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之前因为喜鹊小朋友迟迟不见换牙齿而有些惴惴不安,总算是等到了开始换了一个下切牙后,总算是放下心来。没想到,喜鹊的牙齿,要么不换,要么就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往外猛劲儿地冒。
今天下班后,喜鹊小朋友忧愁地捂着自己的小脸痛苦地对妈妈说牙疼,一摸还有些低烧。小姑娘自己的描述说是最里边的肉疼,不是牙疼,而且是感觉里边的肉长胖了,上下牙一合起来,上下的肉一碰着就疼。呵呵,说的那么质朴,不就是牙床肿了疼吗?
妈妈手持电筒打开嘴巴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番,上牙床最里边没有牙齿的地方还真是肿了,而且是两侧都肿了。并且还都各有小范围溃烂的迹象。以为是这两天不习惯学校的午餐造成的口腔溃疡。可是用手一摸,里边竟然有硬硬的东西。牙齿?不会吧?这会儿才长牙齿?白痴妈妈一直认为大牙小牙都是在三四岁之前就长齐了,然后从6岁开始分阶段换新牙的。可是喜鹊肿胀的这两个地方明明是原来没有牙齿,现在才开始新长的牙齿。经验和现实发生了冲突,第一反映是借助于网络去发现真理,突然间回忆起涵妈有一篇博文里详细转载了关于换牙的时间和顺序,而且还有一副一目了然的图片。赶紧上去学习。学习之下,恍然大悟,这两个地方的确是6~7岁才开始长牙齿,而且是长了之后就不用换的,也就是恒牙。这个地方长得恒牙学名叫做---“第一磨牙”。可真是学无止境啊!
于是,妈妈就断定牙床肿胀是因为里边的新牙在往外顶,溃烂部位就是牙床肉被顶破了,伴随的低烧现象就是因为牙床肉被顶破了,有些许发言造成的。于是给吃了点儿消炎药,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就说牙不疼了,头也不晕了。摸着也没有低烧感觉了。背着书包也能上学了!
相关知识转载于此:
常识:换牙的时间和顺序
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儿童换牙顺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