哭大闹、妈妈心力交瘁……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初入园的宝宝妈最可能面临的几大烦恼,再顺便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建议:

一、早醒

表现及成因:

初入园的宝宝,由于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原来熟悉的生活秩序被打破,往往会形成强烈的入园焦虑,这种焦虑作用于大脑皮层,便容易造成其兴奋与抑制机制的失衡,使得他们不仅夜眠难安、多梦易醒,而且清晨容易早早醒来,让人担心是否他们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对策建议:

1、为了避免孩子过于兴奋,回家后最好不要主动跟孩子谈及幼儿园,特别是睡前,否则孩子将由于紧张而睡眠不好。

2、妈妈陪睡对缓解早醒现象很有助益,因为入园焦虑是一种分离焦虑,会让孩子担心醒的晚了就见不到妈妈了,此时如果妈妈能在身边陪睡,则孩子的睡眠会安稳很多。我个人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对女儿桐桐初入园时的睡眠时间统计发现:如果我早晨不急着去上班,陪她一起睡,则她一般在800-830起床,如果我不赔睡,则一般会在700-730起床,甚至更早!

二、赖床

典型表现及成因:

“宝贝,该起床了哦!”

“我不要起床,我还要睡觉!”

这样说着,宝贝却没有睡觉的意思,充其量装模作样地假寐一下,甚至连眼睛都懒得闭,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就是不起,可是妈妈一催她,她就嚷嚷着还要睡觉……

恐怕这是很多妈妈都十分熟悉的场景了。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种情况呢,当然还是跟那个可怕的字眼有关----入园。因为入园之后的生活秩序告诉她,起床之后就要跟妈妈去幼儿园,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在发现了起床与入园之间的这种关联之后,宝贝就学会了通过赖床的方式抵制入园了!

对策建议:

1、遇到孩子赖床的情景,妈妈们先要学会冷静,不要以入园不能迟到之类的理由为借口催孩子,否则,我们越急,孩子越容易认为妈妈要急着送她入园或者离开她了,越容易变本加厉地拒绝起床,所以,不妨先孩子留个舒缓心情的时间。

2、不妨给孩子准备一顿香喷喷的早餐,或者几件她喜欢的衣服,或许见到好吃好穿的孩子就经不起诱惑而起床了。

3、当然,如果各种“软招”都难以发挥作用,必要的强制也是必要的,但这样做的同时,一定要给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明白赖床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拒穿衣服

表现及成因:

孩子起床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拖延时间,拒穿衣服也可能成为他们惯用的伎俩:妈妈给她拿好的衣服,被她扯过来扔在一边,再给她那件蓝衣服,她又要红衣服,给她拿了红衣服,她又要黄衣服,甚至要一些家里本来没有的衣服……

对策建议:

1、把选择衣服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有时候颇能解决问题。所以,妈妈在打算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不妨问问孩子:“你想穿哪件衣服呢?”

2、为了避免孩子当场折腾着乱选衣服的情景,还可以让孩子是晚上睡觉前就把衣服选好,则次日起来就可以穿了。

四、拒绝洗刷

表现及成因:

妈妈喊他洗脸,不理不睬,喊他洗手,当耳旁风,喊他刷牙,按兵不动,即使妈妈把他请动了,洗刷的过程也是极尽折腾,似乎只要抗拒了洗刷任务,就可以逃避入园的“厄运”……

拒斥洗刷,成为孩子拖延入园时间、宣泄入园焦虑的又一环节!

对策建议:

1、给孩子准备具有他所喜爱的卡通图案或造型的毛巾、脸盆和牙刷。

2、允许孩子在玩水的过程中完成洗刷行为。

3、  儿歌或故事引导,比如,边唱儿歌边逗孩子洗脸:早晨起来洗洗脸,白白嫩嫩真好看,妈妈说我像太阳,大手把我举上天。再比如,给孩子讲《小熊不刷牙》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不刷牙的后果。

4、  如果孩子实在不配合,也不要强求,因为到幼儿园之后,一般还会有个洗手洗脸程序,由于幼儿园老师的权威,到时候再洗会好办许多。

五、出门磨蹭

表现及成因

出门大概是入院前最难过的一个“关卡”了,因为离开房门意味着脱离了“安全地带”,孩子一般会极度不情愿而磨蹭甚至哭哭啼啼。

对策建议:

1、  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的。就像妈妈爸爸都要去上班一样,宝宝也要去幼儿园上班。

2、  如果实在不配合,强行抱下去也无妨,不要怕孩子哭,哭几次不会形成多大的心理伤害,相反,哭泣意味着孩子在启动心理康复机制,孩子在大哭之后,情绪往往会稳定很多。

解决“晨间烦恼”的注意事项:

1、妈妈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些都是入园焦虑催生的异常行为,必将随着入园焦虑的消失而消失,所以不必有太沉重的思想负担,否则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焦虑之后,一方面容易感到压力更大,一方面也容易拿父母的强烈情绪反应作把柄,左右父母的行动,以达到不入园的目的。

2、破解这些苦恼,缓解入园焦虑是根本,妈妈们不要仅仅迷惑于事态的表象,而是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解决孩子的焦虑问题。

3、善于利用老师的力量。由于老师在孩子眼里一般有着特殊的权威地位,到幼儿园后故意当着老师的面表扬孩子当天的每一个进步的细节,会让孩子得到很大鼓舞,从而更容易逐步改善。如果老师再适时地奖励孩子一颗五角星,则孩子的点滴进步行为将得到更好的强化。

4、尽量平和、艺术地解决问题,强制性的措施必须是不得已而为之。

5、坚持送孩子入园,等孩子建立起新的生活秩序,则反抗行为会少很多。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