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脾气的收帖

10/11/24 10:44:26 标签:

不知你孩子原来的脾气是怎样的?若原来不是这样,只是近来出现的,就可能是阶段性的心态失衡,及时调节,会逐渐缓解。若是一贯脾气大,就是个性不良的问题(也涉及神经类型),是环境与教育的问题。

 
好在你的孩子尚小,幼苗的可塑性是较大的,二岁前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环境和教育起很大的作用,坚持良好的家教,会有收效的。

 
不知你孩子出生后是否有暴躁的表现,若是有,你孩子的神经类型就是亢奋型的,与天生的气质有关,当然,调教得好,是可以向良性方面发展的。

  
首先告戒你,千万不可打孩子,以暴躁对暴躁,只会使暴躁更顽固。对强型的孩子适合以相待,把爱放在心里,理智地爱孩子,不要一时热,一时冷,更不要溺爱,适合用平静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有利于安抚孩子的神经,也让孩子有所顾及,改变为所欲为的状况。

  
掌握一下孩子在甚麽情况下爱发脾气?尽量避免发脾气,一旦发脾气了,不要哄,不要劝,不要骂,大家都离开他,不理他,用冷脸对待他,绝不能让他达到发脾气的目的。脾气发过去了,可以安抚一下,但是,还要给他冷脸,告诉他,大家都不喜欢他发脾气。

  
这是个性的问题,在于一贯的培养,不发脾气的时候也要注意培养孩子平和地对待人和事。 事实上,小孩子发脾气有很多种类型,只要区别其中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排解工作。

  1.疲劳或受挫折时发脾气。孩子在饥饿、疲劳或为他所做的事感到困惑时,很容易发脾气,其发泄方式主要是哭叫和踢东西。对此你应及时作出反应,安排他小睡或给他小吃。如果这样还不行,你就要设法使他安静下来,问清楚他哪里不舒服,并安慰他,鼓励他,给他提供帮助。如果还不奏效,就让他去做些别的事情,以转换心情。


  2.寻求注意。有时,孩子想要和你玩,想要你注意他,或者你没有答应他的要求(比如买玩具),或者你出门不准备带他,于是他就连哭带喊,甚至重重地撞门。这时,你需要对他微笑,对他说你爱他,并把他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发他的脾气,等他安静下来,再主动与他谈话。

  3.赌气说该吃饭了,你宣布说,但你的孩子却说不我们去散步吧!,他还是说;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反对。这时,你可以推迟一些事情,可以放段轻音乐,让孩子放松一下,切忌做正面冲突。就像大人一样,孩子也有心情不顺的时候,雨过天就晴了。

  4.破坏性或恶作剧的发脾气。他们可能会专门在公共场合和人多的时候,发出尖叫。对此,你可以采取隔离的办法,既让他冷静下来,又作为一种惩罚。事后,你应该告诉他这样做是非常不礼貌也不受欢迎的,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行为和表现。

  5.情绪失控。有时孩子会在身体上和情绪上完全失去控制,尖叫着而且连踢带敲地闹个不停,此时你一定要冷静,尽量抱住他,让他平静下来,以防他伤害自己或他人。事后,你一定要认真听取他的想法,了解事发原因,以防再犯。


  家长的处理办法

  首先,你要搞清楚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其次,你要尽量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你是否太专权了,什么都说了算,让孩子感觉不到自主和成就感,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不妨在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上让他做决定。教他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是他真正成长的开始。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发脾气时,你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要急躁。如果他不愿洗澡,你不妨让他再玩一会,但不能放弃让他洗澡。切记让步要有理、有利、有节,让步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他很可能会养成用发脾气与你讨价还价的习惯。


  一般来说,孩子越大,发脾气就会越加频繁和具有分裂性,而且难于控制。最好的策略是用以往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对待刚会走路的孩子,带他到寂静的地方去,叫他表达自己的感情,待平静后再与他谈曾经发生过什么,为什么。

  如果孩子长在4岁到5岁时还继续发脾气,你一定不要跟着生气。这时,你可以告诉他你是如何疲劳和心烦,帮助他认识到这种行为如何不好,千万不要对他进行身体或口头上的侵犯,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切记,在教育孩子方面决没有捷径可走。

