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解析感官敏感期

10/07/06 23:41:06 标签:

复制起点

                  从出生起,我就会借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再长大一点我还会透过感官来判断环境里的事物。但是妈妈却总是阻止我用感官探索世界。其实她不知道,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辨别颜色、方向、声音的高低……妈妈,请不要打扰我,好吗?

  小宝的味觉敏感期:世界就是味道
  嘴巴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你肯定会说是用来吃饭和说话的吧。但是对于我来说,嘴巴还可以帮助我探索了解这个陌生的世界呢!
  品出生活好滋味
  忽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的小手有了抓握能力,可以自如地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了,我简直是欣喜若狂。这不,旁边正放着一只可爱的橡皮鸭,我赶紧抓了过来,不过我可不是为了把小鸭子看得更清楚,而是直接把它放进我的小嘴里,啧巴啧巴地尝尝它的味道,哇,感觉好极了。从那以后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舔尝事物的历程,衣领被角、玩具书本……只要我能够着的地方我统统都不放过,吓得妈妈不得不把小的、尖的、有棱角的东西统统收起来,生怕哪天不留神我被我吞到肚子去。其实,每次我要尝瓜子皮,栗子皮什么的,我都会原封不动吐出来。有一次我吃了一粒带皮的葡萄,我还把皮吐了出来,只把果肉吃了呢。
  妈妈就是想不明白,我为啥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此爱不释“口”呢,怎么制止都无效。嘿嘿,这是我的小秘密,就是不告诉她!
 
  放到嘴里咬一咬
  随着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几乎每天都会发现一些新奇好玩的东西,每当有了新发现,我都会忍不住把它们放到嘴里咬一咬。我惊喜地发现纸是软的,一咬就会破成碎片,团成纸卷;而笔杆积木等却是硬硬的,使劲咬还会硌得牙疼;而吸管看着很软,可我把吸管咬得再扁也断不了。我的乐趣常常被妈妈无情的打断了。妈妈总是说“不卫生”、“不干净”,“脏东西怎么能随随便便放到嘴里呢?”唉,妈妈怎么就这么不理解我呢?
 
  我不是在浪费
  小姨昨天给我买了几种不同口味的果冻。今天一大早,我就把果冻都打开了,吃一口这个,再吃一口那个。尝尝果冻有什么不一样。我正津津有味地分辨着,突然听到妈妈大喊:“你怎么这么浪费呀,吃一口就不吃了。你应该吃完这一个,再吃那一个。”整个下午妈妈都在说:“宝宝真浪费,一点都不知道节约。”可是妈妈我不是在浪费,我只是想知道它们的味道有什么不一样呀。
 
  爱心提醒:度过味觉的敏感期是孩子了解外在和建构自我的过程
  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但是,婴儿用嘴来品尝味道和用口来认识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他用口认识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包括自己的手和脚。
  连“软”与“硬”这样抽象一点的概念,幼儿都是用口来认识的。像小宝喜欢用口做对比,打开所有的食品包,吃一口扔掉,再吃一口别的。小宝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妈妈仅仅把这个行为理解为吃,并关注节约,是不恰当的。此外,当成人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时,儿童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挣扎。 
 
  编后:孩子最初通过味觉认识世界
  味觉敏感期是指孩子通过味道来认识这个物质世界,建构自己的大脑,和心理世界。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知道这些味道究竟给幼儿的是什么样的感觉和认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全世界的幼儿都是透过这个味觉认知过程走向这个可触摸的世界,他们是用味觉来打开这个世界的大门的,用味觉来和这个世界建立亲密关系的。
 
  叮叮的触觉敏感期:生活常识一触即知
  
自从知道了我的小手有很大的能力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用手摸索了解世界的过程,尽管有时会受到妈妈爸爸的阻拦,但我还是执着地坚持着。
 
  爱上手指棒棒糖
  我已经有点力气了。我开始不断努力地把手往上举,有时候举到了嘴里,我就感觉很满意、很快乐。有时候举不到嘴里,我就会有些懊恼。在出生的头两个月里,我就这样艰难地、一步一步地,把手往嘴里放。
  现在我已经能轻轻松松地把手放到嘴里啦,哈哈。我经常把整个手或者某个手指像棒棒糖一样放入嘴中津津有味的品尝着,有时还会发出啧啧的声音,一副幸福又享受的样子。
  可是妈妈却很不理解,常常不可思议地看看我那像抹了蜜的手指。因为怕不卫生让我拉肚子,更多的时候妈妈会想办法阻止我,把我的手硬生生地拿开,让我哇哇大哭一通。妈妈啊,你要是担心不卫生,帮我把手洗干净不就行了吗?
 
