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说说态度)

10/07/17 22:58:24 标签:雪姐姐与龙哥哥

说说态度

 

昨晚看央视《艺术人生》节目,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张易山作为嘉宾,在节目里谈到的态度问题,引发我的深思。节目细节不重述,只想谈谈对态度的自我认识。

说到态度,我也不由自主地想起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先生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正是米卢先生把中国队带进了到现在为止唯一一次世界杯。我认为,米卢先生的“态度决定一切”说法过于大了一点,但态度毫无疑问十分重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处事方式和方法。

我以为,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态度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归纳起来,大体分为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工作态度、责任态度等几种,几种态度贯穿人的一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又是密不可分的。总的来说,无非是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

每个人,自懂事以来,都就会对一些人、一些事形成了自己的态度。对同一件事,对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有不同的效果。一般来说,好态度会产生好的效果。不好的态度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对学习的态度。自从娘胎出来,人就开始学习,主动地、被动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认识各种各样的事物,一直到老去。每个人对学习都会有自己的态度,有人勤奋刻苦、分秒必争;有人懒惰应付,得过且过。每个阶段对学习的态度也不一样,从小学到高中,竞争激烈,压力巨大,于是不少学生以夜继日地刻苦学习,终于熬出头来上了大学,上了大学后,升学的压力没了,学习态度来了个180度的转变,信奉及格万岁,毕业OK,于是不思进取,混完四年,走出社会继续混下去,终难成大业。有人好不容易通过自己的努力混上了一官半职后,学习态度更是转变得飞快,有的学习业务知识、政治理论就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有的干脆不学,成天沉迷于吃喝玩乐,甚至作奸犯科。忽视了学习,忽视了思想改造和进步,最终都不得好结局。古人对学习的态度有悬梁刺股、负薪挂角、囊荧映雪,凿壁偷光,等等。这些都是好的学习态度,是不畏艰苦、克服困难、孜孜以求的让人佩服的学习态度,今人的学习条件好多了,学习态度有如何呢?毋容置疑,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对学习的态度无不是持之以恒、勤奋刻苦的。

对生活的态度。人要生活,自然少不了衣食住行、各色亲人朋友和各种诱惑。于是就自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快乐、烦恼、痛苦,等等。有人面对生活的烦恼甚至苦难,都能乐观和勇敢地面对,总是抱着生活没有过不了的坎、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态度,再难再苦也能挺住,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风雨过后现彩虹。有的面对生活的困难挫折却选择逃避,甚至走上自毁之路。有人面对生活的各种诱惑,能坐怀不乱,坚守该守的防线,生活虽然平淡,却活得舒心坦然;有人却经不起诱惑,贪图享乐,最终误入歧途,甚至走上不归路。有人对待亲人朋友宽容大度,和善热情,得到亲友的喜爱和拥戴;有人却小肚鸡肠、冷若冰霜,亲人朋友渐行渐远。选择不同的生活态度,就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人这一辈子,唯有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才能一路走好!

对工作的态度。美国亚裔华人神探李昌钰的一篇文章中大体写到:初到美国求职,到处碰壁,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在实验室洗实验器皿的工作。同干这一工作的老同事告诉他,这些瓶瓶、罐罐、管管事洗不完的,不要急着去洗,每天下班前洗完当天用过的就行。李昌钰不听他的,每天上班后早早地把改洗的器皿洗得干干净净的,洗完利用空想时间学习他想学习的知识。正是这种工作态度,最终让他成为一代神探。对于每一个参加工作的人,要求他(她)既爱岗又敬业可能不太现实,但对于工作,应该要抱有最基本的态度——“敬业”。这也是张易山教授在《艺术人生》中谈到的职业精神。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有缘由,既然做了,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只有干一行敬一行,才能从所从事的各种工作中有所收获,才能使各种知识不断得到积累,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总会有不错的效果。正像神探李昌钰那样,洗刷实验器皿不是他喜爱的工作,但他干了就干好,干好之后再用空余时间做自己喜爱的工作。有驴骑,就先把驴骑好,骑好了有机会或创造机会去骑马。我想,这就是我们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工作态度吧。

对责任的态度。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就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工作。就要承担相应的、不同的责任。作为父母,就要承担养育教育孩子的责任;作为教师,就要对学生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作为医生要有救死扶伤的责任,作为政府要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祉的责任,等等。小人物有小的责任,小组织有小的责任。大人物有大的责任,大组织有大的责任。责任各有不同,但共同的是对责任的态度,就是要勇于担当!个人、企业、部门或政府,面对该承担的责任,就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表明一个态度---是我的责任,我来承担!民众对责任的普遍态度是:有错不要紧,关键是要知错就改的好态度。但对那些知错不改、逃避责任、推卸责任的个人或组织却是被人所不齿甚至狠之入骨的。我们的社会,不管在哪个时期和阶段,都出了不少乐于、勇于负责人的个人或组织,这是被大众所称道的。同样也出了不少不敢、不愿承担责任的个人或组织,有些更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责任最小化,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现阶段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和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个人来看,有老公抛妻弃子的、有父母养子不教的、有子女不赡养父母老人的、有老师误人子弟的、有开车撞人死伤逃逸的、有医生医死患病者的、有官员包庇黑恶势力的等等。从组织来看,有组团忽悠骗人钱财的、有只最求利润而生产制造毒奶粉毒食品祸害百姓的、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集体捂盖子的、有集体私分侵吞国有资产的。。。。。。每一次暴露出来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和态度,都深深触动着公众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于是就出现在网上人肉搜索,在现实发生群体事件的现象,这是公众对不负责任的行为和态度的愤怒和对抗,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公众的对抗态度都不是好态度,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当出了事或发生的安全事故,该承担责任的个人或组织没有一个好的承担责任的行为和态度,受害者又不能通过一条正常渠道去实现自己的诉求,他们又能怎样呢?某些看似某个个体不负责人的行为和态度,其实也是每个人、整个社会的问题,因为一个不负责任的个人或组织,某天对张三不负责,某天也可能对李四不负责。当他们的不负责任行为得不到遏止和处理时,就会引发公众的批评、不满、愤怒。。。。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公民在不断的觉醒,不再麻木,不再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人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勇于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所负责任应有的态度。

对学习勤奋刻苦,对生活积极乐观,对工作尽职尽责,对责任勇于担当,对他人真诚友善,这都是好的态度,相信每个人对好的态度都有不同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好的态度”应该成为主流的“态度观”,但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态度是好的?我想,从小处说,好的态度利己利人;从大处说,好的态度利社会利国家,更大处说就是利人类利世界了。。。。。这就是标准

阅读(0) | 留言(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小张特对曦子说:2010-07-26 08:22:50
  • 对人对事的态度真的很重要哦,态度会影响人的心情的
  • 无忧娃娃对曦子说:2010-07-18 10:02:39
  • 亲爱的龙哥哥,你这篇文章好长呀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