  就像与成人交往一样,在孩子发脾气时不要与他争论不休。你可以把这当作是孩子提高语言技巧的机会,诱导他把发脾气的原因说出来,一定要沉住气倾听他的解释。即便是孩子错了,也不要在火头上与他理论,一定要等到孩子火气消失以后,再与他谈话,指出他方才所做的有什么不对之处。



  如果孩子一次发脾气的时间超过15分钟,或一天发三次以上脾气的话,你就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儿科医生的帮助了。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多数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任性的行为,尤其是在24岁最为常见。一些爸爸妈妈对孩子过于溺爱、娇惯,凡事都顺着孩子的心意。一旦某件事不能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孩子就会任性地大哭、大闹。如果爸爸妈妈为此而心疼做了第一次让步,这就让孩子意识到了他的这种做法十分有效,以后就会不断使用这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滋养了孩子任性妄为的坏毛病。此外,孩子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多次尝试、努力做某件事情后仍旧失败,这种挫折感也会让孩子大发脾气。对于这些情况,爸爸妈妈可以参考以下的一些方法:
平日不要过于娇惯孩子,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不是万能的,不是他的每一个要求都能够实现。
年幼的孩子在情绪上比较多变,因此爸爸妈妈在处理事情时要思想先行,在考虑好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的办法之后再行动,以免到时不能应付孩子的任性撒娇。
对待孩子任性和发脾气,虽然心里很着急,但脸上不要过于表露,可以采取不理睬的方式淡化法处理,孩子在自觉没趣后会自己停止。
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将精力投入新的事物中。孩子是健忘的,自然就会忽略刚才发生的事情。
尽量不要让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就得逞,胜利感会激励他以后次次都使用这种方法。
当着孩子的面多夸奖别的听话的孩子,让他多接受正面暗示,意识到任性的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为了博得爸爸妈妈的表扬,他也会学得很乖。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自己没办法,也不要说诸如再不听话我揍你等话语。
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特别是做不到的事情,而答应了的一定要做到,这样你说的每一句话,孩子才可能信任、明白它的分量。
适当惩罚,告诉孩子因为他发脾气而错过了他盼望已久的活动,这足以令他在下次发脾气前慎重考虑。
家人态度要一致,不能一人一个态度,让发脾气的孩子钻空子。
让孩子在多种选择中自己做出决定,因为是他自己的选择,他不太好意思发脾气。
要坚定,不要因为孩子的大哭而改变主意。

当孩子发脾气躺在地上大哭大闹时,许多家长多是用哄带骗,有的百般迁就,有的暴怒之下打一顿了事。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很多,随著他们的成长,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家长要了解这些原因,冷静分析,正确处理。

1
岁以内的小儿情绪不愉快大多与身体需要有关,如饿了、困了、尿布湿了,或者是生病了,这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小儿发脾气还有两种常见情况。一是要人抱,许多婴儿养成要抱的习惯,放在床上就会大哭大闹。二是认人,婴儿到6个月时就懂得认人了,要自己的亲人抱,亲人走了就不高兴。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所带来的不安和恐惧会突然大哭,这实际上是智力发展的表现。有良好习惯和舒适照顾的婴儿是很少哭闹的。

2
岁的孩子情绪有了进一步发展,他的要求也多了,不满足的情况也常有发生。但是,由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所以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家长要仔细找原因。有位妈妈早上匆匆忙忙为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穿吃好送到托儿所,孩子一直哭闹不安,到午睡时才发现一只小脚趾没有伸直,在鞋里已经压得发紫了,这是妈妈的粗心。

3
岁以上的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发展,开始懂得是非和好坏,也有一些自我控制的能力。这个年龄孩子基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不需要发脾气,凡是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是教育不当的结果。如果在哭闹下父母有一次迁就他的不合理要求,那么,从此大哭大闹就可能成为他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有的孩子发脾气责任在于父母。如3岁左右孩子有了独立的愿望,孩子喜欢自己动手,也常用来表示自己的独立性。家长不懂这是好的萌芽,而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在孩子自己穿鞋,正准备系带子时,母亲过来不问情由,匆匆帮他系好,他坚持要解开,重新自己来系。母亲怕耽误时间而不肯,这样大人发火,孩子发脾气。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不肯去医院,骗他是到公园;有的送孩子去托儿所,说吃过饭就来接,结果很晚才来,这都会使孩子情绪波动。这些就不是孩子的问题。

