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下午六点是个凉爽的天气,这时候阳台上的孩子最多了。
雨涵骑着自行车回到阳台上,看到伙伴子涵也在那里。更有兴致在阳台上玩。早该回家做饭的我也只好陪她了。
子涵看到雨涵回来很高兴。子涵妈妈看到雨涵可以很轻松的骑着自行车,也希望子涵学习骑自行车。可是子涵很抵触这个自行车,更愿意骑他的手推车。手推车没有危险性,可以随意骑。当时妈妈强制骑,后来用责怪的口气训了孩子,“你看雨涵都可以骑自行车,你也骑这个,到时你们俩个可以一起比赛。”此时子涵哭着从自行车上下来。妈妈更加训斥。子涵向姥姥求助,“这个自行车不好玩,我要那个车”姥姥取来手推车。这时子涵高高兴兴的玩了起来。
面对孩子的抵触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如果一味讲道理相信孩子是不会听的,而这时我们更应该接纳的是孩子的情绪。此时此刻的他委屈,害怕,报怨,对这个自行车没一点兴趣,更谈不上有好感。此时如果妈妈大声训斥甚至讲道理,孩子更有可能是大哭。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我试图对妈妈说:如果你想让他骑这个自行车。或是尝试一下的话,先让孩子对他感兴趣,比如说让孩子坐在车上,家长在旁边照顾,由家长推着自行车,和孩子做一起飞。这样我们推着自行车跑,相信孩子会感兴趣的。这样让他与雨涵一起比赛。子涵会愿意玩。这个时候妈妈说,我都跟他说了:“我们学骑自行车,一会和雨涵一起比赛”显而易见这句话是个讲道理的话,妈妈也没明白我的真正意思。孩子在原来就抵触的情况下是不会听进去的。我们可以很轻松的不带任何情绪对孩子说,我们一起飞好吗?相信孩子会同意。慢慢的孩子会更愿意骑的。
后来两个孩子在骑自行车时发生了矛盾。两人相遇,子涵伸手把雨涵车筐里的雪糕盒拿去扔了,把雨涵挖的菜也扔掉了,雨涵很生气。回头伸手把后车坐上的旧笤帚拿过来打在子涵头上。当时妈妈说:没事,我家子涵皮啦。显然这句话有些不妥,虽然这件事情上是子涵不对,不应该拿别人的东西甚至扔掉,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当然要看孩子当时的情绪。安慰好情绪后,再告诉他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更不能扔掉,这是不礼貌的行为。绝对不能当孩子面说我家孩子皮啦。这样讲会间接的告诉孩子,别人打了就打了,让孩子不知所措。孩子的脑子便会非常的混乱。孩子心中没有规则,也就变得不明理,不知该怎么做。以后的他却无法处理小朋友们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