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片片的过程,发现还有没记录下来的旅程。
1. 维吾尔古村--5号那天的吐鲁番之行
花在这个景点的时间不长,因为仅仅是导游带着我们浏览了一遍,介绍了早前维吾尔族人生活的状况。
姐妹俩跟着导游姐姐跟得可紧了,一眨眼的工夫就看不见了,急得两位妈妈喊得嗓子冒烟。
葡萄阴干的过程:
这回旅游两姐妹可真是让人大伤脑筋,不在一起就想得慌,在一起不是斗嘴就是抢东西,下个假若真是考虑让瑶瑶回新疆呆着了。
猜猜这是什么,窝窝头?哈哈,这是古时维吾尔族人用的肥皂。您猜对了吗?
2. 葡萄沟--5号那天的吐鲁番之行
葡萄长廊。
给馋人的葡萄来个特写。
两姐妹在路边的小摊上对啥东西都好奇。
人为的景点,阿凡提故居,巴依老爷的豪宅。
与阿凡提和他的小毛驴合影。
巴依豪宅。
小姑娘来露个脸,其实跟团游全都得听从安排,一会儿上车一会儿下车,逛完一个景点换下一站。真是有些累。
瑶同学累了就要外公抱抱。撒娇呢。
院墙外边的果树。
景点进出口处。
3. 葡萄沟果农家访--5号那天的吐鲁番之行
跟着这家的兄妹俩学跳舞,男的边跳边说:
“我有钱,我有房子,我还有拖拉机,美丽的古丽,请你嫁给我吧!”
跳完还单膝跪地向女的求婚。
女的微笑着回应:
“我爸爸不同意,我妈妈不同意,你有钱,我考虑考虑!”
哈哈,只顾开心的大笑啦!
璐和瑶强烈要求两位外公回家去向两位外婆再求一次婚呢!哈哈。
4. 别克家访--8号那天的嘉登峪之行。
喀纳斯图瓦村居民是自称是蒙古族的图瓦人。图瓦人村落是蒙古族图瓦人生活的村落。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库门恰克”。 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从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旅游的必经之路。海拔1390米。 图瓦人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都播”,元称“图巴”、“秃巴思”、“乌梁海种人”等。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民族。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一种叫苏尔的乐器,苏尔是民间艺人自制的,外形看起来象个笛子,一尺多长,有三个音孔.但没有我们常见的笛子那么精细,而是比较简单、古朴,却能同时吹出高低错落的多个音符。据说“苏尔”是中国古代叫做“胡茄”的乐器,胡茄有多种形式,“苏尔”是目前民间遗存的其中之一,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苏尔吹奏非常难,也很费力,那个图瓦小伙给我吹了两首曲子,额头上已经大汗淋漓了。他说需要用丹田之气来吹奏,并靠牙齿和嘴唇的振动发出声音. 闭上眼睛听,我总觉得它有两个声源。低沉的声音中夹着一种嘹亮的声音。
图瓦人是我国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 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
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奶酒飘香。古朴的小村景致,象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 在这里我们还品尝了一种微酸的酒,不敢不喝啊,这可是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