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幼儿不能形成基本的规则习惯,将让家长终生遗憾
假定孩子能在7岁左右基本形成规则意识和基本的行为规范,孩子就会处事有序,与家长、社会有一个都能接受的交往前提,为自己营造出规律、秩序、宽松的环境,并从这些规则和环境中受益终生。家长也会觉得孩子很懂事,很省心,就会和孩子保持一种亲密和谐的父子、母子关系。这种规律、和谐的关系,又会巩固孩子已有的规则,由此形成“习惯”。
必须知道,道德他律是一个短暂的时期。
8岁以后的孩子,将进入道德自律阶段,孩子的如下发展会给基本规则的形成带来麻烦:
第一,孩子已经知道,规则是人们协商的结果,大多数人同意时,规则才会成为规则。因此,当他遇到新规则,都会问一个为什么,都会想一下是否一定要这样,特别是对他有明显行为约束的时候。当他认为没有必要时,他们会辩解,会反对。成年强行要求他按照规则执行时,他会“口服心不服”,拖延执行,或者当面执行而背后不执行。
而我们知道,基本的规则要求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是无法用道理能够证明的。这个时候去和孩子论述为什么要洗手,为什么要叠被子,不叠被子为什么不行,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理由。
第二,进入道德自律阶段以后,孩子会有新的道德问题要去解决。例如,朋友犯了错误,应该不应该向教师汇报?向教师如实汇报是不是道德的?当孩子对上述问题感到困惑的时候,如果家长还要喋喋不休地要他叠被子,把鞋袜放整齐,孩子就会想,为什么一定要叠被子?把它原样放在哪里有什么不好,反正晚上也是我来睡,又不影响他人。
这时,家长会为孩子的“不懂事”着急,不得不继续教育或批评。而被其它道德问题困惑的孩子就会对父母的唠叨厌烦,并导致反抗和冲突。
因此,孩子在道德他律阶段不能形成规则意识和基本的规则习惯,一般说来,很长时间甚至终生都很难形成这些规则。这会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失范,也会让家长终生操心。
二、 幼儿应该形成那些基本的规则习惯
著名儿童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你对于儿子所定的规则,应该愈少愈好,比表面看去好似绝对不可缺少的还要少”。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过多过难的规则,或者他记不住,或者他做不到,都会导致教育的混乱和冲突的发生。
我认为,从内容来分,幼儿应该形成的基本规则和行为习惯包括以下四类。
第一类,个人生活的规则,以保障幼儿规律和健康的生活。包括讲究卫生、生活自理和分担家务、按时作息和健康生活三个内容。
第二类,人际关系的规则,以保障幼儿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尊敬父母和长辈、和同伴友爱相处、讲究文明礼貌三个内容。
第三类,与社会、自然关系的规则,以保障幼儿和谐地融入社会生活。主要包括遵守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两项内容。
第四类,参与社会竞争的规则,以保障孩子做好参与社会竞争的准备。主要包括诚实守信、勇于负责等内容。
这些规则,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我们要做好规则的准备,孩子遇到什么问题,就向孩子介绍什么规则,并让孩子逐步掌握这些规则。
规则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就规则的作用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就规则的严肃程度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基于孩子对探索边界的需要,家长所确定的规则称为“禁止性规则”。根据违犯规则后果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表达:
一是用禁止、千万不要、绝对不准等词打头,这是要求孩子绝对不能做的,这类规则一般用于会给孩子带来人身伤害的行为。
二是用不准、不能等词打头,这也是要求孩子不能做的,主要用于严重违犯社会道德、社会规则,以及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后果的行为。
三是用不要、不应该等词打头,这是要求孩子尽量不做的,主要用于会给孩子带来名誉损失或小的经济损失的行为。
“禁止性规则”是对孩子的制约,是他面前的“墙”和“禁区”。
基于孩子取得父母信任和赞赏的需要,家长所确定的规则称为“执行性规则”。执行性规则也可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达:
一是用必须等词打头,表明这是孩子必须做的,不这样做是不行的。如果孩子违犯了这些规则,家长是生气的,孩子也可能是要受惩罚的。
二是用“要”打头,表明了家长对这种行为的明确态度,如果孩子不这样做,父母是不高兴的。
三是用“应该”打头,主要用于有较高道德要求的行为,如果孩子不这样做,也没有多大问题,但显得不好。这样做了,会给孩子带来好处,特别是名誉上的。孩子这样做了,家长是会高兴和表示赞赏的。
基于孩子探索的需要,家长还应该有“允许性规则”,既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以如何。这是对孩子“授权”的规则,使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有发挥的余地和更好的表现。
三、 如何帮助幼儿形成基本的规则习惯