  西瓜爱吃更爱捏
  西瓜是我比较喜爱的水果之一,妈妈也经常切了以后用勺子来喂我。可是这次我却对软软的西瓜瓤有了兴趣,趁妈妈不注意我抓起一片西瓜在手里慢慢捏起来,很快一大块西瓜瓤被我捏成碎渣,凉凉的西瓜汁沿着手指缝流了出来,手上、身上、桌上被西瓜汁弄得红红的、湿湿的。我兴奋得手舞足蹈,妈妈闻声忍不住大发脾气,呜呜,妈妈,我只不过是要捏捏的西瓜瓤,感受一下软软湿滑的感觉,干嘛发这么大火嘛!
 
  烫手是什么感觉
  我慢慢长大了,也一天天调皮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妈妈对我的安全越来越担心,常常提醒我这不碰那不能摸,尤其对家里的热水瓶,妈妈更是严令禁止我去触摸,说会把我烫伤的。可是妈妈越不让碰我越是想亲身感受一下这个热水瓶的威力。
  爸爸见我一副很不死心的样子,把热水瓶的盖子打开,让我把手伸过来,我的手立刻被湿热难受感觉包围起来,没想到那袅袅的热气一点也不好玩,没想到这烫手的感觉一点也不舒服,我赶紧把手缩了回来,远远地跑开了。

  爱心提醒:父母应该为孩子的触觉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当触觉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喜欢触碰物体,他们几乎是见圆的就拧,见方的就按,见线就拽,见孔就插。喜欢把东西打开,然后又关上,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这个时期,为了向大人显示自己的力量,孩子经常会破坏东西,以引起关注。
  妈妈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大的空间,相应的条件和环境,准许孩子手里去抓他认为喜欢的东西,准许孩子去捏他认为合适的东西,只要没有危险就可以。
 
  编后:触觉的发展代表幼儿的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
  当孩子第一次有意识地向外界物体伸出他的手时,他对世界的探索就开始了。幼儿会朝着自己看到的所有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代表幼儿的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这正是通过触觉的感受,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路路的听觉敏感期:听出温暖与安全
  歌声鸟鸣,欢声笑语……听,这世界是多么美妙!是的,用耳朵听世界是件幸福的事,而且别看我小,我还会用耳朵听出温暖与安全呢!
 
  最爱妈妈的心跳声
  我最喜欢妈妈抱着我睡觉了。这样我就可以把我的小脑袋,靠在妈妈的胸口,听到里面“扑通,扑通”的声音,我就感觉到无比的安心舒适。妈妈好像也看穿了我的心思,常常抱着我,每天我都是在这样有节奏的声音中慢慢地睡去、愉快地醒来。
  可是爸爸却说我是个小男孩,要让我早早学会独立。什么是独立呀?到了晚上我终于知道,独立就是要和亲爱的妈妈分开,去睡自己的小床。不嘛!不嘛!我拼命地大哭。爸爸妈妈却不明白什么原因,急急地拿来奶瓶,还检查我的尿布有没有弄湿,发现全都不是。妈妈我只想让你抱抱我呀,听不到那熟悉的“扑通”声,我可不能乖乖睡觉。
 
  听出妈妈的到来
  爸爸妈妈温柔和气的说话声、清爽愉悦的欢笑声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声都让我感到幸福又安全。但我最喜欢听的还是妈妈的声音,好温柔呀。而且对妈妈我还有着名副其实的“顺风耳”,能准确的判断出妈妈下班的脚步声、开门声,屋里人再多声再杂,我都能清晰的分辨出妈妈的说话声,然后第一时间来迎接妈妈。每次妈妈一回来,我就蜷起四肢,握紧拳头把注意力转向妈妈,此刻我充满惊喜和快乐!但妈妈却总说怕我以后太粘人,每次都不回应我。唉,我希望妈妈每次都能热情地回应我呀。爸爸却很喜欢发出怪声音逗我,想引起我的注意。哼,我才不理他。
 