要让孩子经常保持愉快情绪和开朗的心情,这不仅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长大遇事乐观,容易与人相处。经常发脾气的人性情暴躁或乖戾,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会受社会欢迎。

培养一个好脾气的孩子需要:有一个温暖、和睦欢乐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待严而可亲,得到孩子的爱戴和信任。从小有规律地生活和良好的习惯。父母结合日常生活,经常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鼓励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家庭成员教育孩子在原则上要一致,彼此不在孩面前闹矛盾

 

2岁宝宝的反抗期

过了1岁半以后,宝宝就进入了所谓第一反抗期的时期。过去老实听话的宝宝,逐渐开始变得任性,经常说不要,这在父母看来,很难让事情顺利地进行下去。


反抗一词包含有抵抗的意思,宝宝并不是毫无道理地抵抗,其实他们是在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这些主张得以实现,对于宝宝自我的确立非常重要。


如果仔细观察这种状态下宝宝的举动就可以明白,这是宝宝有了自我主张的表现。例如,想要自己穿鞋、想要自己用筷子、想要自己洗碗等等,大都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四五岁宝宝,在这种情况下会说:我自己穿鞋!”“我也想用筷子!”“我自己洗,不用帮忙。等等,将自己的主张正确地传达给对方。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还相当贫乏的2岁宝宝只会说不要自己做,很难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父母,而被误以为是在反抗任性


所以,宝宝这个时期的反抗表现,是宝宝自我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爸爸妈妈们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一现象。尽量放手让宝宝自己动手尝试各种事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满足这一时期宝宝心理上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宝宝各个方面的能力。


人们在形容与孩子有关的东西时,通常用到词都是可爱,即便是喜欢破坏的孩子,也会被家长善意地称作顽皮淘气,然而在英国,人们却用可怕来形容两岁的孩子。如今,“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岁)更是已经成为英文中一个固定的说法。
之所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可怕,是因为他们在这时开始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征,非常难缠,喜欢作对,万事都有叛逆倾向。因此,也有幼教专家把此阶段称为人生第一青春期,泛指一岁半到3岁之间。

2
岁之前,孩子处于生理快速成长期,学习吃喝拉撒,爬坐立走,听音说话,欲求基本都能跟家长的意愿合拍。2岁左右以后,孩子会进入情感发展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具有独立做出选择的冲动。然而,限于他们不能像大人一样用语言表达,只能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他们经常会反抗大人的决定,天冷了不肯增加衣服;流感季节非要往人群里扎;家长变着花样做吃的,孩子却不领情,该不吃还不吃。

对此,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副主任医师闫琦表示,孩子在2岁左右表现出的反抗精神是他们必经的发育阶段,家长需要做的是正确疏导,而不是施以管教

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在2岁时,特别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因此父母不要强制要求孩子不准干什么必须干什么,而是要给他们一些选择机会。比如给孩子补充维生素,不要简单地命令他们吃苹果,而是将香蕉、苹果、橘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自行选择。假如他们选苹果后又变卦了,家长也别急,因为这是孩子在学习如何做抉择。

其次,可以和孩子平等地进行条件交换。闫琦举例说,如果孩子在大风天非要出门,但又不想戴帽子。此时,家长就可以这样跟孩子说:爸爸妈妈都答应带你出门了,你是不是也该答应我们戴上帽子啊?给予孩子尊重,也教会他们尊重别人,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家长要学会让步。闫琦建议父母们,如果孩子的行为与父母意愿不一致,但孩子也不会因此而遭遇危险、疾病等,最好能让孩子自己做主,父母没必要强加干涉。


国外的妈妈们当听到孩子对自己说的时候会兴奋地跳起来,因为,她们认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标志(2岁左右),说明自己的孩子是健康成长的。而孩子唯唯诺诺、百依百顺并不是好现象,长大以后他可能会成为问题少年,用制造麻烦代替说

当听到自己的小尾巴对自己说的时候,我们的妈妈不要有受伤或者失败的想法。

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表现为孩子对妈妈的话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