(一) 说,最初最基本的方式
由于孩子年龄小,经历浅,不可能自己总结和形成与社会适应的规则和规范,所以,父母和长辈的教导是最主要的方式。
由于儿童的记忆不发达,即使尊重父母,他们对父母的教导也不可能记得很好,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基本行为规范要求的教导,要重复很多遍。要让规则变成孩子的心理定势,牢记心中。
(二) 做,最好最重要的方式
当孩子了解某一方面的规则时,一般说来,都会煞有介事地去做。家长要为孩子的做表示赞赏和肯定,并对某些不成熟的做法给予指导。
父母已经向孩子介绍的规则,父母都要监督孩子认真执行。
要求孩子每项规则都不违犯,也很困难。父母说了多次,孩子还有可能不守规则。这是因为他还小,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兴致所在,他控制不了自己。家长不必批评和指责,更不要打骂,因为他需要3—4年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规则,但必须提醒和监督,父母要再对他讲“怎么做”。重复、实践、重复、实践,是儿童学习的必然过程。
(三) 罚,最后最无奈的方式
到孩子6—7岁的时候,家长要对照规则要求,逐条检查孩子基本行为规范的养成情况,做的好的,父母要给予肯定和赞赏。一直没有形成的规则,应着重教育。对于任性和有意对规则的破坏,父母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规则得到执行。
这时的教育,既包括语言解释和要求,也包括对违犯规则应受处罚的约定。
处罚是对孩子教育的必要手段,但实行起来要慎之又慎。处罚要按事先的约定进行,既不能姑息迁就,又不能心血来潮。但在处罚中,父母要表达对孩子的爱心,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不满意的是违犯规则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四),巩固,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之间必需的过程
孩子7—9岁的时候,开始了对规则的质疑,对于他认为不那么重要、而又需要付出较大代价的规则,孩子就有可能放弃它。也有的孩子用放弃规则来表明自己“长大”了,巩固规则、养成习惯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渡过这个时期,规则才可能成为“习惯”。
帮助孩子形成基本规则习惯的方法并不复杂,但实施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立下的规则,无论在什么时间、地点和场合,都要遵守。比如不许随地乱扔垃圾,在家时不许,在外边也不允许,而不能家里一套、外边一套,那样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
第二,规则是立给所有人的,不光是孩子,家长也要遵守,并且以身作则。要让孩子讲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讲礼貌。
第三,执行规则是为了把孩子管好,而不是“管住”。 有些家长希望培养出让他们省心、少惹麻烦、像小大人一样规矩听话的孩子。这种家长会随心所欲地制订出若干规则,强迫孩子服从其管教。这样,会让孩子丧失了自主性和独立性。 大的方面管好,小处不妨自由些。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不近情理的。要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让孩子在规则中自由成长。
第四,尊重孩子在执行规则中的成就。如,孩子收拾的房间,父母不要对孩子整理的整齐程度和卫生程度要求过高,不能一边重新整理一边对孩子的成果横加指责,如此,孩子就不会再去收拾,因为他知道,他即使收拾了,也没有用,既不会受到肯定,也不会减轻家长的负担。
第五,要分清孩子不遵守规则还是用违犯规则表达情绪两种不同的情况。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需要父母的拥抱、爱抚和尊重。这些需要,父母必须满足孩子。
有时候,孩子会通过违犯规则来表达情绪,表达他们对爱的需求。这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智慧,分辨什么是必须满足的需要,什么是应该规范和拒绝的索求。
第六, 允许和鼓励孩子对规则的质疑,这是孩子走向道德自律的基础。向孩子解释规范的意义,是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积极思维、对孩子的主动性表示赞赏的表现,也为他今后判断规范的正确与否,吸取社会有益道德规范,形成自己的品德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价值观。
我们的问题是:
第一,孩子的行为规则都是“教育培养”的结果吗?
若不是,那些规则是不可以不加“培养”的?那样,我们不就省了一些力气,少做无用功了吗?
若是,为什么?
第二,各类行为规则的形成是不是都有“敏感期”?
3-8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尤其如此。
若有敏感期,不同行为规则的形成敏感期各是何时?
第三,规则何时成为习惯?
需要一定时间的巩固吗?
需要多少次的重复吗?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文明、彬彬有礼,我们呼吁,都要重视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