  爱心提醒:不要打扰孩子“听”外面的世界
  当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有不同的声音飘进宝宝的耳中。这么多声音,他们是怎样分辨和接受的呢?按理说,这么多的声音该会把孩子搞得头晕脑涨才是。然而事实上,像路路一样,宝宝们总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一种自己需要的声音。
  这是因为孩子内在的敏感性能让他们在众多声音里选取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信息,并加以吸取。对于还不具有说话能力的孩子来说,也许这些声音就像外星人不知所云的怪语一样难懂,然而他们依然听得兴致盎然,因为孩子把它当作一种靠感觉来欣赏的独特音乐。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不要打扰孩子。
 
  编后:不要以成人的想法去揣测孩子听觉感受
  成人认为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的东西,像外部鲜艳的色彩和震耳的声音,往往会被宝宝忽视。宝宝之所以没有被成人提供的东西吸引,那是因为他们看见或听见了其他更有意思的东西。这些事物很多时候,成人是注意不到。
 
  优优的视觉敏感期:同样的眼睛不同的世界
  最近,我竟然有了成长的烦恼,因为妈妈总是对我惊喜的发现大发脾气,让我难过极了,还是请大家来评评理吧。
 
  卡片中的小汽车
  妈妈收集了许多颜色绚烂的小卡片给我玩,我很开心地看着这些卡片,并指着其中的一个喊:“滴滴……班班……”,因为那个卡片上画着一辆小汽车。可是,妈妈看着卡片很奇怪地问我:“这是小狗,不是小汽车啊?”我看了看妈妈,然后指着卡片说:“小汽车在这呢!”在卡片的中间画的是一条小狗,但在卡片的小角里可以看到一座小屋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在这条小路的尽头有一个很小的小黑点儿,那就是一辆正驶远的小汽车啊,呵呵。
  不料妈妈并没有夸我,而是又挑出一张画有长颈鹿的卡片对我说:“你看这个小动物的脖子真漂亮呢。”真不知到妈妈是怎么想的。我只好告诉妈妈:“这是一只长颈鹿,我见过。”

  寻食的蚂蚁
  傍晚,妈妈带我到楼下玩,我拿着香甜的饼干边吃边玩,一不小心饼干掉到地上摔成了几块,我弯身刚要去捡,这时,一只小蚂蚁正冲着饼干急匆匆地爬过来,不远处还有几只小蚂蚁正奋力地向这边爬着。呵呵,小蚂蚁也喜欢吃饼干啊,我再多分它们几块吧,我边掰饼干边趴在路边仔细地看起来。可是这时一旁的妈妈看见我趴在地上,以为我在捡地上的饼干吃,立刻跑过来把我抱起来,还打掉我手上的饼干,说:“太脏了不能吃。”呜呜,我在看小蚂蚁呢,小蚂蚁在吃我的饼干呢。
 
  路上的纸片
  最近妈妈老说我成了爱捡垃圾的小脏孩儿,甚至不愿意带我出去散步了。呵呵,每次散步,妈妈急匆匆地走在前面,而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把散落在地上的碎纸片、包装袋等小东西宝贝似的捡起来,紧紧捏在手里面。我乐此不疲地沉浸在发现的成就和愉悦中,并兴奋地把我的成果展示给妈妈看。但是每次妈妈都阴沉着脸把我手中的宝贝打落在地上,并威胁训斥我,以后不准捡那些垃圾。我又害怕又心疼地大哭起来。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可爱的小纸片不能捡呢?
 
  爱心提醒:妈妈要让孩子更多地去观察和体验
  没有一个人看到过一个物体的全貌,每个人只看到了物体的一部分,在孩子身上更是如此,他以自已的情绪和兴趣来观察。儿童有与成人霍然不同的视角,孩子通常会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那些我们毫不在意的东西。由此可知,孩子拥有独特的内心世界。优优妈妈只要让孩子更多地去观察和体验,优优自然能迈向构建创造和想象的道路。

  编后:幼儿的视觉会更关注最微小的细节
  儿童是积极的观察者。在每个年龄段,孩子都以他独特的方式从环境中感知印象。孩子的观察力跟成人完全不一样。孩子总是关注最微小的细节,在他们看来,大人们总是不够精确。由于我们不关注细枝末节,他们会觉得大人们总是那么迟钝和无能。时间一长,他们也许就不信任成人,就像成人有时候不信任他们一样, 这也是孩子和成人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所在。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